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学生公民意识的践行

时间:2022-09-17 12:11:48

浅议大学生公民意识的践行

摘要: 调查反映我院大部分学生欠缺公民意识自觉践行的习惯。完善其公民意识应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身边责任意识践行习惯是关键。

Abstract: The survey revealed that most of the students in our university lack the habit of practising civic consciousness. To improve awareness of our citizens, we should begin with our neighbor, the key is to develop the practising habits.

关键词: 公民意识;责任意识;仪式教育

Key words: civic awareness;sense of responsibility;ceremoni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241-02

0引言

行为通常是主体有意识的活动,是反映行为人内心意图的活动,即意识决定行动。但实际中具有相应的知识或意识不一定具有相应的行动能力,必须经过行为主体的认同,将所获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进而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才能使意识和行动在主观和客观上达成一致。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表现勇敢才能成为勇敢的”[1]。这正是意识上的拥有不等于现实中的拥有,有知识不等于有能力,必须将意识领域的内容转化为行动,这就是当代大学教育强调行为习惯养成和实践技能培养的原因。

调查反映我院学生对大事大非问题不仅有正确的看法,同时有正确的行动,如对西南旱情有69.5%的同学认为应尽自己全力去帮助灾区,89.1%的同学都是通过捐款的方式去帮助灾区。但对日常生活中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仅有正确的意识,很难有正确的行动,如65%的人经常看到乱扔垃圾现象,有85%的人反感乱扔垃圾行为,但只有8%的人会捡起别人扔的垃圾;在图书馆有37.3%的同学看到被翻过的书没有放回原来的位置,对图书馆里乱扔垃圾现象有29%熟视无睹;35.5%的人经常看到图书被乱画、折损的现象。调查反映我院学生在意识上能充分认识纪律制度、道德规范等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鄙视不遵守规范的人,但现实中有相当部分同学很难做到符合规范的要求。对行为规范的要求、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更多的是停留在认知认同或情感认同的层面,行为认同相对薄弱。“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调查结果表明我院大学生在公民意识培养过程中忽视了将意识培养转化为行为习惯培养的环节,正是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差的弊端。

1公民意识

公民是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认识,也就是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感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即公民身份的观念。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是现代法治下形成的公民意识,通过法律中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反映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强调的是公民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意识。

公民意识实际上是要求每个公民明白在国家法律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责任,即每个公民必须具有的责任意识,并在现实中承担起自己相应的责任。责任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首要内容,日常身边责任的承担是公民意识践行的基础,并且还必须成为习惯,“一个人做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情,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固定的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2]调查反映我院大学生所欠缺的一些行为习惯,实际上是缺乏一定的责任意识。对于未完全走上社会的大学生公民意识、 责任的责任意识必须从做身边的具体事中培养,首先培养自觉遵守相应行为规范的行为习惯和养成良好的行为品格。

2公民意识践行

公民意识的践行是指公民对自己的责任从认知、认同到自觉践行,有着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化的过程,即从外在的思想品德要求转化为自我需要、自我评价和自我修养并身体力行的过程。这种转化过程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能不能转化,二是愿不愿意转化。其中能不能转化主要受制于主体的认知因素,此种认知因素是通过外在的培养教育学习形成;愿不愿意转化主要受制于主体的情绪因素,即主体的情绪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需要。个人履行了自己的责任即义务――服务于他人,同时也获得了一种权利――要求他人提供相应服务的权利过程正是主体情绪体验的过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践行责任的习惯,应结合我院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以及大学生意识状态和行为表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增强学生自觉践行公民意识的能力:

2.1 明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育目标――意识培养和行为养成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3]我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宏观目的,不同层次的教育活动将其化为具体教学目标来实现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大一新生开设,目的就是要帮助大一新生认识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和目标,转变学习、生活观念,确立正确的学习、生活和为人处事方法,不是理论说教,通俗的讲是帮助大学生培养遵守相应行为规范的意识和行为。遵守行为规范是责任意识培养的基础。

2.2 重视“仪式”活动,意识培养和行为养成并举“仪式”是由具有共同目的的多数主体参与的活动,在共同目的的约束引导下,每个参与人都能有秩序的进行活动。当某个人置身于某种“仪式”活动之中时,他便明确了自己在特定群体中的位置,确认了该群体所规定的模式,这就是在日常管理中为什么强调不使一个同学流于集体组织之外的原因。

