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时间:2022-09-17 07:10:14

欧美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文章摘要】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欧美国家虚拟经济遭受重创,引发了政府和学者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孰轻孰重的思考,“再工业化”战略应运而生。由于欧盟和美国分别为中国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这使得密切关注欧美发达经济体的“再工业化”成为必要。基于此,本文以欧美国家“再工业化”战略为背景,分析该战略的主要内容和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并结合中国国情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再工业化中国对外贸易影响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欧美国家经济遭受重创,欧盟制造业产出一度下滑20%,美国制造业失业人数大幅增加。危机引发了政府和学者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孰轻孰重的思考,“再工业化”再次成为欧美发达国家重塑本国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2009年底,奥巴马政府出台《制造业促进法案》、《鼓励制造业和就业机会回国策略》,支持制造业及就业回流。欧洲各国也陆续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本国制造业回归。其中,英国出台《制造业振兴》、《促进高端工程制造业》等政策,法国政府筹资2亿欧元直接向制造企业发放“再工业化”援助资金。由于欧盟和美国分别是中国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时中国又是作为对出口严重依赖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使得密切关注欧美发达经济体的“再工业化”成为必要。由于中国长期坚持“出口导向型”战略,整体经济发展对出口依赖严重,了解欧美国家“再工业化”的具体内容,分析“再工业化”战略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1 “再工业化”战略的主要内容

1.1 促进传统制造业回流本土

由于欧美国家在近20年的去工业化进程中,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本土高昂的人力和税收成本而选择“出走”亚洲和拉美等地区。金融危机发生前,这一举措对欧美国家近年来的经济增长贡献巨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发展中国家实现了工业化。但是,金融危机发生后,欧美国家开始更加重视实体经济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纷纷制定政策来鼓励制造业企业回流本土。其中,美国政府高调出台《制造业促进法案》、《鼓励制造业和就业机会回国策略》,明确土地和税收优惠政策,改善本土投资环境,鼓励制造业企业本地置业,以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英国和法国政府也在政策上和资金上对回流企业给予帮助,希望大型企业能够回流本土来支持本国经济(赵刚,2010)。由于企业回流国内需要较长过程,短时间内欧美国家失业率和实体经济衰退的局面难以得到改变。但是长期来讲,这一政策将有助于提高欧美国家实体经济在整体经济的比重,降低过度依赖金融等服务业所带来的风险。

1.2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由于中小企业在解决失业率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中重要角色,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成为欧美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重要环节。美国方面,政府出来了一系列的刺激措施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具体来讲,2009年3月,美国政府宣布,从近800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中划拨部分款项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2009年12月,奥巴马政府计划将7000亿美元问题资产救助计划的剩余资金用于扶持小企业,以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高失业率问题;2010年,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在未来5年实现出口额翻番、创造200万个就业岗位的目标,发起“国家出口倡议”组建“出口促进内阁”,重启“总统出口委员会”,向中小企业出口提供一站式服务。此外,美国政府还多次鼓励银行为那些有可能增加就业机会的小企业发放贷款。欧盟方面,欧盟委员会指出到2012年降低企业行政成本25%的目标,这一措施可以为中小企业节约近400亿欧元。针对中小企业出口面临高风险的局面,德国、法国等12个欧盟成员国出台出口信用保险计划,帮助企业化解出口风险。同时,为了维护欧洲纺织、珠宝、服装、鞋等传统行业,欧盟通过了强制性原产地标示动议。

1.3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对欧美国家来说,“再工业化”战略不仅意味着传统工业的回归,也意味着新兴产业在本土的崛起(陈保明,2010)。美国方面,2009年2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2009年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推出了总额超过70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而其中基础建设、科研、教育、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医疗信息化、环境保护等成为政府投资的重点。为防止“再工业化”过程中对环境的伤害,美国高度重视研发清洁能源和低碳环保技术,主张依靠科技进步来开辟能源独立的新路径。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的普及需要大量的设备为载体,美国政府也目光瞄准为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选择了部分新能源制造企业予以资助,帮助这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雇佣更多的工人。总之,美国正推动一场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新兴产业革命,为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繁荣打下坚实基础,保证在21世纪能够在新兴产业继续保持全球竞争优势。欧盟方面,政府高度重视知识经济和低碳经济的重要性,认为绿色经济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经济复苏计划”、“绿色汽车伙伴行动”和“未来工厂伙伴行动”来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此外,欧盟还宣布2013年以前投资1050亿欧元来进一步实施上述计划。

