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备好高中体育课

时间:2022-09-17 07:59:24

如何备好高中体育课

学校体育的中心任务是体育教学,怎样才能把课上好一些呢?我认为首先应当在备课上下功夫,本文以田径教学为例,谈一谈如何备好体育课。

一、熟悉和精通《教学大纲》和教材

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应当在担任这门课之前,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进度以及课时数分布情况,通读全部教材,做到心中有数,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和教材的特性,对教材的专门性、辅练习及分组练习要仔细推敲,分析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定出该堂课的目的、任务、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组织形式、练习手段、教法指示、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纠正方法等。教师对教材和《教学大纲》理解越深越透,重点就抓得越准,难点就容易突破,学生就容易听懂、领会、练习和掌握。同时,体育教师应经常温习和查阅有关体育的科学知识,掌握和钻研各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随时注意积累资料,多阅读体育书刊、报纸和有关电视广播,多参加教学活动和教学交流,积累教学先进经验和最优教学训练方法,随时收集加以保存,以备备课时可以翻阅。例如,明确田径课备课时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蹲踞式起跑及起跑后加速跑的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及起跑后加速跑的基本技术,发展学生的速度,提高起跑后加速跑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敢于拼搏,勇于求胜的精神。

4.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5.教学要求: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调整教学策略,改变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情境教学是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体验体育的快乐。体育教学是一种艺术,其效果好坏与教师的语言表达有直接关系,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上得生动活泼,我运用了一些故事带领学生投入体育教学中。例如,400米栏的“冠军”――被誉为“常胜将军”的世界400米栏之王――美国超级田径明星埃德温・摩西,从13岁就独自进行训练,很多技术动作都是自己创新的,他还通过现代技术对自己的训练进行检测和分析,甚至专门为自己设计了更加符合运动原理的跑鞋。在拥有了两枚奥运金牌的同时,也成就了田坛“400米栏之神”的霸业。

2.给学生创造条件,实行民主、开放式的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参与管理和评价。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3.制订教学计划时,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而宜,更好地体现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统一。就是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场地、器材、教材、学生等方面,把学习目标及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实现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统一。

4.注重课堂导入。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热身活动,教师应努力使其能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良好的课堂导入,学生的参与热情会立即高涨,而且对整堂课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导入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了富有情趣的游戏活动,营造了一个宽松、积极、主动的教学环境。例如,障碍追逐小游戏。提高趣味,技术诱导,达到热身目的,提高灵巧性和跑动速度。游戏方法:男女分开,手拉手分别围成圆圈,各队出四人,站在圈外,隔两人站好。听到教师“开始”口令后四人迅速跑动。四人必须从手拉手者的臂下逐个穿插呈S型前进,不准撞人或拨开两手,违者罚俯卧撑10个,后者触到前者为胜。败者5个俯卧撑。

三、备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指自发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就其内涵来说,包括诸如校际和班际交往、人际关系、学习气氛、课余生活、教学管理等社会性环境气氛。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凝集成一种较为稳定的风气,也是潜在的教学和教育因素。有人把这种教学和教育因素称为“潜在课程”。教学环境与体育教学效果是紧密相关,相互制约的,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取得最优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在备课时,绝不可轻视教学环境的影响,设计的内容和方案要有助于加深和扩大其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所以在考虑课堂设计时,要充分选择和利用教学环境,并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使备好的课发挥其整体功能。例如,学习蹲踞式起跑技术:

1.动作方法:成蹲踞式时,两手拇指与其余四指成“八”字撑于地面,两手与肩同宽,舒适为宜,前边腿的小腿膝关节触地,臂伸直,双肩不要下榻,背呈圆形。

2.蹲踞式起跑的动作顺序。蹲踞式起跑有三个信号:“各就位”时,先放手,再放脚,按动作要领做好蹲踞静听第二个信号;“预备”时臀部逐渐抬起略高于肩,颈部放松,眼看前面1~3米地面;枪响后(用哨音代替),用力蹬离地面,后腿有力向前、向上摆动,上体前倾,两臂向前上方摆动。

3.蹲踞式起跑30米、40米、50米各1次。排成四排,前两排蹲下,后两排站立。(1)示范两次(两个方向各一次);(2)边示范边讲解一次;(3)学生自主练习后各排展示两次。然后根据环境分成八组,一组做过去,另一组开始到终点后从两边慢跑回来。听到老师发出信号后,瞬间迅速跑出,不少于10米。

四、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在备课时要提倡“双百方针”,集体备课。在教学内容、方法、场地、器材等方面允许各持己见,鼓励创新,允许实验。暂时不能统一的意见,通过专门的讨论研究,在此基础上写出教案。另外,教师应集体进行体能训练,保持和提高技能方面的能力,这样以便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集体备课,观摩课是备好课的重要内容,应积极参与。

总而言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提倡“自主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是现今教育改革中的实践创新。所谓“自主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其内涵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通过亲自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实验高级中学)

上一篇:凉山彝区家支结构下的疾病应对与意义生产 下一篇:落实“三维目标”,促进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