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咯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

时间:2022-09-18 12:59:18

肺结核咯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肺结核咯血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40例做介入治疗的肺结核咯血患者进行护理。结果 术后35例咯血停止,5例出现再次咯血,4例行二次栓塞后咯血停止,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后失访。结论 介入治疗大咯血,具有止血快、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细致适当的护理亦是保证临床治疗及远期疗效的关键。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183-02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慢性传染病,其病程较长,易复发。咯血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大咯血是肺结核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外科治疗受诸多因素影响不能及时实施,患者易窒息死亡。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介入治疗成为临床抢救肺结核咯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肺结核咯血的介入治疗是经股动脉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在支气管动脉内直接灌注一组抗结核药,并根据DSA造影表现,行出血动脉的栓塞治疗,是一种治疗肺结核的新治疗途径。经过对40例进行介入治疗的肺结核咯血患者进行观察,发现细致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保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40例,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20~68岁,平均38岁均为继发性肺结核,主要症状为大咯血,空洞24例,支气管扩张3例。介入治疗前1~7天咯血总量600~2000毫升不等,均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

1.2 方法及效果

首先确定供血动脉和出血部位。患者取仰卧位,局麻下经皮行股动脉穿刺插管至气管分叉水平,于透视下行推拉导管技术,经造影明确支气管动脉的病变侧,分析异常供血血管,透视下经导管注入PVA颗粒或明胶海绵颗粒,分别逐级栓塞异常血供动脉,反复检查栓塞血管,血流完全阻断,无复通,直到支气管动脉完全闭塞为止,再次动脉造影显示病变血管消失或造影剂不再外溢,表明出血动脉已被完全栓塞,达到止血目的。拔出导管,穿刺点压迫止血15分钟,加压包扎固定送回病房。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咯血患者本身有紧张、恐惧心理,加上对介入治疗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术前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及经济能力,耐心做好术前宣教,及时详细地向患者介绍治疗的目的、方法、术中过程、预后情况,告知患者如何进行术中配合,术后注意事项。介绍手术具有快捷、安全、微创、副反应少等特点,同时向患者介绍治愈的成功病例,以此来增加患者对介入治疗的信心,力争使患者在术前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来配合手术。

2.1.2 术前准备 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术前协助医生行血、尿常规检查、凝血酶原时间、血型,心电图,B超等各项检查。并做好手术部位备皮,术前30分钟安定10毫克肌肉注射。并备好术中需要的抢救物品和药物。大咯血患者要保持静脉输液及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意识、生命体征。

2.2 术中配合 协助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吸氧,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中护士与患者交流以分散其注意力,减轻患者紧张情绪。

2.3 术后护理

2.3.1 术后监测 术后严密监测心电、血压、呼吸、血氧情况,每30分钟测量足背动脉搏动及观察皮肤温度、颜色、知觉变化。若趾端苍白,小腿剧烈疼痛、皮肤温度下降、感觉迟钝,提示有股动脉栓塞的可能,脊髓损伤是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最严重的并发症,原因是由于支气管动脉与脊髓动脉有吻合,高浓度的造影剂流入脊髓动脉所致。因此,术后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感觉障碍、剧烈背痛、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发现上述症状立即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本组病例未发生股动脉栓塞或脊髓损伤并发症。

2.3.2 术后穿刺部位及穿刺侧肢体护理 术后穿刺部位给予加压包扎,用1公斤沙袋压迫穿刺处6小时,并严密观察局部有无渗血和血肿形成。术后患者平卧24小时,术侧肢体保持平伸、制动、伸直。患者平卧位全身酸痛、不适难忍,我们采取6小时内,护士将双手平伸至患者腰背部,按摩局部受压部位,6小时后,保持术侧髋关节伸直情况下,协助患者左、右交替20~30度侧卧位,健侧下肢自由屈伸的方法,可有效减轻酸痛、不适感,增加患者舒适度。

2.3.3 栓塞综合征的观察 注意观察有无发热、胸闷、胸骨后烧灼感,肋间痛、吞咽疼痛、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2.3.4 饮食护理 术后饮食宜清淡、爽口、少油腻、色香味俱全,少食多餐,进食不宜过饱,本组病例有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恶心、呕吐症状,护士对患者进行相应心理护理及对症处置,消除紧张情绪,遵医嘱给予胃复安20毫克肌注,嘱患者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促进造影剂的排泄。经对症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患者一天后症状消失。

2.3.5 出院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要根据医嘱继续用药,并强调让家属起监督作用,避免因不规律用药而导致病情反复发作。指导患者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加强营养,但应避免过度劳累,预防感冒,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勿进食辛辣、寒凉食物,定期复查。

3 结论 介入治疗肺结核大咯血,具有止血快、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适合内科治疗无效又不宜手术的大咯血病例的救治,具有广泛的实用性。护理上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咯血的观察、救治与护理,了解介入治疗的过程及所有并发症,术前、术后做到精心护理和仔细观察,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优质的护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以提高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远期治疗效果,使难治性肺结核咯血患者增加了信心。

参考文献

[1]王运芬.肺结核咯血病人的心理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9年第159期.

[2]马红,魏伟,沈越阴.内动脉瘤介入栓塞的围手术期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6:268~269.

[3]孔先明,高海清.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33.

上一篇:中药穴位烫疗肩颈腰腿痛的护理 下一篇:护理干预对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