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川芎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时间:2022-07-11 11:27:15

丹参川芎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冠心病心绞痛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西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代谢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两组均治疗2 w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有效率为89.1%;优于对照组70.4%(P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丹参川芎注射液

冠心病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以冠状动脉狭窄为基础,心肌急性及慢性缺血缺氧为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征,常见中老年人,严重病变可出现心肌梗死及猝死,已经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自2012年3月~2014年9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注射液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2012年3月~2014年9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冠心病诊断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并排除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力衰竭、不稳定性心绞痛;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46例,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在51~65岁,平均(62.0±3.5)岁,病程(3.8±6.2)年,伴高血压10例,糖尿病8例,对照组44例,其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在52~70岁,平均(63.2±3.4)岁;病程(4.3±5.5)年,伴高血压11例,糖尿病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伴随疾病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方法,包括硝酸酯异山梨酯、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及他汀类药物等。治疗组在上述常规西医治疗冠心病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注射液10 ml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点滴,共2 w为1个疗程。

1.3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冠心病心绞痛症状疗效标准判断。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电图ST段及T波恢复正常,不需服用硝酸甘油;有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减少,心电图ST段及T波较前改善,硝酸甘油用量减少;无效:心绞痛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心电图ST段及T波无改变或加重,硝酸甘油用量不变或增加。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老龄化发展,冠心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常见病,随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可出现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等严重并发症,目前西医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药物以硝酸酯类、他汀类及阿司匹林等治疗为主,根据病情可采取介入及手术治疗,但同样存在长期服用药物不良反应较多、治疗费用高等情况,应用中成药制剂具有简便廉验等优势可发挥中医特长提高疗效。

中医学无"冠心病、心绞痛"等诊断及病名,根据历代医家文献记载,大致符合"胸痹"、"真心痛"等疾病范畴。胸痹"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病》:"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认为心痛是胸痹的表现,其病机以阳微阴弦为主,以辛温通阳或温补阳气为治疗大法。后世医家丰富了本病的治法,如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用失笑散活血理气止痛治死血心痛。近代逐渐认识到本病病机为本虚表实之证,气虚、阳虚为本,血瘀、痰凝为标,故治疗以益气活血化瘀为基本治疗原则,我们应用中药丹参川芎注射液针剂以活血化瘀为治则契合冠心病发病主要病机,其中丹参活血化瘀而又不伤阴血,川芎其性辛温为血中之气药,《药性论》中记载" 治腰脚软弱,半身不遂。"《本经》则记载"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具有活血行气功效,为医家治疗血瘀要药。据现代药理研究,丹参提取物可有效拮抗血小板活性因子,增加冠脉血流量,从而改善心肌缺血防止血栓形成。川芎提取物中含有多种药用成分, 主要为川芎嗪及阿魏酸,能提高血小板中的CAMP含量,对血栓烷A2(TXA2)的活性和生物合成有抑制作用,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 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并且对已经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从而能降低血液黏度;两药配伍合用可增强活血化瘀疗效。本观察结果表明,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注射液能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及改善心电图表现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59-360.

[2]王筠默.中药药理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0-83.编辑/张燕

上一篇:关于儿童用药研究的分析 下一篇:美常安胶囊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