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区角游戏中幼儿自主游戏环境创设的探索

时间:2022-09-17 02:54:26

小班区角游戏中幼儿自主游戏环境创设的探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幼儿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新《纲要》也明确强调:在幼儿园一日生活里,创设宽松、自由、丰富的活动环境,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让幼儿进行自主选择,自主发展。这一切阐明了一种教育理论:让幼儿主动的学习,主动发展。为此,我班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丰富多彩的自主游戏环境,来满足他们各方面发展的需要,让他们在活动中自主,创造性的进行各种活动,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健康发展。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设生活化的游戏区角

根据幼儿年龄小,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因此,我们创设了和幼儿生活贴近的六个平行的游戏区角,他们分别是娃娃家、厨房、餐厅、喂小动物、图书区和巧手区。在娃娃家,我们提供给幼儿各种毛绒玩具、靠垫、摇篮、婴儿衣物、梳妆台等等,让幼儿模拟家人在家所做的一切事务,让幼儿觉得进入娃娃家就像进入自己家的感觉。换句话说,就是创设温馨的家的感觉。这样形象具体的情景化,让幼儿易于投入到角色游戏中去,扮演他们自己喜欢的角色;在厨房区角,我们给幼儿提供了厨具如菜板、刀、锅碗瓢盆等等,还提供了新鲜蔬菜,让幼儿去体验自己动手做饭的快乐;在餐厅区角,我们营造了餐厅的氛围,这是配合厨房区角开展的,它可以让小厨师体会到做饭获得的成就感,同时让顾客(美食员)也能享受到被招待的感觉;在喂小动物的区角,幼儿可以模仿家人如何照顾他们的方式去照顾他们所喜欢的小动物。同时喂豆豆,能促进幼儿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在图书区角,幼儿可从书上的图片获得知识,开拓眼界;在巧手区角,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去扣花花、扣苹果,或去贴扣子等等,在游戏中不仅获得了快乐,而且通过游戏能锻炼他们手指的灵活性。

现象:在第一次游戏中,我们让幼儿自主选择他们喜欢的区角,结果大多数幼儿都首先选择了进入娃娃家。但进入之后,有的摆弄下娃娃,有的玩玩摇篮,有的动动梳妆台,然后就串入到其他区角去了,在其他区角时,他们也是东摆弄一下,西摆弄一下,毫无目的地玩着。

分析:幼儿的各种生活经验为他们的游戏提供了素材,也就是说游戏是以幼儿生活经验作为基石的。因此他们对与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也是最为熟悉的娃娃家表现出了强烈的欲望。但幼儿年龄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再加上人都有一颗好奇的心,对新鲜的事物都想去尝试一下,所以会出现幼儿在各个区角中穿梭。

调整:我们在游戏后,和幼儿进行了讨论,每个区角都可以做些什么事情?让幼儿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并加以运用,这样不仅让幼儿充分地了解各个区角的作用和功能,而且由于幼儿亲自加入讨论中,会加深他们对讨论问题的记忆。

二、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调整游戏材料

经过上次开展游戏时出现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以下调整。(1)游戏之前,重温各个区角的功能,让幼儿清楚的知道,到每个区角里去,可以玩些什么。(2)在三个娃娃家门前,我们各增加了3双小脚,代表每个娃娃家区角就只能进三个小朋友。如果人数够了,幼儿可自主选择其他区角进行游戏。(3)增加了糖纸,让幼儿自己动手包他们最喜欢的糖果,这样不仅丰富了游戏区角的材料,而且增添了游戏的趣味性。同时在喂小动物区除了提供雪豆和勺子外,我们还添加了核桃和筷子,这样更能适合动手能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所有幼儿进行操作。总之作为教师的我们,通过不断地观察,不断地改善,给所有幼儿提供了不同层次材料,以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的幼儿的需要。

现象:开放各个区角游戏,没有出现第一次蜂拥而至到娃娃家的现象。大多数幼儿选择好喜欢的区角之后,就摆弄起来。如娃娃家的幼儿,有的照顾娃娃睡觉,有的给娃娃打扮,有的给娃娃穿衣服,有的给娃娃喂吃的;厨房区角的幼儿,有的洗菜,有的切菜,有的炒菜,有的给餐厅区的顾客送去美味的食物;喂小动物区的幼儿更多了,因为添加了不同难易的材料,让更多幼儿对此充满兴趣;图书区的幼儿,一页一页地翻阅着自己和老师一起制作的自制图书;巧手区的幼儿,有的扣苹果,有的扣花花,有的粘花花。总之,各个区角的绝大多数幼儿玩的很高兴,并且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知道可以做什么。不再有第一次进入各个区角的茫然。

分析:幼儿明确了各个区角的功能,有利于幼儿更好的开展游戏,能在游戏中,更好的扮演他们的角色。同时添加不同层次的材料,有利于更多的幼儿参与其中,充分发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调整:创设开放互动的游戏环境,使幼儿能够充分的投入到游戏中去,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实现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互动。并对个别幼儿给予指导,让每个幼儿都能融入游戏中,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上一篇:携手创新,伴随主题 下一篇:学前教育要杜绝小学化倾向,应以游戏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