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采写实践看新闻伦理的核心理念与基本原则

时间:2022-09-17 06:35:45

从采写实践看新闻伦理的核心理念与基本原则

提要:2013年7月26日,韩国KBS电视台记者全程直播一名男子企图自杀的全过程,激起了人们对新闻伦理的热议。新闻伦理到底包含哪些内容,它与新闻的专业精神是什么关系?新闻伦理的基本原则究竟有哪些?构建新闻伦理的重要性是什么,它对于新闻实践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研究和回答这些问题,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闻伦理 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实践

一、新闻伦理不仅存在于新闻采访,同时也存在于报道编排;不仅体现在事故、灾难等事件类新闻,也体现在深度调查类报道、评论、时政报道、社会新闻、娱乐新闻甚至广告等多个领域。违背新闻伦理的行为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这些行为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为“抢时效”,不做调查核实,跟风报道一些“突发事件”“热点新闻”,结果被证明是虚假新闻,甚至是谣言。如今年6月山东滨州“农民电死外星人事件”,很多媒体的法人微博纷纷转载,但很快被证明是虚假新闻。类似案例比比皆是,中招的不乏一些权威、知名媒体。

二是为“抢镜头”,不顾客观实际,干扰抢险救援等紧急行动。这样的情景在抗震、抗洪等救援一线、煤矿爆炸现场等屡见不鲜。

三是为“抢独家”,不注意保护弱势群体、特殊人群的权益,甚至侵犯公民隐私。今年S月,海南万宁小学校长带6名女生开件发生后,社会关注度非常高。但有的媒体在报道时不仅不顾及受害人的情绪和隐私,反而下气力挖掘所谓的细节,对未成年人造成二次精神伤害。

四是为“抢音量”,超越法律法规底线、宣扬偏颇的、错误的观点。在厦门陈水总纵火案、北京首都机场冀中星爆炸案的报道中,有些媒体的评论不够窖观理性公正。有的甚至把矛头、责任完全指向政府。

五是为了“抢眼球”,违背公序良俗,格调低下。一个很典型的案例,就是南方某报不久前刊登的一幅整版以“小三”口吻策划的商业广告,被很多网友斥责为媒体为了赚钱已经变得无节操、无底线。广东省工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七条关于广告不得“妨碍社会公共秩序和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的规定,紧急叫停了这组低俗的系列广告。

如果只从专业角度看,“抢时效”“抢镜头”“抢独家”“抢音量”“抢眼球”无可厚非。然而,从新闻伦理的角度来看,为“抢”而“抢”,往往就会失当,引发不良后果。

二、新闻伦理建设的滞后,反映了业界普遍存在的浮躁心态和功利思想,根子在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退位、缺位、不到位。在新媒体快速发展、传统媒体加快转型的语境下,新闻伦理正在成为全行业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一些媒体难免“新闻利益第一”,忽略新闻伦理,忽视人性关怀。尤其在新媒体快速发展、传统媒体加快转型的语境下,新闻伦理正在成为全行业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

2009年,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规定:“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决抵制格调低俗、有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内容”“维护采访报道对象的合法权益,尊重采访报道对象的正当要求,不揭个人隐私,不诽谤他人”“维护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合法权益,注意保护其身心健康”“维护司法尊严,依法做好案件报道,不干预依法进行的司法审判活动,在法庭判决前不做定性、定罪的报道和评论”等,为我们构建了中国新闻伦理的基本框架。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诞生,也为我们敲响了网络传谣的警钟。今年8月10日,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举办的“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上,网络名人达成共识,提出要共同遵守“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此后召开的中国互联网大会发出倡议,全国互联网从业人员、网络名人和广大网民,都应坚守“七条底线”。

三、明确新闻伦理的基本原则,好比建造一座房屋的基本框架。在这个基本框架之下,不同媒体应该结合各自的新闻理念,制订更加细致丰富的伦理规范细则。把新闻伦理建设贯穿到大学教育和岗位教育,才能为新闻实践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作为一名长期在新闻报道一线工作的媒体人,笔者感到新闻伦理的基本原则至少应包含五个方面:

一是生命至上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人的生命都是最可宝贵的,佑护生命、抢救生命,无疑是所有行为的伦理准则,新闻工作也概莫能外。实践证明,危难时刻把救助生命放在第一位,能够得到公众的肯定。河南电视台女记者营爱文在采访一起儿童落水事故时,看到救护车还没到现场,就不顾一切给孩子做人工呼吸,这一幕被同行的记者拍了下来,感动了无数人,人们称赞她是“最美女记者”。

二是依法依规原则。新闻采访必须要在法律法规许可的条件下进行,不能用窃听、欺骗、引诱等手段获取信息,新闻报道不能侵犯采访对象的隐私权等合法权益。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的英国《世界新闻报》为了获取新闻,多次采用窃听、私闯民宅等方式,特别是对遇害女孩电话的窃听引发公众愤怒。默多克在公开道歉之后,关闭了这张有168年历史的通俗小报。

三是人文关怀原则。对他人(甚至包括动物)的不幸遭遇、困难处境具有起码的同情、关爱和帮助,是人类的良知所在,也是媒体的道义所在。一家受到广泛欢迎的媒体,必定是具有人文关怀情结的媒体。作为河南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都市类媒体,《大河报》对新闻事件中的人物,始终保持着这一准则。今年4月8日,在一版报道火海救母被严重烧伤的小女孩倩玉时,值班编辑不忍心看到她体无完肤的惨状,对图片进行了特殊抠图处理,让她躺在“剪影”里。

四是公序良俗原则。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以其通俗化、大众化而深受市民百姓的欢迎,但通俗不等于庸俗,更不等于低俗、媚俗。不但媒体自身不能猎奇、猎艳,更要对那些伤风败俗、不讲道德的人和事进行批判。

五是适当适度原则。对于刑事案件、各类灾难等的报道,一定要把握好适当适度的原则,这既是对死难者及其家属的尊重,也是对媒体受众的一种保护。2012年4月11日,美国南加州大学校园附近发生枪击案,两名中国留学生遇害。4月14日,两名遇害者家属抵达洛杉矶,前去采访的美国媒体采用了“不提问,只拍背影”的做法,比较典型地体现了适当适度的原则。(作者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大河报》副总编辑)

上一篇:App是报刊战略失误 下一篇:地方科技报如何围绕“三农”延伸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