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语文教学认识上的误区,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时间:2022-09-17 07:54:19

矫正语文教学认识上的误区,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施行很长一段时间,对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仍有不少人对语文新课标理解有所疏忽,对语文教学认识有所偏颇。

一、对文本解读认识上误区

某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存在轻视文本的解读现象,没有认识到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教师的教学根本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应该把文本作为一个宝贵的资源,作为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平台、一种媒介,让学生从中获取语文的养料,从中获取语文学习的方法、途径,获取传承中国文化的力量及动力。

教师轻视文本的解读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自身轻视对文本的解读。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无论是上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常态课,教师的注意力往往放在“怎样上课”这一方面,忽视文本解读对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他们对文本的解读存在着教条化、概念化,也就是根据教参的解读替代自己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对作者、学生情感的解读。视教参为“圣经”,死板地依照专家、学者的说辞进行传经授道。如果一个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是仅存于表象,而是深入的透彻的,那他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效性就会更高,文本的育人功效功能就会凸显得更加强烈。

2.教师在教学中轻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1)教师在课堂上对文本撒手不管,放在一边,任由学生活动。诚然新课标要求我们的课堂重视个性张扬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本是积极有意义的,但有些教师在一篇文章的大意学生尚不明确的前提下,就开始分组讨论,就组织学生就人物形象的讨论,进而归纳其主题。或许其场面是热闹、壮观的,但这种讨论能得到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就很难说了。教师的这种组织引导就忽视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课堂对话应依据文本解读的要求。

(2)过于依赖媒体形式,有些教师花了不少精力去制作精美的课件,却在文本的解读上却很却很吝啬。多媒体形式的运用对语文教学的帮助是有目共睹的,但它的运用并非是多多益善,应有一个度的问题。不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而是大量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课件上,势必会弱化其文本的解读能力,阻碍其阅读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对祖国语言的理解及运用,有碍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不利于语文的学习。

二、对教师身份认识上的误区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应精于管理课堂秩序,精于管理课堂学习活动。课堂的主导与主体都在于教师,学生应被动地服从于教师的管理。

新课标明确给予教师重新定位,它指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教师有课堂的主导权,但不能忽视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而非教师。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是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者。

教师应组织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学生才会放下包袱,消除心理压力,才会积极主动地观察与思考,才会振作精神,情绪激昂,从而使其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2.教师是学生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读。

读的形式有朗读、默读、诵读等,这些都是阅读的重要方法。新课标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文章整体把握能力。在课堂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读的实践,是培养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当然教师的引导也可以表现为组织学生对话,表现为组织学生进行其他形式的活动。

3.教师的组织、引导还表现在为学生的思维冲突提供机会。

目前语文课堂存在着一定的思维空白,特别是一些公开课教师因为害怕“冷场”而盲目追求所谓“热烈的气氛”,只提一些过于简单,甚至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或者虽然提一些有思维冲突的问题,但不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便以“引导”或“告知”的方式匆匆收场。另一种情况是学生在平时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深入文本,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就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这两种情况都是与新课标的精神相违背的。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能得到多少提高呢?

三、对课堂训练认识上的误区

眼下语文课堂出现两种怪现象。

一种是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大搞题海战术,近乎残酷的训练远远超过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这是违背教育教学的认知规律的。这种“训练”虽然在以前“语文教育大讨论”中得到大家的批判,但目前仍有其市场。

另一种现象是因为训练受到批判,所以在教学中刻意回避。为此,语文课中常规的听写、仿句,甚至字词句等基础知识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它们几乎成了语文课堂“被遗忘的角落”。这样好像是“减负增效”符合课改精神,体现语文课堂的人文性,实则违背语文课堂养成积累习惯,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这种漠视训练的语文课堂大有泛滥之势,其恶果远甚于前一种魔鬼训练。

这两种语文课堂都缺少了语文的神韵,都是被异化了的。

由于种种原因,新课标虽然没有提及训练这一术语,但它提到的“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都与训练密不可分。严华银老师认为,“所谓的训练,就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引导和训诫下所进行的练习。这是任何母语教育都不可或缺的,是母语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当然这种训练要有一个度的问题,我们支持科学有序,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训练,反对那种违背语文教育教学规律的训练。

四、对语文学习方式认识上的误区

当前,随着高效课堂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在语文学习方式存在着误区。

1.自主学习就是放任学生活动,教师放弃课堂主导的角色,仅仅简简单单制定学习目标,甚至由学生自订学习目标,自选学习方法,自找课外资料,独立完成作业,“大权”完全下放。由于缺乏教师必要的讲解和引导,结果学生做了许多无用功,却没有达到目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深入理解新课标我们可知,所谓自主学习是有别于传统的接受学习的学习方式。它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思维活动来实现学习目标。它应是在教师的有效组织、引导下,学生对文本材料的自我感知达到初步感知课文,理清文章大意及思路。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其较高的价值。偏离独立思考之本,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都是无源之水,没有活力、没有生命力的。

2.合作学习是语文课堂的灵丹妙药,在课堂上很随意地出现,仿佛不出现合作学习就不是课堂。如果合作学习是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之上,则应该提倡,可是在我们实际教学中并非如此。问题一出现,也不论学生自己能否解决,就实施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实际上是对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误读。这种互动忽视学生的自主、自悟,基于此的合作学习又有多少价值而言呢?它必将走向功利,走向浮夸。势必不会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很难达到语文课堂的终极目标,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种状况长此以往,有百害而无一益。

3.语文教学对新课标的另一个误读是,课堂上让探究性学习无度放大。虽然新课标倡导研究性学习,但并不否认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相结合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学习方式。接受性学习在语文学习方面有其独特的一面,语文学习中接受性学习的分量较其他学科较重一些。一般说来课堂外与教材外的学习多以探究性为主,而课堂内与教材内的学习多以接受性学习略多一些,也可以使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但无论哪一种学习方式,教师都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研究,都要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积极健康人生价值的感悟;有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与顺畅地表达,最终达到其语文素养的提升。无限放大的探究性学习,有时是在浪费时间,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总之,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体现魅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坐下来深入理解新课标,研究语文课堂。这样才能抓住语文教学的规律,解决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的“美”的熏陶 下一篇:教师主动教学与教师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