学校日常组织的一些文化娱乐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自愿性,只能使有一定兴趣爱好特长的学生“锦上添花”,其余的学生游离于活动之外,会使他们“雪上加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设定任务性的“仪式”活动,每个成员都必须参加。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必须进行群体角色学习、理解和认知,无形之中对“仪式”活动的规范要求自觉遵守。“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不管是谁,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或智力不管相同还是不同,他们变成了一个群体这个事实,便使他们获得了一种集体心理、思想和行动。”[4]大学生活时期使每个学生个性趋于独立成熟时期,个性的张扬使其对群体生活不重视愈加明显,“仪式”活动利用从众心理使其规范自己的行为,逐渐获得某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另外,通过“仪式”活动可以发现参与者的欠缺。因为“仪式”活动的每个参与者都有要完成的目标任务,成员之间必须沟通合作,与组织之外的人员必须接触交往,活动的结果要按要求向组织者总结汇报等等,这些活动是对参与者能力的综合检验过程,发现参与者的欠缺然后通过其他的教育形式进行补偿。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校的管理制度制定以及运用过程,可以通过学生代表参与,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各种竞争活动公开透明, 使学生明白责任的来源及其重要性,这正是“仪式”教育的效果的体现。

2.3 人性关怀,保护学生公民责任心形成有三个条件:公民个人的权利的保障是必要条件;民主与法治是社会条件;对责任的深刻认识是内在的个体条件。其中的个体条件是日常教育的目标;民主与法治条件作为学校来讲,是制定科学、民主、合理的管理制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体会自己与班级群体以及与学校群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公民个人权利的保障依靠的是法律制度。公民个人权利的实现可调动其积极主动性。“人们所奋斗的以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6]学校科学、民主、合理的管理制度在内容必须体现对学生现实利益的保护。

公民个人权利的保障靠相关的法律制度,法律制度的制定必须体现公民的权利,同时将其贯彻执行,特别强调的是贯彻执行。当然,在此所讲的权利不仅包括物质权利,也包括民利和人身权利。前文分析到个人履行自己的责任同时也获得一种权利,但当个人的权利不能保障时,也很难自觉履行自己的责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对全体学生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人性关怀外,更重要的是对特殊学生的关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交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状态,掌握生活、学习和心理上有困难的学生,为其建立“档案”,经常性的关心过问,以老师的真情去温暖、感动学生,他们会自然产生回报社会、感恩社会和相应的责任意识。

2.4 教学管理人员良好的人格示范大学是浓缩的社会,是学生走入社会之前的演练场。学生在学校所接触到的人和事,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等意识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学管理人员的言行。

学校教育具有形塑功能,目标是通过学校简约性和系统性教育,使学生较为全面学会人类积累下来的、生存必需的基本科学知识,获得协调各种基本关系,理解并适应各种基本行为规则和群体秩序的能力。社会组织和成员之间、成员与成员之间是相互依存和互动的关系。孟母三迁,就是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一群体成员的行为往往会“习以为常”而“习焉不察”地发挥作用。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仅存在知识传授关系,还存在精神交往关系;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不仅有管理和被管理关系,同时也存在精神交往关系。前者可以说是旨在“成材”,后者旨在“成人”。在学生成材成人的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言行对没有完全接触和理解社会的学生具有示范功能。

对我院图书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20.3%的学生认为好,62.7%的学生认为一般,17.0%认为不好。较差的服务管理态度是学生不遵守管理制度,破坏管理秩序和教学秩序的原因之一。因为社会成员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和互动的关系,教学管理人员没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很难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规定行事,人际交往的黄金规则要求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教学管理人员的良好人格示范实际上是利用教学管理过程中动态资源,促进学生形成责任心和自觉践行公民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品格过程。在此过程中要求教学管理人员以完善的人格面对学生,真诚地与学生交往,给他们以帮助,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意向,给予学生发自内心的指导性关心与支持。师生之间的真诚、尊重和理解是关键性要素。

大学生公民意识和良好行为品格的形成既非某一门课程的任务,也非某一位教学或者管理人员的任务,是所有课程教学和教学管理人员以及教育对象共同努力的任务,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全员长期努力才会实现。 否则将会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形成“孤岛效应”。

参考文献:

[1]亚里斯多德.苗力田译.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6.

[2]黑格尔.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1:170.

[3]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72.

[4][法]古斯塔夫・勒庞,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1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上一篇:影响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 下一篇:在机电基础课程实训中进行仿真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