中职语文“任务驱动、说写一体”教学模块的设计

时间:2022-09-18 02:38:09

中职语文“任务驱动、说写一体”教学模块的设计

[摘要]文章阐述了“任务驱动、说写一体”教学模块设计的理论依据、基本原则、任务设计和内容设计,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说写一体”教学模块,可以将语文学习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让学生通过自我实践和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达到提高语文综合素质和实用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中职语文 “任务驱动、说写一体” 教学模块 设计

[作者简介]苏娅(1971— ),女,四川乐山人,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管理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孟虹(1967— ),女,江苏南京人,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语文教育。(江苏 南京 21001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第一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课题“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CG2/6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128—02

“任务驱动、说写一体”是指在中职语文的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理论,搭建“任务驱动”的平台,将大纲中要求掌握的16种应用文文种和14种口语交际类型组合在一起,将学习内容设计在一个个工作任务和专题活动中,把语文学习置于真实的“工作情境”里,让学生通过自我实践和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达到提高语文综合素质和实用能力的目的。但在目前的中职语文教材中,应用文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是自成体系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两者却不可分割,在教授应用文写作时会涉及口语交际,而口语交际的部分内容也是建立在写作的基础上。基于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本文将要求掌握的16种应用文文种和14种口语交际类型组合在一起,以任务为驱动,实现教学中的“说写一体”,以提高应用文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实用性,充分发挥语文工具性的特点。

一、“任务驱动、说写一体”教学模块设计的理论依据

1.大语文教育观。大语文教育观的核心是确认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和契合,强调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应确立大语文教育观,把语文教学同育人有机结合,把传授知识同培养综合职业能力有机结合,把听、说、读、写有机结合,从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活动项目,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任务驱动、 说写一体”是基于大语文观,将写、说有机结合,从职业学校的学生活动实际需求出发,设计活动任务,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使学生既丰富了语文的知识,又增强了语文能力。

2.情境教学理论。“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这包含了四个层次的内容:“情境”指经过精心选择的人为优化的“典型场景”;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而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情境”的作用在于“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实现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境教学是“任务驱动、说写一体”教学模块的重要理论支撑。任务的执行、完成就是基于特定的、精心选取的“典型场景”,学生将认知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将学习的应用文文种和口语交际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从而实现整体的发展。

3.结构教学观。布鲁纳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结构理论包括学习的认知结构、学科的基本机构、将基本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三方面。布鲁纳提出了教学的顺序性原则,强调应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理解水平来选择教学方式,同样的内容应在不同年龄的教材中有不同水平上的重复出现,从而呈现螺旋式的上升趋势。“任务驱动、说写一体”教学模块的设计就是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最佳的知识结构进行传授,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实践,将不同的知识通过情境串接,并在情境中实践、练习和强化。

二、“任务驱动、说写一体”教学模块设计的基本原则

1.遵循大纲中实用的原则。教学模块的内容主要依据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即表达与交流涉及的口语交际种类和应用文写作文种。应用文写作文种包括会议记录、启事、说明书、便条、单据、海报、项目策划、总结、求职信、应聘信、书信、调查报告、计划、简报、广告词、通知16类。口语交际包括接待、介绍、洽谈、讨论、复述、答询、协商、即席发言、应聘、交谈、讲解、演讲、采访、辩论14类。可以将不同的应用文写作文种和不同的口语交际类型放在同一个任务中,遵循实用的原则,在任务的驱动下,进入一个个活动场景,完成一项项工作任务。任务的设计要注重工具性、实用性,即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会规范地写、规范地说,强调语言作为工具的特性。

2.遵循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原则。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立即走上工作岗位工作中需要的各种能力都要在学校中实践和锻炼。因此,在任务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所在职业学校的生活、学习的实际状况,设计与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学习,运用所学的知识、所实践的任务,进一步巩固强化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与水平。如结合教育部组织的“文明风采”征文活动,设计召开“创业之星报告会”的任务。具体活动内容为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作报告,做好模拟演讲、采访等工作,并制订计划,发简报。活动中,学生学会组织报告会、准备采访提纲进行采访、写计划,发简报,并模拟创业之星进行演讲,使能力再次得到强化训练,达到活动的目的,提高语文能力。

3.遵循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学校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能力。学校、老师应为每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职业教育既要把学生培养成能够胜任某种职业的人才,又要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给从业者和学习者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具备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更加宽广的知识基础、职业能力基础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运用“任务驱动”搭建一个平台,将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学习并要求掌握的应用文文种和口语交际内容设计在一个个工作任务和专题活动中,把语文学习置于真实的“工作情境”里,让学生通过自我实践和自主探究完成任务,可以达到提高实用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任务驱动、说写一体”教学模块的任务设计

在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将16种应用文和14类口语交际内容组合在“学校校庆活动、创业社团商品采购、爱心义卖产品推介、文化艺术节筹备、校园招聘会、市场调研、创业之星报告会、校园辩论赛”8个任务中,将语文学习置身于真实的“工作情境”中,使语文学习成为“有本之源、有米之炊”,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实践活动,训练应用文写作和口语表达。根据职业学校专业和生活的特点,设计任务驱动教学模块,如下表。

四、“任务驱动、说写一体”教学模块的内容设计

“任务驱动、说写一体”教学模块的任务主要围绕学生的校园生活进行设计,8个模块围绕总任务,以完成每一个分解任务为驱动,分阶段、分步骤进行。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为目的,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应用文写作能力为抓手,以具体任务来进行驱动,每个环节的活动都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下面以“创业之星报告会”任务为例,具体说明内容设计。

1.给出任务,明确目标。首先出示模块任务,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作报告,制订计划,发简报,做好模拟演讲、采访等工作。然后提出学习要求:能在此任务中掌握演讲、采访的技巧;学会写作计划和简报;了解人物成长过程,领悟理想对于职业的重要意义。

2.创设情境,细化任务。根据任务活动涉及的场景采访创业之星和举办报告会。在采访的环节中,要完成计划制订和现场采访,计划制订的细化任务包括选择采访目标、联系采访对象、写好采访提纲。举办报告会包括写出演讲稿、进行演讲。最后编写报告会的简报。

3.出示范例,分析点评。将任务中所涉及的计划和简报、演讲和采访,各给出一个范例文章,带领学生分析范例文章,并引导学生进行设想,通过与“案例”的比较,帮助学生领会知识要点。

4.学习知识,深化能力。在范例之后,列出应用文各文种和口语交际各类型的知识要点,包括概念、特点、要求和注意事项。指导学生结合范例学习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明确需要完成的任务和方法。

5.任务驱动,分工协作。活动准备:搜集本校本专业创业之星的事迹资料,阅读有关传记或报道,为确定采访对象和采访内容提供参考。小组活动:4~6人为一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协商讨论,确定采访对象和采访方案,制订采访计划,编写采访提纲。小组实地采访,并做好采访记录。采访结束后,根据采访资料,每位学生为采访对象撰写一篇事迹报告的演讲稿,并进行小组演讲准备。小组演讲汇报后,挑选优秀报告,再进行修改完善,由一名同学演讲,准备班级交流。

6.成果汇报,综合评价。按不同的组别,在班级进行报告会模拟活动,活动后每个小组写活动简报,进行总结评价。

教学模块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任务驱动、说写一体”的设计原则,教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学校活动的实际情况进行创设。教学模块的设计既实用又具有职业教育特色,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

[2]李静,王燕,季春.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语文教学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1).

[3]刘超.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之我见[J].天津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上一篇:论文学理论课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下一篇:立足于写作主体的高校应用写作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