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多元化卒中患者健康教育

时间:2022-09-17 07:54:22

开展多元化卒中患者健康教育

【摘 要】卒中患者遗留神经功能障碍和重度残疾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自担。健康教育是预防卒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医生、护士、媒体等通力配合。多元化的患者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健康教育知识.从而达到预防疾病或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多元化;健康教育;卒中

根据统计,发生脑血管病的患者中,1/3患者死于发病早期,而存活的患者中,约3/4遗留有长期神经功能障碍并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1】。服药、康复、心理支持等将伴髓卒中患者终身。国内外研究证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预防疾病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2】。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或人群掌握防病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话方式,从而达到预防疾病或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健康教育的形式应该是多元化的,需要医生、护士、媒体等通力配合,以达到最佳效果。

1 健康教育的内容:可大致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让人们了解卒中的严重危害,使人们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主动采取积极预防措施;第二,告诉人们卒中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并使其知道如何预防;第三,发生了卒中后应该如何应对。

2 健康教育的方法:健康教育的方法须因地制宜,根据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宣传策略,建议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2.1 开展在医院举办健康教育大课堂,请媒体做预告.课后将专家讲座内容以科普稿件形式报道。在候诊大厅、门诊和病房举办经常性的健康知识讲座,医生与患者面对面讲授。

2.2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隶教育等内容融为一体,全科医师有责任对社区居民提供防治疾病和保健服务。2.3利用大众传播媒体开展健康教育,根据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刚站等媒体的特点,策划卒中健康教育。各类媒体面向各个层次的人群,教育覆盖人口数会大大增加。电视开展健康教育,城乡家庭都适用。目前博客和微博的普及,给健康教育搭建了便捷的平台。

3 做好年轻护士健康教育培训,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贯穿于护理工作全程。

一线临床护士都是年轻人,做好年轻护士的健康教育知识培训,使患者受益的同时,是提高护士综合索质的有效途径。

3.1健康教育制度化 护士长根据每个年轻护士的特点,量体裁衣,制定带教计划,并形成科学的健康教育管理制度。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介绍入院环境时,即渗透健康教育知识,使患者尽快熟悉环境;根据患者病情适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包括相关疾病护理要点、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护理,进行辅助检查前后指导及功能锻炼、注意事项等,及时向医生反馈患者的信息;患者出院前完成出院指导,包括复诊时间、服药注意事项、有管路患者进行管路护理指导。偏瘫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及患肢位摆放指导等。

3.2 年轻护士掌握健康教育沟通技巧赢得患者信任是做好健康教育沟通的前提,技巧在于护士始终把患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护士掌握患者的病情;在不侵犯隐私的情况下,充分了解患者工作、生活和文化等背景;关爱、体贴患者,视患者为亲人,工作中真情投入,使健康教育有的放矢。科主任、护士长和老同事在实际工作中身体力行地言传身教。

3.3 培养年轻护士创造性开展健康教育,在临床工作的年轻护上,在学校接受了系统的护理知识教育,对卒中健康教育知识接受能力强。在病区设立健康教育板报、宣传栏、知识角,请年轻护士独立设计完成,将全部资料储存于公用电脑内,以便大家一起查询和学习。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严格指导把关,认真做带教讲评。

3.4 患者掌握健康知识作为衡量工作标准,护士长担任着管理、决策、执行、培训、监督、探索等角色,确保健康教育的覆盖率和知晓率符合标准。日常工作中,注重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实时向患者了解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在每个房间设意见簿,诚恳向患者征求意见和建议,以督促和改进工作;每月开展护理查房,讲评健康教育工作情况,以切实提高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

4 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我国尚缺乏健康传播方面的研究,卒中的健康教育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科普传播行为躬行,要求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要规范,新闻媒体编辑、记者采编过程中要具备躬行的道德修养。第二,科普宣传要常规化。卒中的健康教育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务人员把握规律,将健康教育常规化、常态化,循环性、周期性开展。

总之,健康教育在卒中患者的有效治疗和预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生、护士、媒体等多元化的参与,可以有效降低卒中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玮婧,赵性泉。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血压管理的研究进展中国卒中杂志[J],2012,7:71-75.

[2] 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

上一篇: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人口健康与医药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