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图画式教学研究

时间:2022-09-18 12:22:36

高中文言文图画式教学研究

文言文的世界里,本是趣味横生。而当下文言文教学存在巨大的瓶颈,大部分课堂采用串讲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的问题,众多学者、一线老师认为传统的串讲教学法是文言文教学的一大弊端,已经严重滞后于现行的教育理念,我们可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尝试新的方法,“图画式”教学便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图画式教学内涵及优势

“图画式”教是通过图画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引领学生品悟作品审美内涵的一种教学方式。“图画式”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提高文言文的学习兴趣。首先,图画式教学能带给学生一种新的体验。在《鸿门宴》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樊哙闯帐”一段画出樊哙的外貌形象。学生拿出画笔,准备好画纸,发现自己并没有见过樊哙,没有办法画出来,教师趁机指导,让学生根据文中的描绘,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樊哙。有的同学根据“瞋目视项王,目眦尽裂”画出了樊哙面对项羽的愤怒;有的根据“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画出樊哙闯帐的果决;有的还根据全段内容利用简笔画的方式画出了闯帐的全过程。在画的过程中,为了将人物形象刻画到位,同学们自觉地结合注释及工具书将这一段中的重点字词查阅清楚。对于樊哙的形象,同学们也在绘画中体悟出来。由此可见,图画式能带给学生新的体验,激发学生自主性,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效率。其次,图画式教学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对于中学生而言,如果能让他们将课文中的情景转化为画面存于他们的脑海中,一定能让他们记忆犹新。

二、图画式教学策略

图画式教学,立足于图画,通过图画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图画式教学策略集中在文学形象的塑造方法上。首先初步诵读课文,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初步构建形象;接着细读课文,抓住构图细节,完善形象;再次,联系所构建的形象和课文内容,得出结论。

1.面对不同课型的图画式课堂实施策略。人教版入选高中课本的文言文题材多样,大体来讲可以分文写人记事散文、山水游记散文、议论说理散文、借古讽今(伤今)散文几类。对于记叙性较强的散文采用绘制图画还原形象策略,对于说理性较强的散文采用制作图示理清思路策略。(1)叙述型散文,绘制图画,还原形象。叙述性散文一般以写人记事或者写景状物为主,这一部分散文形象突出,最适合图画式教学,这一部分课文可采用绘制图画的方式,来还原课本中的形象。《归去来兮辞》同学们可以通过抓住作者描绘的标致性景物,绘制出一幅恬淡自然的归隐图;《滕王阁序》同学们可以抓住滕王阁的特点绘制出一副滕王阁秋景图;《廉颇蔺相如列传》同学们可以抓住主要人物的特征绘制完璧归赵图、渑池之会图、负荆请罪图;《张衡传》同学们可以根据文中描绘地震仪的特点绘制地震仪图。通过绘图,学生会自主的查阅工具书,查阅不懂的字词,教师只需在此基础上加以点拨,即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议论性散文,制作图示,理清思路。面对议论性散文,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的论证方法,图画式教学同样可以给议论文的教学提供便利。如在《师说》一文的教学中,笔者同样采取了图画式教学的方法。通过绘制图示,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了议论文的观点。

2.面对不同学情的图画式课堂实施策略。语文课堂中的图画式教学并不同于单纯的美术课,并不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美术功底,可以说,语文课堂的图画式教学图画并不是教学的目的,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旨在通过图画的构建来激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荆轲刺秦王》中的刺秦片段可谓是精彩纷呈,图画式教学课堂中,先是要求学生初步诵读课文,初步构建形象;再细读课文,完善形象;最后展示成果,并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及人物形象。绘画基础好的小组,抓住中心人物——荆轲、秦王,绘制了一幅荆轲刺秦连环画,自主完成了事件起因经过的概括;绘画基础较弱的小组采用了表演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成果,他们挑选组员扮演相关的人物,并结合课文仔细斟酌人物的表情动作,最终通过表演,他们小组深刻领会了几大重要人物的形象。还有的小组文笔好,他们将故事做了改编,同样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之,图画式教学并不仅仅只是形式单一的美术课,它还可以扩展为表演课、朗诵课,课堂形式的新颖和丰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积极投入到课堂中去,进而提升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升文言文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庄文中.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钱梦龙.语文导读法探索[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于洋洋.高中文言文教学“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6]谷晓明.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7]尚晓菲.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9]周庆元,胡虹丽.文言文教学的坚守与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09,2.

作者:万琼 单位:湖北省宣恩县第一中学

上一篇:地域文化下高校设计教育改革与实践 下一篇:高中语文教学与文言文理解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