1.4 鼓励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

“再工业化”战略的施行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的支持。美国政府通过重建联邦研究和发展基金,加大政府对研究和发展活动的资助,增加通用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工程领域的研发投入。一方面,政府借助于税收补贴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向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投入资金,并鼓励社会资本对这些领域进行投资;另一方面,推广民用空间项目计划,建立公私合营企业探索清洁煤技术的商业化模式,鼓励私人投资进入宽带服务等领域和民间参与科技开发和利用,以保持美国的长期的创新活力和经济增长。欧盟则提出“创新欧盟”动议,增加对企业研发的支持和建立知识驱动型研发体系。仅2011年,欧盟就提供总额约64亿欧元的科研支持经费来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发展。同时,通过建立统一的专利制度政府采购支持创新等措施鼓励企业创新,改善政策环境鼓励企业研发。另外,在技能创新方面,欧美发达国家进一步完善技能培训,强调终身学习,鼓励大学教育和工厂实践结合。

2 欧美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对中国外贸产业产生的影响

2.1 中国企业出口环境将进一步恶化

中国长期以来的“出口导向型”战略使中国经济对出口的依赖严重,由于经济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以预见短时间内中国经济仍然无法摆脱对出口的依赖。然而,金融危机使欧美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减弱,中国出口企业只能削减产量,否者将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而欧美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提出将进一步恶化中国企业的出口形势。具体来讲,“再工业化”战略将在三个方面对中国企业出口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第一,欧美国家通过贸易壁垒、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保护措施加大国内市场贸易保护力度,抑制国内市场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贸易产品的进口需求,从而压低中国出口企业的产能和出口额(宾建成,2011);第二,利用其更为先进的技术和规模优势以更低的成本来生产产品,并提高产品的多样化水平,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更多的出口到国外市场,以挤占中国制造业产品在其他市场的份额(王俊,2011);第三,利用其在世贸组织等国际机构中的投票权,在相关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方面推动有利于自身出口企业的制度设计,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控制和市场垄断,挤占国际市场对中国中间和终端产品的需求。显然,“再工业化”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短期内中国企业出口形势不会过快恶化,但是长远考虑,中国企业的出口形势显然不容乐观。

2.2 中国引进高科技设备将受到限制

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进口产品的多种类将有利于丰富消费者的选择从而增进国民福利。另外,进口高科技产品和设备是一个国家快速提高生产和研发能力以实现对先进国家追赶的重要途径,这一点从中国加工贸易企业不断提高的生产率上就可以看出。然而,欧美国家一直在对华出口高新技术方面把关严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企业通过进口高科技产品和设备实现对欧美企业的快速追赶,减缓了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速度。而“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将使这一形势进一步恶化。为保证“再工业化”战略的顺利实施和实体经济的不断壮大,欧美发达国家企业会利用自身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领先优势,加快自身科技创新速度和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以进一步扩大高科技制造业企业对中国企业的领先优势(张欣和崔日明,2011)。同时,在高科技产品和设备的出口方面对中国实行更加严格的限制,甚至实施不同程度的技术封锁,以进一步拉大技术差距,削弱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尽管短期内,中国凭借人力成本优势,依然可以维持出口的持续增长,但长期来看,随着中国人力成本的提高,中国出口企业将面临来自欧美企业的更加强有力的竞争。

2.3 减缓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步伐

虽然中国企业整体竞争力较低,但是在经过多年的成长后还是有一部分有实力的企业在积极进行海外扩张。海外扩张的成功不仅与企业雄厚的实力和巨额的资金支持有关,更与国外市场的法律制度和政策环境息息相关。对中国企业来说,海外扩张意味着更多的市场和更大的产品需求,也意味着可以得到直接向国外企业学习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以及得到购买高科技设备的机会。然而,欧美国家对本土企业的“过分”的优惠政策使本来就不具有优势的中国企业处于更加被动的地位。而由“再工业化”战略催生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将使中国企业面临的情形进一步恶化。例如,2007年,作为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企业的华为和美国贝恩资本联手试图以22亿美元收购3Com公司,但因美国政府担心国家安全遭到威胁而宣告失败;2009年中国铝业为了降低进口矿石的成本试图以195亿美元注资力拓,但最终在澳大利亚政府的阻止下流产;2010年四川腾中重工收购美国通用公司旗下的悍马品牌时同样遇到相似的阻碍。国际金融数据提供商Dealogic公布的2010年数据显示,中国企业跨国收购的失败率达到惊人的11%,位居全球最高;而美国和英国企业从事跨国收购的失败率仅为2%和1%。可见,尽管当今国际贸易环境已有所改善,在欧美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催生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下,即使是中国的大型企业在海外扩张的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步履维艰。

