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诺贝特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尿酸血症的疗效

时间:2022-09-17 06:31:00

摘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非诺贝特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文通过选取2014年1月~8月于本院就诊的高甘油三酯血症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共120例,将患者依据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患者)与对照组(采用非诺贝特治疗患者),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经研究可知治疗后对照组血尿酸为(376.3±35.6)μmol/L、血清甘油三酯为(4.1±1.2)mmol/L;治疗组血尿酸为(302.3±38.1)μmol/L、血清甘油三酯为(3.2±0.9)mmol/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非诺贝特;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血症;疗效

近几年以来,患有高甘油三酯症伴高尿酸症的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高尿酸血症主要是由嘌呤代谢障碍所引发的,据统计,其每年的发病率约为18.2%。

本文通过选取2014年1月~8月于本院就诊的高甘油三酯血症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共120例,主要分析非诺贝特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通过选取2014年1月~8月于本院就诊的高甘油三酯血症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共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血尿酸、血清甘油三酯均符合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1]与高甘油三酯血症诊断标准[2]:②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依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34~80岁,平均年龄(53.01±1.02)岁;对照组60例,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36~79岁,平均年龄(52.21±2.1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258),具体使用方法:口服,起始量1次/d,10mg/次,剂量调整间隔为28d或者更长,每日最大剂量为40mg,疗程为56d。

治疗组:采用非诺贝特胶囊(法国利博福尼制药公司Laboratoires FOURNIER S.A.进口药品注册证号:国药准字H20100602),具体使用方法:口服,能和饮食同时服用,1次/d,0.2g/次,疗程为56d。

1.3观察指标 通过比较两组疗效,观察两组血清甘油三酯和血尿酸变化,其中血尿酸:女性≥356μmol/L,男性≥420μmol/L;血清甘油三酯≥2.2mmol/L为起点。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疗效情况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t检验,以P

2结果

2.1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的临床变化 通过分析治疗前后血尿酸的临床变化,得出治疗后对照组血尿酸为(376.3±35.6)μmol/L、治疗组血尿酸为(302.3±38.1)μmol/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甘油三酯的临床变化 通过分析治疗前后血清甘油三酯的变化,得出治疗后,对照组血清甘油三酯为(4.1±1.2)mmol/L、治疗组血清甘油三酯为(3.2±0.9)mmol/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据统计,我国患有高甘油三酯血症伴高尿酸血症的人数约为1.5亿,血尿酸水平随着高血压水平提高而提高。高尿酸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血压病常常同时存在[3],因此,相关研究人员在重视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同时,也应该重视伴发的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治疗。在临床中,常用非诺贝特降低血尿酸水平,但其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讨。

3.1非诺贝特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高甘油三脂症伴高尿酸症的机制 非诺贝特是一种苯氧乙酸类调血脂药物,能一定程度降低血清尿酸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同时,能大幅度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具有疗效快、副作用小的优势[4]。同时,其还能预防痛风性关节炎发作。而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抑制胆固醇水平,大幅度减少患者内部胆固醇,继而有效清除LDL血浆,并调节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力,使其水平下降。

3.2对比非诺贝特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非诺贝特治疗高甘油三脂症伴高尿酸症的临床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血中尿酸与甘油三酯的水平,大大缩短治疗的周期。

在临床治疗中,阿托伐他汀和非诺贝特都能广泛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尿酸血症治疗,但是使用非诺贝特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的疗效,更能大幅度缩短治疗的时间,让患者的血脂水平达到正常的标准,降低危险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非诺贝特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尿酸血症的疗效[J].中国药师,2009,12(12):1787-1789.

[2]李芳,孙瑞红.非诺贝特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及高尿酸血症的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7):2311-2312.

[3]赵丽,薛宏利.非诺贝特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及高尿酸血症3例报道[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1,10(3):268.

[4]宋春利,康晓群.非诺贝特不良反应12例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6):753-754.

上一篇:两种血管通路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 下一篇:临床路径在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