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9-17 12:29:09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目的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工作,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方法分析目前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面临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探索全方位的防范措施。结果学校领导重视程度提高,工作思路清晰,责任到位,师生教职员工的安全意识及知识水平提高,有效的防范学校食品卫生事件的发生。结论在深入分析客观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整体解决方案切实可行。

【关键词】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探索

学校不仅是一个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从踏入校门开始,在学校滞留的时间多者可以长达十几个小时,对于住宿生来说,他们全天都在学校中度过,故学校也可以说是他们生活的处所。学校在重视教学质量的同时,一定也不能忽视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关注,而学校食品卫生的安全就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随着近些年来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行,学校的食堂逐步采用委托或承包给校外餐饮单位的方式[1],使得学校发生多起食物中毒的事件,影响面很大,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因此,学校也在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希望能够对同仁的工作有所启发。

1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主要问题

11安全意识淡薄,领导重视不够许多学校还存在这样的误区,那就是重教学、轻安全。特别是近年来学校的合并与转制,学校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招生与教学上,显然,这是有一定社会背景的。学校招生以及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因此上至校长再到普通教师,思想观念还是没有转变过来,并没有把学生的食品安全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2],导致在规章制度、日常监管等方面出现责任不清或不到位,甚至某些学校把食品卫生的工作抛给卫生部门,稀释自身的责任,这在认识上存在明显的偏差。

12学校食堂定位不准学校后勤社会化已经成为趋势,学校食堂的管理方式上也发生了转变。从以往隶属于后勤直接管理逐渐转变为由后勤监督,学校食堂的日常运营交由社会上的餐饮单位来完成,学校只负责监管。而在食堂的日常管理中,学校的监管往往不到位。某些学校甚至将食堂视为“创收”的单位,要求食堂每年上缴一定的费用。这样就造成了食堂在定位上以“盈利”为导向,以企业化的思路来经营及控制成本,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严重不足。

13学校食堂基础条件不足,安全隐患多尽管国家、社会及家庭对于教育的投入的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年来,偏远农村地区学校的校舍、办公条件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甚至教师学生的居住条件也有了显著提高,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学校食堂的改观有限,甚至是简陋的。学校食堂基础条件的滞后,具体表现为建筑的设计格局不合理、功能分区不明确、食品的加工及操作不规范,达不到食品卫生的标准要求,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3]。

14食堂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许多基层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属于临时聘用的,其食品卫生知识的水平较低,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有些人甚至没有健康证。有些单位虽然有上岗前的培训,但是也不够系统和全面,造成从业人员在食品加工操作过程中不规范、不正确,是学校食品安全的直接隐患。

2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实践

21落实责任到位,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不是食堂单方面的工作,需要学校后勤、主管领导、学生、家长与社会的齐心协力,共同创造整体合力,形成良好的工作局面。作为直接责任人,学校食堂有日常管理制度,细化工作职责。作为管理者,学校后勤部门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明确责任人。学校的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4]或者管理小组的组长,要切实对食堂的安全工作实在的抓紧抓好,对于出现食品安全事故的学校,要对校长追责,切实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最终形成分级的管理体系,各负其责的管理机制。

22加大投入,改善基础卫生条件政府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及经费预算时,除去对教学条件的改善外,还要有意识的加强对学校食堂基础设施环境改造的政策倾斜与支持,必要时要进行专款专用。这是由于食堂基础卫生条件的质量,对于完善食堂就餐的布局、加工操作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食堂基础条件改善的重点位置是食堂的操作间、厕所及饮用水的安全。通过专项整治,使学校食堂各种设施卫生标准达到国家规定水平。另外,学校还要保证有相应的资金用于食堂日常的改建,不能讲食堂抛出去任其自由发展。

23加强食品卫生培训,提高炊管人员业务水平由于目前食堂从业人员的水平普遍较低,在聘用之前,尽可能招收文化素质较高的员工,每位员工的健康证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对于新近员工的入职培训也要做到扎实见成效。入职培训的内容包括:思想素质、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素质、业务技能等方面,并进行考核合格后才允许上岗。培训的形式可以多样,如现场讲座、经验交流、观摩学习、实际操练等多方面。培训内容要结合本学校食堂的具体条件和要求,切勿空洞,重点加强实践操作的练习。

24加大学校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除去加大对食堂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外,还要对教职员工及学生广泛开展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与培训,如举办食品安全主题班会活动,广泛宣传普及食品卫生、预防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以及肠道传染病知识,增强师生员工的卫生防病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饮食卫生习惯。另外,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橱窗、宣传栏等渠道进行集中宣传,可以做成“食品安全主题宣传月”或“食品安全主题宣传周”,如致家长的信、主题宣传活动等等,集中的宣传比单次的小范围宣传更有冲击性和效果,形成整体防范的合力。

自综合措施实施以来,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更加的条理清晰,责任明确。食堂的基础条件以及炊管人员的操作技能水平有明显提高,同时,教职员工及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也显著增加,这对于有效预防学校食品安全事故都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胡晓元.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8,20(1):4951.

[2]邓胜平.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职业与健康,2004,20(2):61.

[3]谢军勤.探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临床合理用药,2010,3(3):117118.

[4]廖文科.我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现状及其对策.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5:7.

上一篇:巴马人的长寿秘诀 下一篇:陪检在医院工作中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