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的干预

时间:2022-09-17 10:58:21

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的干预

摘要: 健康教育在肺结核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选取对2011年8月~2012年8月来我院住院1个月以上的肺结核患者220例,了解健康教育的需求,并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220例肺结核患者防治水平显著提高。

关键词:肺结核;健康教育;护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HIV流行、人口流动等因素的日益加剧,结核病疫情出现回升趋势,严重危害了人民健康,引起了人民的高度重视,肺结核患者住院时间长、自身免疫力低下、合并症多、病情重、病情恢复慢、相关知识缺乏等[1]。针对以上特点,了解肺结核健康教育知识,制定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方案,使患者了解肺结核治疗、护理、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形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和自我保健意识,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减少复发和耐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费用。我科于2011年8月~2012年8月对220例住院肺结核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调查对象为本病区住院时间为1个月以上的符合肺结核诊断标准的患者共220例,男134例,女86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28.5±6.54);文化程度,初中以上137例,初中以下83例。

2健康教育的方式

2.1讲课 由资历深、表达能力强、专业知识丰富的主管护师讲课,1次/w,针对患者特殊问题进行讲解。

2.2书刊、画 以我院编印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手册》和我们整理的结核病健康教育指南每房间一册供患者阅读。病房走廊墙壁上悬挂以肺结核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宣传文字及画,通俗易懂,使患者容易接受。

2.3借助多媒体 医院设有结核病健康教育网站,随时可以网上阅览。

3健康教育内容

由于结核病的传染性强、病程长,机体内各器官发生的结核病也常由肺部的结核杆菌通过血液、淋巴及临近器官蔓延而发生的,因此,做好肺结核的预防、对控制结核病具有最要意义,下面我从7个方面做健康教育供大家参考

3.1入院介绍 肺结核患者入院时比较消极、焦虑,责任护士应热情接待患者,介绍病区环境、物品保管、作息时间、责任护士和经治医生等。

3.2健康评估 了解患者对疾病的反应,患者对肺结核疾病目前最关心的哪些问题?社会文化背景,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文化水平、经济状况及对待恢复疾病的信心。

3.3加强患者对肺结核病的认识 肺结核病是以呼吸道传染为主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属于分枝菌,在500~1000倍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可生存数月,在零度以下能生存数月,但耐湿耐热能力较差,结核杆菌对紫外线最敏感,直射光照30min即可被杀死。

3.4让患者掌握肺结核病的传播途径 排菌患者的咳嗽、打喷嚏、高声讲话时从呼吸道排出许多含有结核菌的飞沫,一部分进入肺泡,在细胞内大量繁殖,传染性的大小,取决于四种因素:①痰内菌量的多少,②有无咳嗽及咳痰的严重程度,③接触的密切程度,④肺结核患者是否早期进行合理规律的化学治疗。

3.5患者饮食指导与休息[2] 由于肺结核病是一种消耗性疾病,蛋白质分解代谢显著增强,造成蛋白质热量不足,需要良好的饮食和修养环境,因此肺结核患者的饮食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等易消化的饮食。患者在咯血期间,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强或过热的饮食,合并肺心病的患者应食低盐饮食。结脑患者应减少不良的刺激。肺结核活动期应以卧床休息为主,防止过度疲劳,咯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可到户外轻度活动。

3.6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肺结核患者用药一定要按医嘱执行,不能自行停药和换药,如遇有药物反应等特殊情况应及时告诉医生,由医生决定是否继续服药。服药期间,个别人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如利福平可出现黄疸和转氨酶一过性升高及过敏反应,本组病例中有60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和肝功改变。链霉素可出现耳聋和肾功能损害,本组病例中有8例患者出现听力障碍,11例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对氨基水酸钠可有胃肠道刺激、过敏反应,异烟肼偶有周围神经炎、中毒性反应,本组病例中有7例患者因长期服用异烟肼导致肝肿大,被迫中断治疗。总之,在服药期间一定要注意药物反应,本组病例中有12例患者因自觉症状消失而擅自停药,导致复治,延长了病情。

3.7心理疏导 让患者倾诉内心感受,我们采取与之交谈或提意见等方式帮助其倾诉内心感受,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有效的放矢的感情支持,因住院造成经济拮据者,我们争取亲友及单位的配合和支持,创建宽松的心理环境,使患者产生信任、安全感,到达调整心理作用。对生活难以自理者,护士主动细心地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并说服其亲友主动关心患者,以消除负性心理。

4 讨论分析

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是结核病控制工作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是一项社会效益极大的系统工程[3]。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肺结核病的治疗、护理、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自我保健意识,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通过健康教育,增强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和满意度,同时也体现了护士的地位,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从而也激发了护士学习的热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325.

[2]包家明霍杰主编,整体护理临床问答[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9.112-116.

[3]刘则杨 国外护理经济研究对我国护理经济管理的启示[J].护理管理杂志,2002.2.13.

上一篇:健康体检中老年人群的护理沟通技巧探讨 下一篇:自拟益肾祛瘀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