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五心”带出好班

时间:2022-09-18 01:29:43

摘要 班主任既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又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他们的工作不仅具有事务性,而且应该具有创造性。班主任不仅要能吃苦,更要动脑筋、讲艺术,用“心”来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应具备童心、宽容心、公平心、耐心和责任心。

关键词 班主任 五心管理

有专家说:班级像一座长长的桥,帮学生通向理想的彼岸;班级像一条大大的船,载学生穿越江河湖海,奔向施展才能的天地;班级像一个小社会,在这里可以学到适应大社会的各种能力。可见,班级维系着学生的人生,班主任这个职业也就显得特别重要和异常艰难,他们不仅要完成正常的教学工作,同时还要承担繁琐的学生管理。但只要班主任“五心”齐备,自己的言行就能如春雨、似甘霖滋润每个孩子。

一、“童心”:与学生叫朋友

“……我不会教书,是学生教会我教书;我不会改变学困生,是学困生帮我教会了怎样教学困生。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被动的受管理者,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这是魏书生老师在他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中的一段话。是的,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喜欢与同龄人交往,而对老师、长辈、家长则心理封闭,认为没有共同语言。他们在一起的交往不管对与错,只要认为别人的东西新奇,自己就要去模仿;只要与别人谈得来,就会去交往,这样做经常会出现误区,如果不能够及时加以引导,这一部分学生就容易产生问题。怎么办?这时候就需要班主任具有一颗“童心”,要忘记自己的年龄,忘记自己的身份,放下老师的架子,主动与学生交朋友,“打入学生内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引导工作,将学生的错误化解在“想”的阶段,而不是等到“做”出来以后再去收拾烂摊子。事实上,只要老师主动,学生们是很愿意结交班主任这个大朋友的。

二、“宽容心”:允许学生存在不足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时常会用同一个要求、同一种模式来塑造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并没有按照老师所设置的轨道走。学生千差万别,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各自的爱好,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有一颗宽容的心。班主任的宽容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宽容学生的不足,古语说得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总会犯错,总会有不足,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颗宽容心。

我班有个学生叫韩峰,我接班后不几天,他就打架了。当时以为小孩教育一下就没事了,没想到几天后他又打架了。后来得知,二年级时他几乎天天打架,现在已经好多了。我明白了,于是找来韩峰,先表扬他比上学期有进步,打架的次数减少了,再明确告诉他打架是不文明的,老师愿意看到一个讲文明的孩子……现在的韩峰对于打架的危害已经开始有所认识。所以说对于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足应该用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但宽容应有一定的度,过度了就成了纵容。

三、“公平心”:拥有整个班级

班主任要特别注意工作的“公平性”:对待成绩好的和差的要公平一致;对待家庭经济条件好的与不好的要公平一致;对待家长是干部的和普通百姓的要公平一致……这里所说的公平一致包括平时的表扬、批评、参加班级或学校的活动、评比先进等。有的学生连老师的眼神、说话的语气都很在乎。说实话,要做到这些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我们公正,学生会看出来的,所以我在接班的第一天就告诉学生,不管你过去表现怎样,不管你父母是谁,你在我的班级里就是我的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有平等受表扬和受批评的待遇。不仅要这样说,更要这样做,在班级里我通常会把很多事情放到班级中让大家一起解决,正因为有了一颗公平心,我也就拥有了整个班级。

四、“耐心”:教育学生的法宝

调皮是孩子的天性,正因为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活蹦乱跳的孩子,才有了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一个好的班主任往往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高手,但是即使是最优秀的班主任,也不可能一次将一个非常调皮的学生彻底教育好,因为这一类学生往往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记不住”。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封信》里有这样一段话:“当学习困难的儿童跟能力较强的儿童在一起上课学习的时候,需要对他们加以特别的关心和有耐心,不要有一句话,不要有一个手势使得这种儿童感到教师已经对他的前途失掉信心。”对于自制能力强的学生和自制能力弱的学生来说,不是与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学习困难儿童与能力较强的儿童”的道理是一样的吗?老师对于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千万不要让他们感到老师的冷漠和放弃,当然更不能出言不逊甚至大打出手,因为这样很可能将这名学生推向你的对立面,甚至将他推向犯罪的边缘。“耐心”与“毅力”是教育这一类学生的两大法宝。

五、“责任心”: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石

班主任是连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班主任工作负责就能充分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全面执行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运用各种教育形式,组织各种活动,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很好地贯彻落实。班主任要经常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日常的学习和工作等各项活动,在思想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并及时把在班级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向学校报告,从而达到学校和学生双方的满意。

上一篇:情感飞扬,让课堂的“语文味”更浓 下一篇:实行对广播操的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