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手法复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会

时间:2022-09-17 06:32:29

中西医结合手法复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法复位;疗效体会

[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b)-086-02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骨关节病,是由于颈椎频繁伸曲和旋转活动,椎间盘不断受到挤压和旋转应力的作用而发生退行性改变,当突然前屈颈椎或长时间低头工作时,可使椎间盘内压力突然升高,髓核后移挤压纤维环而发生破裂,移出的髓核可在后纵韧带下突向椎管,压迫脊髓或神经根。临床根据颈椎间盘突出方向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向前突出、向后突出、向椎管内突出。而向后突出又可分为单侧型、双侧型、中央型。这是临床上最实用的分型方法。该病是多种疾病的根源,其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并具有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治疗后极容易复发等特点。笔者从事卫生医疗事业40余年,对颈肩腰腿疼研究14年之久,在临床实践中,探索出中西医结合手法复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7例门诊病例,其中男103例,女64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76岁;病程最长31年,最短33 d。单侧型87例,占52.1%;双侧型26例,占15.6%;中央型54例,占32.3%。

1.2 主要症状和体征

颈部酸痛98例,单侧上肢酸胀疼麻87例,双侧上肢酸胀疼麻80例,屈颈试验阳性153例,棘突压疼167例,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167例,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87例,霍氏阳性23例。本组所有病例均经CT或MRI拍片确诊为颈椎间盘突出症。

1.3 治疗方法

1.3.1 颈椎牵引法患者取坐位,头前倾10°~30°。通过枕颌吊带持续牵引,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的10%~15%,或以病人感到能耐受和舒适为度。牵引持续时间每次30 min左右,1次/2 d,10 d为1个疗程,一般牵引1~3个疗程。若患者牵引时出现头昏加剧、胸闷、心慌、呕吐、出冷汗,应立即停止牵引治疗。

1.3.2 手法复位治疗在进行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法复位治疗之前,病人应先做CT或MRI检查,了解颈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体积、形状,判断颈椎间盘突出属于那种类型以及手法复位时应采取的力度、角度,才能做到准确无误地完成每一个操作。

患者取坐位,术者站在身后,让病人全身放松,双上肢自然下垂,根据CT或MRI检查,在病变部位进行体表标志。一般在两个颈椎之间距棘突旁0.5~2 cm处病变部位进行体表标志。术者双手放在棘突两边(一手放在健侧,一手放在病变部位)。助手站在患者侧位,瞬间上提3~5 cm的同时,术者用拇指用力向下向内侧挤压3~6次,手法复位即可。并根据病变情况确定复位时的力度和角度。

1.3.3 手法复位禁忌症患有三期高血压、心脏病、有出血倾向的疾病、重度骨质疏松症、颈椎结核或肿瘤等疾病的病人,禁用此手法复位治疗。

1.3.4 中西药结合治疗金不换喷雾剂组方:金不换60 g、三七草50 g、木别子50 g、川草乌50 g、鸡血藤100 g、威灵仙50 g、姜黄50 g、冰片50 g,将以上药物打成粗粉,用95%酒精2 000 ml浸泡7~10 d 即可使用。上述药物功能:活血通经、祛瘀消肿、舒筋活络、祛风定疼。用法用量:用金不换喷雾剂喷洒患部,局部不干不喷雾,每天3~4次,每次10~15 min。注意事项:患部用药水喷雾后,不能用手搓,凡对酒精过敏的患者要慎用。

西药: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丹参注射液20 ml或抗生素类,20%甘露醇250 ml静脉点滴,1次/d,7 d为1个疗程。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或消炎,从而消除疼痛。用维生素B1注射液100 mg肌肉注射,1次/d。用维生素B12注射液500 ug肌肉注射,1次/d。10 d为1个疗程,需用1~3个疗程。主要作用是营养神经。

2 结果

2.1 评定标准

治愈:症状和体征消失,恢复正常工作;显效:症状或体征基本消失或有明显好转,但遇到气候变化和劳累时仍有轻度不适;好转:症状和体征部分消失或减轻,或需配合其他方法治疗;无效:3个疗程后症状或体征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

2.2 效果

所有患者接受治疗1个疗程后,按照上述评定标准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愈91例,占54.5%;显效43例,占25.7%;好转24例,占14.4%;无效5例,占3%。本组治疗病人时间最短10 d,最长30 d,平均20 d。最少1个疗程,最多3个疗程,平均2个疗程。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发展过程具有复杂性和多型性的特点。除在CT、MRI片上可见椎体、椎间盘及其附件变化外,其关节囊、韧带等组织也相应发生充血、水肿、纤维化或钙化等一系列病理变化。这些变化的出现可以直接压迫刺激脊髓、神经根和椎动脉,引起临床症状。根据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机制,本文中所述的中西医结合手法复位治疗方法,既针对其症状,又从根本上减轻或解除各种病因造成的后果,经CT、MRI检查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

笔者在临床手法复位治愈病例中选择了20例进行治疗前后CT、MRI检查对照,发现在同一扫描平面里的突出物有7例完全复位,占35%;8例部分复位,占40%;5例无明显变化,占25%。由此可见,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法复位治疗,并非是症状消失的唯一原因。

颈椎间盘突出症牵引及手法复位治疗,有利于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曲度及椎间关节的正常序列,使椎间孔牵开,降低椎间盘内压,回复吸纳突出的椎间盘,能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痛苦,消除局部创伤性反应。手法复位治疗颈间盘突出,主要缓解神经粘连、间盘突出致局部组织破坏和P物质释放引起的炎症,减轻髓核组织中粘多糖或蛋白质造成的自身免疫反应,缓解神经根受压引起创伤性炎症。枕颌吊带牵引和手法复位治疗,主要解除颈部肌肉痉挛,减少椎间盘的压力,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使神经根所受的刺激和压迫得以缓和,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粘连也得以缓解,缓冲椎间盘组织对周缘的压力,有利于已经向外突出的纤维环组织消肿。西药治疗主要减轻神经根水肿,并促进渗透液的吸收,改善局部炎症刺激从而缓解疼痛,营养神经促进神经末梢恢复。金不换喷雾剂局部外用主要是活血通经、祛瘀消肿、舒筋活络、祛风定痛,消除无菌性炎症刺激,解除肌肉痉挛,缓解疼痛。

在中西医结合手法复位治疗结束后,患者还须注意加强颈部肌肉锻炼,避免工作、生活中的不良姿势,注意自我调节,劳逸结合。避免长期反复固定动作,平时注意颈部保暖,这是防治颈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关键所在。总之,中西医结合手法复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见效快,病人易接受,是目前临床保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参考文件]

[1] 孙宇, 李贵存.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 医学杂志,1994,19(2):156-158.

[2]王少波.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磁共振表现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7,7(1):6-9.

[3]张涛.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髓核突出类型及临床意义[J].颈腰疼杂志,2004,25(3):164.

[4]邵建萍.颈椎病牵引初探[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5,3(6):54.

(收稿日期:2007-05-26)

上一篇:补肾健脾法治疗流产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毒素清颗粒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