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尿常规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时间:2022-09-17 02:32:56

影响尿常规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探讨影响尿常规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400尿常规检验标本,分析不合格标本原因与比例。结果:400例不合格标本中有32例不合格,占比8%,其中影响因素中,标本采集不规范占比9例,占比3.25%;标本送检时间不当为12例,占比3%,标签错误为7例,占比1.75%。结论: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会由于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检验各环节的不规范操作所致,因此要针对问题做好严密性管理。

【关键词】尿常规检验;标本差错;影响因素

尿常规检验属于临床基础性检查项目,可以有效的对泌尿系统疾病做有效观察,同时还可以运用在药物使用安全监督上,对药物毒副作用情况有效反应。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升级,尿常规检验从流程、技术和到结果准确性上都有了不断升级,但是对于尿常规检验来说,仍旧有一定比例的标本不合格,因此要做好更大程度的完善,才可有效的提升尿常规检验工作效率与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400尿常规检验标本,其中住院标本为134例,门诊标本为168例,健康体检标本为98例,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所有患者均运用尿分析仪、配套试纸条、显微镜、尿杯等做检验。

1.2 方法

1.2.1 样本采集

在尿液样本采集之前,需要对受检者进行糖水、咖啡与浓茶等饮食的禁止,从而减少摄取物对尿液检验结果的干扰。采集之前需要准确完善的填写受检者个人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药物使用情况、采集时间等。采集标本的过程需要按照规范流程进行,同时做质控抽样调查,每天为2次。样本采集尽可能的选择在晨起初尿,采集量控制在30ml左右,避免过少,同时运用一次性尿杯收集,防止产生交叉感染;确保尿液标本的纯净,避免气体阴道分泌物或则大便等对尿液造成的污染[1]。

1.2.2 标本保存

标本如果无法及时有效检验,需要做好保存管理。做好基本的环境管理,减少储存空间的污染源,保证清洁环境,同时要做好存放时间的控制,避免尿液存放时间过程而导致的样本变质,进而导致结果误差。因此,在样本采集后要做好及时送检,避免污染与漏出。如果不能及时送检,要放置在冷藏室中,一般控制在采集后的2h内检验完成[2]。

1.2.3 样本分析

运用尿液分析仪与试纸条做配合性的检验分析。试纸条要依照规范性操作进行,保证其良好的温度、存放与取出细节处理,避免试纸条产生污染。全面记录尿液分析仪相关结果,同时观察影响性因素[3]。

1.3 评估观察

评估观察发生标本不合格原因与比例,主要集中在采集、保存、运送与检验各环节,其中包括采集量不足、标本受到污染、标本存放时间过长、标本标签错误等。

2 结果

400例不合格标本中有32例不合格,占比8%,其中影响因素中,标本采集不规范占比13例,占比3.25%;标本送检时间不当为12例,占比3%,标签错误为7例,占比1.75%。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3 讨论

尿常规检验会由于标本存放时间过长,存放期间温度过高,采集量缺乏,标签错误等原因造成检验问题。在检验过程中需要保持室温在20℃左右范围,避免引起尿液酸碱值的波动变化,酸碱值是影响尿检结果的因素之一。另外要做好药物使用情况收集,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使用了大量的青霉素或者尿液中混有一定洗涤剂残留成分,都会导致检验结果表现出假阴性。而季铵盐与喹啉类药物则会导致尿液表现出强碱性,因此导致检测结果偏差。患者如果使用了大剂量的维生素C、乙酰乙酸以及左旋多巴等药物,也会导致假阴性情况产生。而饥饿、腹泻与呕吐等情况也会导致检验结果表现为假阳性。因此患者使用药物情况也会较大程度的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尿检前应该嘱咐患者暂时停用会引发检验结果的药物,同时做好饮食相关禁忌准备,提升患者对尿检知识的了解程度与配合度。而在尿检操作上,尤其是患者做尿液采集时,要做好必要的知识指导,避免患者将粪便、阴道分泌物等采集混入尿液中,尿液采集要取中段尿液,保持尿液的纯净无污染度,同时做好充足的尿液量采集,避免采集过少,让患者做好采集过程中的尿液排放。在尿液采集后要及时的送检,避免过长时间的存放,尽可能在2h内快速检验完成。对于体检人群,要做好整批尿液标本的送检,避免延误。同时在送检中要保持平稳状态,避免尿液的外漏。在检验环节,要定期的做好尿液分析仪的保养维护,做好定期的校准处理,保证尿液检验仪的准确性。可以在检验操作完成前做一次检测,同时做随机性的质控监管,将质控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4]。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发现,检验差错与对患者的教育指导有一定联系,因此需要做好日常专人的指导宣教,提升患者对尿液采集的准确操作率,避免操作不当而导致的差错。同时要对医护人员做规范管理,严格提升具体采集、存放、运送与检验各环节的规范管理,提升细节处理效果,对于各流程注意事项要做充分的制度与操作规范说明,尽可能的做量化指标规定,提升操作的准确性。日常要做好及时监督管理,及时的发现检验环节中的差错,加大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管理,确保各环节操作人员在沟通技术、护理操作、检验技术上都有更新知识的储备,提升工作质量,加大对工作严谨性的培养,将个人工作做质量考核,与个人薪资福利挂钩,有效的提升操作谨慎程度,同时加大人员之间的沟通联系,提升配合度。

【参考文献】

[1]刘晶华.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116.

[2]张旭.尿常规检验结果对比分析[J].医学信息,2014, (26):

391-391.

[3]罗晓琳.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医药前沿,2015,(17):109-109.

[4]杜飞龙.影响患者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J].中国民康医学,2015,(8):58-59.

上一篇:ICU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下一篇: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后患者高血压改善情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