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动脉血气分析失败率的效果评价

时间:2022-08-11 03:02:29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动脉血气分析失败率的效果评价

近年来,品管圈活动逐渐被医护人员应用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可促使全员参与,使每位护理人员在质量改进中既是管理者、又是实践者,通过营造正性文化,是更多护理人员参与护理质量的改进[1]。血气分析英文简称(ABG),是一种测量动脉血液内化学物质(pH、PO2、PCO2及HCO3-等)的检验项目[2]。在ICU动脉血气分析是用于监测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之一,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中可以直接得到危重患者的动脉氧合状态、肺泡通气状态、酸碱平衡状态[3]。而动脉血气分析对于一些刚参加工作的护士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其操作的成功率较低。为改善该状况,我科就"降低动脉血气分析失败率"进行了品管圈活动,采用头脑风暴方式,不断对不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及改进,经过6个月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2013年5月21日~2014年6月20日所做的372例血气分析结果为对照组;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选取2014年7月22~2015年1月1日ICU共进行的189例血气分析结果为观察组。对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的失败率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①选定主题:本科室于2014年7月组建品管圈小组,圈员10名,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7名,护士1名。由1名领导能力及专业能力强的主管护师担任圈长,全面负责圈内活动,并推选1名护师作为秘书负责记录每次活动的内容,护士长为辅导员。通过投票法选定圈名、圈徽。本次活动根据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确定"降低ICU动脉血气分析的失败率"为活动主题。②现状把握:对2013年5月21日~2014年6月20日在我科共作动脉血气分析项目372 例,其中失败例数为50例,失败率为13.44%。③解析与目标设定。就"护理人员、材料、设备"三方面进行讨论,并绘制鱼骨图、关联图、冰山图等对全部原因进行论证。总结出主要原因如下:?K护理人员方面因素。目前临床护理人员流动性大,个别新护士、轮转护士未进行正规培训,导致相关知识掌握不足、操作不熟练。?L材料方面因素。考虑患者费用未使用专用动脉血气针。?M设备方面因素。血气卡、血气分析仪使用不当,监测与保养未按时进行。根据现状值、圈能力、改善重点,设定目标值5.28%④对策拟定并实施:?K采用多种培训方法对新入护士及轮转护士进行培训,加强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L使用专用动脉采血器。?M加强学习血气卡、血气分析仪操作的规范流程,建立血气分析仪监测制度。

1.3观察指标 对照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失败率。

1.4数据处理 数据经整理后录入SPSS 17.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处理,对两组的失败例数比较采用χ2检验,所有统计推断均以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失败率的比较,见表1。

3讨论

3.1加强护理人员相关技术培训 制定《ICU新入人员血气分析培训计划表》,并纳入科室内日常护士培训管理当中并按此实施。每位圈员均参与学习计划的制定,收集操作过程中存在问题及疑问,通过查阅书刊、杂志及前沿报道,咨询相关专家,完善《动脉采血操作流程》。并以此计划进行血气分析标准化的学习。运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提升护士的专业水准,如:现场操作(采集部位、进针角度及走向、采集血量)、小组讨论、PPT讲解等。新入科护士操作时,带教老师一定要陪同并监督操作全过程。对定期不同层次的护士进行系统的血气分析知识的培训与讲解、对每位科员进行考核。

3.2使用专用动脉采血针,正确采集标本 标本采集时常因采血部位不规范、使用非血气分析采血器、患者状态不稳定等引起样本不合格,包括动静脉血混合、误采静脉血、样本溶血、采集时间长致样本血液凝集以及样本混入大量空气等。专用的动脉采血针筒采用螺口设计,能够严格固定住针头,不仅可以防止在动脉血液采集过程中针头松动导致的危险,并且可有效避免血样在保存过程中发生标本的泄漏。使用专用动脉采血针抽1.6mL血液,排除气泡,充分混合,密封后20 min内完成测定,不能立即检测时在4℃左右的环境下存放,最好不超过1 h。动脉血气抽取是创伤性操作,如患者精神紧张、恐惧、疼痛、不合作呼吸急促等,均可使肺泡通气量增加,引起PH、PO2增加,PCO2降低[4]。

3.3完善《血气分析仪使用流程标准》 我科使用的是IRMA血气分析仪。①操作环境:仪器与测试片须放置在15℃~30℃,湿度

参考文献:

[1]周秀明.品管圈活动对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3,中旬刊:104-105.

[2]刘淑媛,陈永强.危重症护理专业规范化培训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97-99.

[3]赖荣德,李奇林.危重急症识别与处置[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746-761.

[4]乔丽珍,李柳芝.成人动脉血气分析采血技术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2012,10(9):2382-2383.

上一篇:碳酸氢钠溶液耳道冲洗与联合用药治疗真菌性外... 下一篇:新生儿窒息189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