3 中国应对欧美“再工业化”政策的主要措施

长期以来,中国外贸产业一直面临着“大而不强”、产品附加值低、能源和环境成本高等各方压力,这是中国政府坚持中国出口企业转型战略的意义所在。但长期以来形成的比较优势,将目前的中国锁定在“中等收入陷阱”,对低端制造品出口的依赖也在短时间内无法摆脱。显然,面对欧美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中国企业应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但是,外贸产业转型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笔者通过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具体内容以及中国国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3.1 加大对中小型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

无论是欧美国家还是中国,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都不可忽视。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发展时间短,从而可塑性很强,所以比大型企业更容易转型升级。但是中小型企业也面临着融资难、研发投入少、单位产品成本过高等问题。我们认为政府应就以下三个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第一,在融资政策上,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问题,而中小型外贸企业由于面临国际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融资变得愈加困难。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应敦促国内银行为中小企业发放低息贷款,帮助中小企业克服融资难问题。第二,政府部分应该出台政策减轻中小企业的在国内市场的税负压力,同时在进出口环节为中小企业开通绿色通道,给予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一定的退税补贴,以降低中小企业的出口成本。第三,加强监管,避免中小企业过度投机,出现产业空心化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一大批中小企业通过向国内外提供丰富的物美价廉产品,得到了成长。但近年来,国内房地产市场高速膨胀,暴利神话不断上演,资本逐利的本性决定了有许多中小企业将生产资本投资到房地产市场上,使企业不能专心从事生产活动。政府应通过有效监管来杜绝这一问题。

3.2 加大研发投入,增加产品附加值

针对中国传统比较优势面临的自身问题以及欧美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带来的挑战,中国应该借此机会,加快外贸产业向国际产业分工中价值链两端延伸。一方面,加快技术进步,注重研发和自主创新。针对中国出口企业的转型困难,中国政府也提出了诸多的利好政策来帮助中国企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中国企业应利用政府的支持,加大在研发和自主创新方面的投入,这是绕开欧美发达国家对中国高新技术封锁的根本出路。另一方面,促进中国加工贸易出口转内销。近年来中国政府实施的扩大内需政策使中国市场的整体需求得到了有效扩充,这是中国企业的机遇。当企业在对欧美国家出口面临困难时,应积极投身国内市场,凭借对国内市场和消费者的熟悉来积极与外资企业展开竞争。另外,政府应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合并来增加企业规模和综合实力。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研发资金少等问题的存在使企业没有能力提高自己的创新水平。通过合并,企业拥有更多的资金来进行研发活动,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同时,企业规模的扩大也有助于实现规模效应,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

3.3 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由于传统行业竞争的白热化,可以预见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下一轮全球经济增长的新极点(王展祥等,2010)。目前来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分工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并且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层面上,各国差距并不显著。中国政府应紧抓历史机遇,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植和投入力度,重点发展高铁、航空航天、医药及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卫星应用以及海洋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转型和升级,进而提升中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具体来讲,一方面,中国继续鼓励外资投向现代制造业,适当降低高科技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的外资准入门槛,鼓励外资企业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以“市场换技术”。另一方面,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欧美国家在促使制造业回归的同时,注重培育航空航天、新能源、生物育种、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希望与中国开展合作。中国也应该积极与国际合作。争取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新兴战略产业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宾建成,欧美“再工业化”趋势分析及政策建议,国际贸易,2011年第2期。

[2]陈保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政策影响及我国的对策,中国产业,2010年第2期。

[3]王俊,欧美“再工业化”对我国先进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与对策,综合竞争力,2011年第2期。

[4]王展祥等,发达国家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问题探析,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第10期。

[5]赵刚,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及对我国的影响,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年第9期。

[6]王展祥等,发达国家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问题探析,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第10期。

上一篇: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发展浅析 下一篇:金融危机的原因、传导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