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优质导学案打造高效新课堂

时间:2022-09-17 12:47:41

编写优质导学案打造高效新课堂

〔关键词〕 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理念;模块设置;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1—0058—01

导学案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内自学及课后及时巩固用的书面的学习方案。导学案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效果。在新课程追求高效教学的形势下,编写优质、高效的导学案,就成了众多一线教师的不懈追求。那么,怎样才能确保导学案的高效呢? 下面,笔者就优质导学案的设计编写,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设计理念

导学案的设计者是教师,但使用者是学生,因此,设计的一切手段、方法、资料选用等都要以学生作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要切实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关注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关注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关注学生学习技能的养成与提升,同时还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情况,要利于教学任务完成、利于课堂师生互动使用、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概括地说,导学案编写的基本理念应该是:趣味与科学共融,利学与利教并举,夯基与提能双赢。

基于此,导学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主体性(以生为本,关注学生主体的发展)、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趣味性(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迁移性(具有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迁移应用的功能)、导学性(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创新性(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养成)等。我们在设计导学案时,对老师的要求是教师首先要有生本意识;其次要有创新意识,要敢于设计出富有创新精神的导学案。当然,在具体的使用中,要求教师的设计不能留空过多,以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不能目标模糊,以免学生方向不明,任务不清;不能选题过多,以免形成重复作业,事倍功半。

二、模块设置

1.目标引领,期待有的放矢。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教学目标制订是否准确清晰,不仅影响教学过程展开,很大程度上也牵制最终的学习效果。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过程有导向、激励和评价功能,教学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目标是否准确、具体和全面,要求是否适度。而这一切,又是以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实际需要为前提的。在具体的设计中,我们常常让过程和技能目标呈显性形式体现,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多以隐性形式呈现。即使是知识与技能目标,我们也不喜欢使用“了解”、“掌握”和“归纳”等单一表述性的语句来呈现。

2.趣味问题,期待你的参与。不管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堂教学,想要学生愿学、想学,就要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趣味知识,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在导学案设计中,同样不能忽视这一细节。我们在导学案设计中,要选取与知识点相关的趣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给学生一个发自内心的喜悦瞬间,学生会因此而记忆留存,日久弥新。

3.问题探究,期待你的创新。导学案中的合作探究题,要考虑探究问题的放置点和探究价值。同时还要关注思考、探究问题的思辨性,要能让学生展开讨论,积极辩论,发散思维。

4.分层设置,期待你的成功。在问题和练习的设置上,我们更倾向于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和练习,这与“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不谋而合,对于那些具有个性特征、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机会,一次可以通过完成任务而展示个性魅力、创新精神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很多学生期待着,并积极参与着。

三、注意事项

首先,问题的设置是学案设计的关键 。设置问题一是要注意基础知识的强化,二是要注意挖掘知识的内涵,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出各种能力。三是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整理。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总结规律,形成知识网络。通过知识整理使零散的知识点变得系统化、条理化,并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形成一种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准确的书面表达能力。

最后,精选练习,强化训练 。在学案的设计中,要使学生把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使这些知识和能力都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东西,还需要进行强化练习。 编选习题要与学习目标相呼应,还应注意习题要有层次性,要有一定的思维容量,而且要有新意。

上一篇:谈音乐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 下一篇:重视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