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在气象通信中的应用探讨

时间:2022-09-18 01:01:13

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在气象通信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 本文简要阐述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在气象通信中的重要意义,指出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到气象通信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尤其在雷电防御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气象通信;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各个科学领域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我国气象事业,如收集和处理气象信息、计算气象情况及保存气象情况等各个方面也普遍使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同时变得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网络。与此同时,我国和其他国家在共享信息和处理气象业务时也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因此,现阶段我们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怎样使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得到显著提高,从而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气象通信。

1 计算机网络系统在气象通信中的重要意义

1.1 提高了对气象卫星资料的计算能力和处理能力

计算机网络系统能够自动接收和处理气象卫星资料,通过网络综合分析和处理联系在一起的多个不同的气象卫星收集到的不同的气象资料,从而使做出的气象预测更加正确合理。气象资料是气象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包括过去的资料和现阶段的记录等的庞大的信息数量,其分析和处理的难度是人工作业不可想象的,工作效率也会是相当低下的。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则大大提高了我国对气象卫星资料的计算能力和处理能力,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2 加快了气象信息的处理效率

计算机网络系统在我国气象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后,传统的“人工接收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模式已经被淘汰,现代的“计算机自动接收信息——自动分析信息——自动处理信息”的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从而显著提高了我国气象通信的效率。我国自主研发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具有较低的成本投入和较为实用而先进的功能,运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处理气象通信信息,其处理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同时也使气象工作人员的人为误差降到了最低限度[1]。

1.3 提高了我国气象预报的准确性

气象预报分析系统是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有我国中央气象管理部门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开发出来的一种计算机网络系统。该系统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能够很容易地在气象工作人员面前呈现出各种气象数据和图像直观的显现,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叠加、放大卫星云图等先进技术促进天气预报准确性的极大提升。该系统的显著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使用性和较高的自动化水平,气象业务部门工作的自动化和规范化在其科学的运用下得到了有效的推动,从而使天气预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

2 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到气象通信中的不安全因素

2.1 气象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目前,计算机网络系统已经在气象通信领域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应用,但同时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随着日益多样化的网络攻击方式而引起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网络攻击方式具有隐藏性和攻击性等特点。面对这个问题,有些气象工作人员并不知道怎样才能有效地保护气象信息的安全。另一方面,有些气象工作人员只是一味地迷信杀毒软件,认为运用杀毒软件就可以实现保护网络安全的目的,而同时往往忽视了升级病毒库。

2.2 雷电会入侵计算机网络通信线路

1)当地面的突出物遭受雷击时,强雷电会击穿临近的土壤,雷电流会直接入侵到电缆的外皮,然后将电缆外皮击穿,对计算机网络通信电路进行高压入侵;

2)当地面遭受到来自于雷电的电时,在线路上能将上千伏的过电压感应出来,和电缆相连的设备就会被击穿,同时雷电还能够通过设备的连线入侵到其他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电路总,从而增大雷电的危害范围;

3)雷电击中某一电缆后,和这一电缆相邻的各个平行铺设的电缆也能对过电压进行感应,从而使相连的电压受到危害。

3 提高气象通信中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方法

3.1 加强气象工作人员的安全观念

气象部门应该采取各项措施加强气象工作人员的安全观念,比如,首先可以加强宣传,使工作人员的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意识得到显著的提高;其次,促进良好的操作性强的计算机规章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紧密结合教与导,促进气象工作人员使用危机的良好习惯的养成,从而在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中形成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的意识;再次,合理配置查毒防黑软件,督促气象工作人员对病毒库进行及时的更新。

3.2 计算机网络系统设备的防雷方法

气象站是网络设备和计算机较多且集中的场合,因此应该在气象站内沿着强底部敷设均压带。机房内的均压带的主要材质应该是32mm2的紫铜带。沿着墙环绕一周的紫铜带,形成闭合状态,同时保证接地汇流牌和紫铜带具有安全可靠的连接。运用多股6mm2的铜芯线将室内的网络设备和其他电器设备的各种金属构件、外壳、防静电地板支角等连接起来,形成等压环[2]。等电位连接的主要作用是在室内促进一个等电位屏蔽整体的形成,将室内金属导体与设备之间的电位差最大限度地消除,从而达到避免雷电电磁脉冲损坏设备的目的。同时,气象站的工作室内最好将防静电底板也安装上。

3.3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雷屏蔽措施

3.3.1 屏蔽设备机房

根据有关的规范要求,气象站的电子信息系统设备主机房应该建在建筑物低层中心部位,并将设备安装在距离外墙结构柱较远的地方,在雷电防护区的高级别区域内设置。在各设备进入机房前,应该运用等电位连接金属导体、金属线槽(架)及电缆屏蔽层等。当机房屏蔽没有达到设备电磁环境的要求及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的外壳不是金属时,应该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连接上金属屏蔽室或金属屏蔽网。

3.3.2 屏蔽线缆

屏蔽线缆就是在金属管穿信号线,或者使用金属屏蔽层的电缆,同时将其首位两点接地,如果线路过长,应该在线路的中间增加接地点。同时,室外线路应该被穿金属管埋地之后才能进入室内。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系统在气象通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做好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雷电会对计算机网络系统造成极大的危害,采取建立防雷系统等有效的措施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免受雷电的危害,能够使网络的安全平稳运行得到足够的保障。气象部门应该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标准的规定,定期检查和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及防雷系统的各种器件,防范雷电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侵害,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可靠,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的气象事业服务,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尽染,李朝东,王卫民.气象部门通信网络安全可靠性的设计与构建[J].数字技术与应用,20l1,11.

[2]李湘.气象通信系统发展与展望[J].气象,2010,7.

上一篇:浅谈中波广播发射机调制原理 下一篇:跳远起跳力量测力器在跳远训练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