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营改增”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时间:2022-09-18 02:25:28

浅议“营改增”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摘要:“营改增”作为我国税制改革与增值税改革的发展必然趋势,这种税收模式将越来越被人所认同,并愿意接受和实施该税收制度。当该税收制度实行的程度越深,对企业的财务影响也会越来越大,以下我们就浅谈该税收模式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关键词:中小企业;营业税;增值税;税制改革

一、引言:

“营改增”税收模式在2012年1月1日上海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试运行。2012年7月3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引发了《关于在北京等8省市开展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明确将除铁路外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由上海市分批扩大至北京市、天津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湖北省、广东省等8个省(直辖市)。2014年1月1日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至此交通运输业全部纳入营改增范围。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流转税制度。其动态一直受到我国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二、“营改增”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营改增”概念。营业税是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

“营改增”是指将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仅对服务或者产品增值的一部分进行缴税,以减少重复缴税的情况。该政策首先在服务业和交通运输进行试行,然后再推广到其他行业。

(2)、“营改增”的重要意义。它的主要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动服务业企业发展。对服务行业企业来说,进行全额的营业税征税,税负过重,还有重复征税的情况,通过税制改革,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也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空间;二是为结构性减税做贡献。营改增之后,企业总体税负减少。根据财政部税务司3月13日的数据,2013年“营改增”总体为我国企业减轻税负超过1400亿元人民币。三是降低出口企业成本,提高我国劳务和货物的国际竞争力。

三、“营改增”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1)、“营改增”对中小企业总体结构的影响

据地区财税部门有关人士介绍,企业实行“营改增”后实现了从全额征收向环环抵扣、增值征税方向转变,有效的解决了重复征税的问题,并促进了产业转型,有利的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营改增”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概括有以下三点:一是推动服务外包,形成了主辅分离。其中如销售等都将生产性的服务业务外包,加快了服务业从制造业的分离;二是推动了产业资源重构,提升总部经济。经过试点实行向全国推行实践,各类投资与生产要素聚集得更加的突出,有不少的律师事务所立足于本部向全国各省的客户开具增值税发票,把“营改增”影响扩大到了全国各地;三是推动了设备的更新换代,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因为增值税中的抵扣项,使得企业对设备的更新换代更加的重视,不仅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内部的工作效率,也直接的带动了制造业的发展。

(2)、 “营改增”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财务结构的影响

财务审核影响。营业税制度改为增值税制度,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财务审核,由于营业税中并没有销项核算,所以营业税核算相对比较简单;对于增值税,其计算相对比营业税要复杂的多,收入入账的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说,企业收入要按一定税率进行扣除销项税额,成本也要抵扣进项税额,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以一种全新的应交税金方式审核,应交的税金是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之间的差额,所以一旦企业实行“营改增”,那么必须要对企业的会计审核做出调整。针对目前服务业的混业经营的状况,为降低税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需要根据不同税种业务来进行不同的核算。

(3)、“营改增”对中小企业内部管理的影响

“营改增”后,企业的管理也在提升。为了实现企业减负,企业加强了管理,在上游和下游都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企业在管理中效果越好,则抵扣的税额也就越多,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给下游的企业增加了抵扣额,各个企业在转型升级上动力得到了有效的加强。总体上讲,随着税收制度的改革发展,为了能更好的适应这个税收制度,企业需在经营模式、市场营销、对外服务、对内管理和生产组织方式等多方面的进行改革。如很多企业从商业链的构建开始,对财务管理、合同管理、合作伙伴的选择上等等都有明确的标准和企业机制,使得企业管理水平大幅度上升。

结论与建议:

按照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要求,现行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制度,有利于完善税制,消除重复征税;有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工,促进三次产业融合;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有利于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改革之后,随着纳入改革范围的服务业、交通运输业进入增值税抵扣链条,今后他们的下游客户将会因为可抵扣进项税额的增多而减轻税负。这将有利于中小企业开拓市场,扩大销售。同时,他们的竞争实力和议价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1)中小企业提高自身“营改增”适应能力。每个企业都从自身做起,能对行业规范起到促进作用。交通运输业等进入增值税管理的大体系,对企业财务核算的要求更加规范和严密;同时,由于客户对合法、合规的增值税抵扣凭证的要求增强,将迫使一些小型企业要么退出市场,要么扩大规模,加强管理,做大做强。

(2)我国的中小企业应该抓住机遇,调整经营策略。比如将劳务服务外包,生产设备的策略性采购,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获得相关的进项抵扣。

(3)对政府部门,简并税率。目前我国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率为17%、13%、11%、6%、0%等。改革试点将我国增值税税率档次由目前的两档调整为多档,是为了保证试点企业的总体税负不增加,是一种必要的过渡性安排。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会计审计系统和税收工作的复杂程度。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推广至全国,适时简并税率是一种不二选择。

(4)“营改增”扩大范围。现在,全部交通运输业已经全部纳入增值税体系范围。而电信行业和金融等其他的部分行业并没有纳入增值税的大体系中,一方面是因为电信金融等行业复杂,要准确的界定电信业务的增值额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需要研究电信业金融等行业的相关税率还有补贴机制等问题。(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此文系河北经贸大学科研助困基金项目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2011.7.4

[2]王炳荣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企业的影响及筹划建设 . 会计之友 2013(8)

[3]陈赛红 浅谈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的影响 物流经济 2012(10)

[4]茅依铭 营改增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及政策研究 北方经贸 2013(6)

上一篇:临夏州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新型城镇化战略... 下一篇:浅谈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