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17 12:35:14

低段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摘要: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那么,怎样培养低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154-01

一、激发兴趣,体验乐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常常津津乐道“闪亮”登场的文艺节目,最大限度地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并与之互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魂牵梦萦。正所谓:成功的开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同样的道理,一堂好课,在课的开始就应激发学生极大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去体验阅读的乐趣。

如:我在教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说:“从前有一个国王想挑选一个孩子当未来的国王,他给每个孩子发了一粒花种子,让他们种在花盆里。三个月过去了,一群捧着鲜花的孩子让国王不开心,而一个捧着空花盆的孩子却让他开心不已。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现在就请你们打开书,翻到《手捧花盆的孩子》,请你们用自己的方法去阅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们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

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学习知识就有了内在的动力。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时,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学习兴趣这个内因,因势利导、合理地、恰当地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求过高会挫伤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过低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浮躁。因此,要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一年级阅读课文时只要求学生能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给予鼓励、表扬。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还要有一定的感情,并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能够从句与句之间体会作者的感情。这样分层递进,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学生就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从而理解课文的内容。

三、注重诱导,读出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诱导,传授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学生们反复品读,让学生读出情感,悟出含义,生成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如在教学《雨铃铛》时引导学生品读:“那春雨娃娃的声音该怎么读,谁来试一试?”“沙沙响”怎么读?”生:读得轻一点。你能试一试吗?……他读得好吗?为什么……你能把这句联起来读吗?自由读、抽生读……这样的诱导,学生的思维已被激活,他们情绪激昂,学生们边读边做动作,还敲起了桌子、文具。

四、情境交融,陶冶情操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是,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在教学时适当地创设情境,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所以,我在上课之前,都要尽可能准备与之相应的情境:配乐朗诵、图画、课本剧、课件等,如在教学《美丽的彩虹》时,课件出示:美丽的彩虹,让学生看图,听录音朗诵,并让学生小声跟读。当彩虹渐渐退去,朗诵结束时,学生们仿佛还沉醉在刚才的美景之中。在这特定的情境中品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悟出了情感,陶冶了情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从低年级开始,相信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

上一篇:有效实践 学以致用 下一篇:提高教学效益的几点教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