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时间:2022-09-17 07:08:17

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痊愈31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3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痊愈21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3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护理干预;慢性盆腔炎;生存质量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一种较为常见的多发病,严重时对患者女性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该病长时间可能引起盆腔粘连,甚至导致不孕,并且该病病程较差,容易反复发作,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1]。随着近年来发病率的不断增加,分析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据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且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可以直接反应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作者结合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50例患者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31.5±5.62)岁;病程2~4年,平均病程(3.45±2.12)年。研究组50例患者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32.5±4.51)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4.45±1.82)年。所有患者均进行盆腔B超检查、血常规检查及妇科检查确诊为慢性盆腔炎。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方面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应用西医抗炎治疗,即先用庆大霉素70~100mg/d,静脉滴注。再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寻找其所对应的致病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静脉滴注,且加用中医治疗,运用中药做保留灌肠,按病患情况决定疗程长短。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例如调节电解质平衡、补充水分、消毒护理等。

1.2.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2.2.1心理干预 由于慢性盆腔炎容易复发,病程和病变部位较为特殊,尤其是对于心理敏感的患者会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谦虚,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或者由于部分会耽误治疗的最佳时间,使病情进展或者久治不愈,导致病情反复发作,患者心理不良情绪加剧[2]。

1.2.2.2饮食干预 盆腔炎患者应以摄入清淡、易消化、高营养食物为总原则。充分补充营养的同时,促进水谷精微的化生,扶助正气以祛邪外出。禁忌食耗气损津、油腻、粗糙、坚硬食物及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阻碍气血畅行。

1.2.2.3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相关的慢性盆腔炎健康知识教育,使患者充分了解慢性盆腔炎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方法,并且嘱咐患者和家属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并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1.3疗效判定标准[3] 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常规妇科检查、B超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常规妇科检查、B超检查结果明显改善;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常规妇科检查、B超检查结果基本恢复。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

2006年美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盆腔炎性疾病诊治指南中对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白带增多0~1分,腰部下腹有下坠酸痛感0~3分;子宫内侧或两侧变厚,并伴有压痛感0~5分;子宫活动受限,并伴有压痛感0~5分;输卵管呈条索状,并伴有压痛感0~5分。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进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 研究组患者痊愈31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3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痊愈21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3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临床治疗前后体征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后体征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慢性盆腔炎会严重影响女性的生理功能,并且患者的健康指数会随着慢性疼痛的加剧而下降,并且会使患者生活质量、婚姻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同时慢性盆腔容易复发,病程较长,患者心理负担大,精神状态和情绪较差[4]。所以除了临床给予有效的抗慢性盆腔炎治疗,可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本文以上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使患者和家属正确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正确的性生活卫生,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体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本文以上的研究提示,在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良好心理状态,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所以,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凤妓,李艳.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心理障碍及系统化护理干预[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26(3):41-43.

[2]冯雄文,朱彩屏,吴碧青.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07(2):345.

[3]马军.整体护理在163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3,3(34):134-135.

[4]李利军.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10(4):141-142.

[5]王健美,陈静洁,夏天,等.心理应激对策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2(2):232.

上一篇:持续质量改进在骨创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术前护理干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