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中药灌肠治疗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观察及分析

时间:2022-09-17 12:39:34

临床应用中药灌肠治疗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观察及分析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法在治疗慢性肾衰竭中的作用。方法 将48例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灌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变化。结果 中药灌肠可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且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中药灌肠在减慢肾功能衰竭进展方面起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中药灌肠; 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由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进行性、严重的代谢紊乱及其他损害所组成的临床症候群[1]。慢性肾衰患者除透析治疗外,目前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别是中药内服结合中药灌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阻止、延缓肾功能衰竭,推迟了透析时间,同时中医护理对疗效也有着重要的作用。2006年3月~2007年3月笔者所在科收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8例,全部患者均符合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保留灌肠,取得明显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为笔者所在科住院患者,诊断符合2003年美国NKF-K/DOQI标准。分为对照组20例,试验组28例。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15~81岁,平均54.8岁。病程<1年12例,1~5年24例,>5年12例。原发疾病诊断为慢性肾炎者27例,痛风肾3例,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4例,糖尿病肾病5例,多囊肾3例,狼疮肾4例,乙肝相关性肾炎2例。主要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倦怠乏力、厌食纳差、水肿、恶心、呕吐、夜尿增多、贫血等。排除心衰、感染、容量缺失等可逆因素。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遵医嘱给予低磷优质蛋白质、高热量及必需氨基酸的饮食,避免辛辣等刺激肠道的食物,蛋白质摄入量一般控制在0.6 g/(kg•d),如牛奶、瘦肉、鱼类等。积极治疗原发病,给予降血压,控制感染,纠正酸中毒,利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措施。避免诱发加重肾功能损害的一切因素,严禁使用肾毒性药物,保证卧床休息等措施。试验组除了以上与对照组同样的治疗方法外,加上中药灌肠的治疗方案。中药灌肠中中药方主药为:牡蛎30 g,蒲公英20 g,生大黄30 g(后下)。1剂/d,水煎至150~200 ml,用纱布滤去药物残渣,每日午饭后3 h保留灌肠1次,保留时间在1 h以上。30 d为一个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

1.3 检测指标 清晨所有入选者空腹(至少8 h无进食),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血肌肝(Scr)。治疗前后各测定1次。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检验水准为P<0.05(双侧)。

2 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血肌酐(Scr)变化的比较见表1;试验组和对照组血尿素氮(BUN)变化的比较见表2。本实验中对照组和试验组在治疗前后的血肌酐、血尿素氮变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进行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结果说明慢性肾衰竭时使用常规的治疗方案加中药灌肠可以有助于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从而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可累及多脏器受损,出现多种临床表现,治疗时间长,恢复慢,经济负担重,患者担心疗效,产生焦虑、紧张、恐惧、悲观等各种不利情绪,对治疗缺乏信心[2]。因此在治疗前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充分讲解治疗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得到患者的认可和积极配合,消除其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使其身心放松,心态稳定,为患者创造一个适合灌肠的舒服的环境,以免操作时患者情绪波动抗拒,括约肌痉挛,导致插管困难或疼痛,勉强插管后也会由于腹压增高药液不能保留至需要的时间,而影响疗效。

3.2 灌肠前的准备 灌肠前嘱患者精神放松,排空大小便,有利于药物吸收,减轻腹压及清洁肠道和防止灌肠时过早出现排便反射。同时准备好灌肠用物,肛管前端涂上剂(常用石蜡油),排空管内的气体夹管备用。

3.3 灌肠时的注意事项

3.3.1 肛管的选择 选择管径小而柔软的肛管,笔者所在科室选用一次性导尿管或吸痰管代替肛管。优点在于对刺激性小,较少引起便意,患者易接受,有利于药液保留。

3.3.2 灌肠液的温度 灌肠液的温度一般适宜38 ℃~40 ℃,温度过高可损伤肠黏膜,温度太低可能导致肠痉挛,患者不易耐受,从而过早排出药液,达不到治疗效果。

3.3.3 插管的深度 如肛管插入太浅,刺激易引起排便反射,达不到保留治疗目的。一般应插入20~25 cm,使肛管插入足够到达结肠,以昼延长药液保留时间,提高疗效[3]。缓慢注入药液,避免流速过快。如患者有便意,嘱深呼吸,以放松腹肌,减轻腹压。药液注入完毕,反折肛管拔出,以卫生纸在处轻轻按揉,以利药物存留。

3.4 灌肠完毕嘱患者抬高臀部,左侧卧位,以利药保留在肠腔内,保留1 h以上。以每日大便2~3次为宜。在灌肠中如遇患者有腹痛、心慌、憋气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灌肠,让其大口呼气,腹机放松,降低腹腔压力,并及时报告医生。

4 讨论

CRF是在各种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由于肾单位严重受损,肾功能进一步恶化而致不可逆的结果。临床表现为肾脏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以至于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而发生自身中毒的综合征。现代药理证明,大黄主要有抑制系膜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减轻肾受损后的代偿性肥大,抑制残余肾的高代谢状态;能纠正肾衰时的脂质代谢紊乱;尚能供给一些必需氨基酸。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利尿作用,减轻体内水潴留,促进肾脏血液循环,降低血压。牡蛎质重,以充分吸附肠道毒素,排出体外,使血中BUN、Scr下降,且有收敛作用,使大黄泻而不猛。根据笔者的观察,以大黄、牡蛎、蒲公英为主的中药灌肠方法治疗慢性肾衰,可以改善肾脏的微循环,降低血BUN和Scr,减少尿蛋白而利尿消肿,调节免疫功能,降低胆固醇,减轻肾损害,促进肾功能恢复。总之,中药保留灌肠,以及合理的临床护理可改善慢性肾衰早期的临床症状,减轻、阻止或延缓肾功能的损害,从而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王梅,左力,等.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7.

[2] 张秋霞,郑燕.慢性肾衰患者中药保留灌肠肛管插入长度探讨.甘肃中医,2005,18(8):34-35.

[3] 卢春玲.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8):1913.

(收稿日期:2010-11-1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胶囊内镜在慢性腹痛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