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村干部贪贿犯罪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时间:2022-09-17 03:37:58

当前村干部贪贿犯罪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壮大,尤其是一些集体土地被建设征用,村级组织经手和管理资金骤增,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也呈逐年上升之势。本文通过近三年本院查办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情况,分析研究当前村干部贪污贿赂犯罪的发案特点、发展趋势和犯罪原因,并从检察预防权与行政权相互协调的角度,提出完善村级财务制度、完善一体化工作机制等措施。

[关键词]村干部;贪贿犯罪;预防对策

村级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最直接的桥梁和纽带,也是贯彻落实“三农”政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村干部的工作直接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村干部贪贿犯罪也直接侵犯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农村经济发展秩序,威胁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有必要对村干部职务犯罪查办情况和典型案例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把握该类案件的特点、原因、规律和发展趋势,并探索建立村干部贪贿犯罪预防制度和机制。

一、当前村干部贪贿犯罪的特点

2009年至2011年,宽城满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共查办贪贿犯罪案件15件30人,其中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达8件15人,立案金额总数高达373.18万元。通过对上述案件犯罪过程的研究分析表明,村干部贪贿犯罪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一)挪用、侵吞土地征用补偿款成为主要犯罪情节。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新兴城镇工商业急需用地,农村征地工作相应增多,大笔土地征用补偿款随之进入了村集体帐户,村级财务出现短期“膨胀”。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上百万,挪用、侵吞土地征用补偿款已成为村干部职务犯罪的主要手段。

(二)共同作案特征明显。村干部职务犯罪由原来的单人作案向多人共同犯罪的趋势发展,特别是村支书、村主任、村会计共同贪污贿赂案件数量攀升。

(三)立案金额数增幅很大。该院所查办贪污贿赂案件的立案金额总数由2009年的103万增长到2011年的734.64万,增幅高达713.24%;其中,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的立案金额总数也由2009年的88万增长到2011年的243.46万,增幅高达276.66%,个案最高涉案数额由50万元上升到110万元。

(四)作案手段多样化。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犯罪情节主要表现为:采取开假票、白条入账和虚列支出、少计收入等手段贪占村级项目资金;采取截留、收入不进账等手段私分、挪用公款;采取虚报冒领手段骗取土地征用补偿款。

二、村干部贪贿犯罪的原因

(一)村级财务制度不健全,是村干部职务犯罪的制度诱因。通过调查发现,村级财务制度不健全,大多数村没有建立村级财务监督机制,村干部缺少相应的权力制衡,权力运行不透明。例如,某村书记、村主任伙同国土所人员贪污征山占地补偿款110万一案,反映出部分村干部在村财务管理中权力过大,收支手续随意,缺乏制约,且征山占地面积丈量、补偿款核价、审批、发放等管理过程透明度不高,面对数十万、上百万的补偿款,利欲熏心的人必然会铤而走险。

(二)法律知识缺乏,是村干部职务犯罪的主观诱因。从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中不难发现:对于贪污行为的犯罪性质,大多数村干部都有明确认识,但对于数额较大的挪用公款行为却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区。例如,在村书记朱某认为,挪用公款只要最终归还就不是犯罪。对于受贿行为,部分村干部也存在一种误区,认为为他人谋取了利益,收人钱财理所应当。

(三)崇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村干部职务犯罪的习俗诱因。部分村干部崇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有甚者吃喝嫖赌。在查办的8起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中,一半以上都有好赌的恶习。例如,一起贪污贿赂案中的马某就是个典型,当上村干部后,染上了不良的赌博习气,长期参与赌博,赌瘾越来越大,越赌越输,迫于无法还清赌债,于是走上了犯罪道路。

三、村干部贪贿犯罪的预防

通过对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特点和原因的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检察预防:

(一)通过预防职务犯罪检察建议,积极参与完善村级财务制度。

应从以下三方面积极参与完善村级财务制度:1、权力制衡与村民监督相结合,建议建立科学的村级内部财务运行制度。坚持村务公开,村资金收支情况必须定期公开相关会计凭证,接受村民监督。坚持村民自治,建立真正发挥村民民主监督作用的村级财务自治组织。规定如下运行制度:经常性资金支出,在负责人提出意见后,交由出纳执行;一定数额以上资金支出,在负责人提出意见后,必须报村财务自治组织决议,交由出纳执行;大额资金支出,在负责人提出意见并经村财务自治组织审议通过后,还须经村民代表会议审议通过,方可交由出纳执行。同时,严格票据管理,统一使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用发票,不得随意作废,严禁白条入帐。2、设立村级监管账户,建议增强乡镇对村级财务的监督力度。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相关部门和乡镇的重视,并已采取了一些措施,笔者认为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监督:一是直接将上级划拨款项划入村级监管帐户,改变过去由村干部领取的做法,有效防止“领款不入帐”情况的发生;二是加大乡镇会计服务中心工作力度,对村内各项支出及其会计凭证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实质性审查,发现明显不合理支出及时通报村级财务自治组织并要求纠正;发现有行为可能构成挪用及其他违法或犯罪的,移送有关机关处理;三是提高帐目核查频率,缩短间隔时间,增强监督力度。3、强化保障、加强疏导,建议积极引导村干部带领群众走科学的致富之路。根据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建议逐步提高村级办公经费,适时提高村干部的工资标准及相关待遇,并与工作实绩相挂勾,不断增强村干部职务行为的物质保障;建议积极采取发展农村的扶持政策和措施,结合中央惠农政策,解决医疗、养老、培训等问题,帮助村干部快速致富,积极引导村干部带领群众走科学的致富之路。

(二)充分发挥检察预防职能,建设以人为本的检察预防文化环境。

针对上述“共同作案特征明显”的特点和村干部职务犯罪的主观诱因、习俗诱因,应立足于村干部工作及生活实际,运用新闻媒体、文化载体、网络媒体等形式进行预防宣传,从以下几方面建设检察预防文化环境:一是通过检察预防电视讲座和典型案例新闻曝光,积极引导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巩固村干部职务犯罪的家庭防线;二是通过配合党校教育、开展法制培训和预防咨询、营造检察预防文化办公环境,巩固村干部职务犯罪的单位防线;三是利用“数字宽城”天网工程的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提高司法效率,建立预防村干部职务犯罪信息库,管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增强预防工作的实效性、互动性。同时,积极与县看守所协调,建立村干部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定期进行警示教育活动。

上一篇:“辛幸之变” 下一篇:农村孩子的大学路何以越走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