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时间:2022-09-17 08:18:40

高中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文官文的兴趣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作为“组织者”“主导者”“合作者”的高中语文老师,可以从诵读等教学实践中去引导学生学习文官文,以培养其学习文官文的兴趣。

[关键词] 高中;文言文;兴趣

高中学生自接触文言文以来。很少有人说非常喜欢文言文。为什么?因为在大部分学生看来,学习文言文意味着没完没了的翻译,没完没了的背诵,没完没了的默写。总之,学习文盲文就意味着枯燥乏味,教师教授文言文是“衣带渐宽终不悔”,学生却发出“学古文难,难于上青天”的慨叹。有人说:“语文教学是一门悲剧艺术。”而对高中生进行文言文教学,则可以说是一门“惨剧”艺术。为什么高中语文教学会是这样的局面?为什么学生会对祖国语言文化精华中的精华持这种态度?

仔细分析高中生学习文言文不感兴趣的原因,一是教师教法僵化。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对充斥于课堂的解释、翻译心生厌恶;二是一切服务于高考的功利思想禁锢了文言文教学的勃勃生机。这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只是把文言文当成考试的必备知识,只是被动地去学,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文言文学习方面迷惘其目的,厌烦其过程,痛心其结果,没有把文言文学习提高到兴趣上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一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那么。我们如何培养高中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喜欢上文言文课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 注重诵读

众所周知,多朗读、多背诵是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声情并茂的朗读、背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把握文盲文的特点、内容和艺术手法。所以,在文盲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朗读方式创造情景,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感染,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朗读就是要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懂意思,读出感情,读出思考,循序渐进,触类旁通。朗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对教师来说,有范读、演读(带表演地读);对学生来说,有单读、齐读、对读、接读;对物质手段来说,有清读、配乐朗读、配画朗读、配文朗读、综合朗读。

如学习韩愈的《师说》,最好先由教师范读,主要读出对士大夫耻于从师的批判之情;学习杜牧的《阿房宫赋》,最好多让学生对读,读出骈文整齐对偶的艺术特点;学习《诗经》中的《秦风・无衣》,最好多让学生齐读,主要读出军歌战歌的豪迈气势。体会“重章复沓”的艺术特点;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最好由男生齐读;读出豪放词的悲愤和豪迈……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只要师生稍微努力,把书读好,学生会从阅读中渐渐感悟到文言文的魅力,学习兴趣就会慢慢培养起来。

2 注重引导

在实际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某些作品持排斥态度,这是因为他们对作者以及作品产生的社会环境还缺乏深入的了解,脱离了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失去了与生活的联系,学习文言文时面对的只是一些枯燥的字、词、句,没有任何美感和趣味可言,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美感在文言文教学中变得黯淡无光。因此,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也并不轻松,自然就成了一种负担,更不要奢谈学习的兴趣了。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引导学生关注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学史实。如《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等几篇文章让我们了解了春秋战国时期策士的能言巧辩以及他们的爱国情怀。贾谊的《过秦论》让我们领教了赋体政论文的排山倒海之势。《鸿门宴》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才是优秀的历史散文。《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使我们明白骈体文并不都是词藻的的堆砌。不都徒有华美的外表。《师说》吹响了古文运动的号角,吹来了宋代散文六大家……

这样引导,学生就会明白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轮廓,一部散文发展史,尽在不言中。古文有着这么强大的艺术魅力。学生怎能对文言文没兴趣?

3 注重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生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相信会增强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民国初年的小学生,十来岁就能写出很漂亮的文言文,今天的高中生,完全可以尝试写一些简易的文盲文。学好一百篇左右的文盲文,就可以学写文言文。学写文言文的收获是多方面的,除了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和文言文水平,还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盲文的魅力,学生通过学写文言文,就可以学会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面对外辱,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百姓的困苦,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通过学写文盲文,让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更近,让他们在实践中慢慢培养对文言文的兴趣。

4 注重实效

无论我们怎么强调学习文言文的趣味,学生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还是最关心分数的提高。因此,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是最现实,最有说服力的。

4.1 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文言文绝对不仅仅是为了应付文言文阅读和翻译。

课本所选文言文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是典范,如果能把其中的一半背下来,肯定能使语文成绩大幅度提高。

4.2 要让学生清楚积累是学习语文尤其是文盲文最好的途径。

文言文积累,要积累词汇、积累语法、积累思想、积累文化,这些都需要养成习惯,最好从高一起就培养学生这个好习惯,没有积累就没有水平的提高。

4.3 活学活用才能提高解题水平。

文言文虽需记大量的笔记,但是理解最为重要。文言文学习有方法,有规律可循,只有活学活用才能最终提高自己解答问题的水平。

4.4 重视翻译,这是考查文言文水平的最好题型。

翻译仍是文言文考察最好的题型,它几乎考察文言文的各方面,做好这道题要积累大量的实词,要理解常见虚词的基本用法,要了解通假现象和古今异义现象,要熟练的掌握文言的基本句式。

当然,教无定法,要想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每位教师都会探索出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方式方法。除此以外,要想在文言文教学中游刃有余,作为教师,还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幽默的性格、全心的投入、创新的意识,最重要的是应该始终保持一颗热爱学生、热爱语文、热爱教育、热爱生活的拳拳之心。唯有如此,师生才会在文言文教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上一篇:从《辛普森一家》看2D动画电影的发展空间 下一篇:重视写字教学,提高学生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