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白领在被隐性“剥削”?

时间:2022-09-17 12:35:32

隐性“剥削”四大现象

现象之一:工作时间不近情理

工作强度过大,工作时间缺乏人性化设计。在采访中,白领们提到最多的就是工作时间过长,强度过大,有时甚至超过了正常人能够承受的限度。

在咨询行业某私营公司工作的李女士,虽然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但工作三个月后便辞职了。原因是在这家公司她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到八九点。照她的话说,加班到夜里十一二点是常事,工作到凌晨三四点的时候一个月会有三四次,通宵工作,每个月也有两三次。

“我有一次连续两天两夜地熬,回忆起来真是太可怕了。周末加班就更不用说了,不加班才是不正常的呢!干了3个月,我发现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公司人手少,老板又不让多招人,简直就是剥削和压榨。”“连续两三天熬夜,人的正常体能没法保证――反正我是承受不了的。我们有一个同事,经常加班,后来累得在电脑前晕过去了。另外一个,也是连着加了几天班,突然进了医院,听说是心脏病突发,也不知是真是假。”

在审计行业,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位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员工说:“我在事务所中是做税务的,比他们做审计的还好一些,但忙的时候得工作到夜里十一二点,不忙的时候也是晚上七八点钟才下班。一个月能正常下班的时间也就三分之一的样子。现在的收入每月差不多七八千元,但还是不满意。因为我们的工作量真的是太大了,特别特别累。有的时候我们跟自己的客户聊天,他们会说:‘昨天特别累。’我说‘你几点回去的呀?’‘七点多钟吧。’我听着气得要死,但是他们的收入水平也不见得会比我们低。”

“外企都是工作量比较大。我们这栋楼里,几乎都是外企,你去看吧,星期六、星期天加班的人多的是。经常星期六、星期天加班到夜里十一二点才回家,洗个澡,直接就看欧洲杯了。大家普遍都会有自己被剥削了的感觉。”

现象之二:没有加班费的加班

如此不近情理的长时间工作,如果有收入方面适当的补偿,想必白领们也应该心慰一些,不至于觉得被“剥削”吧?但事实是,辛苦的加班往往拿不到相应的加班费。

说起加班费,在IT行业北京某私营公司工作的王先生忿忿不平地说:“我们公司规定隔周工作6天,这在工资表里不是按节假日加班发加班费,而是按照普通加班发。也就是说不是按照北京市的规定,叫例行加班,等于每个月多工作两天。”在IT行业中有这种规定的并非只此一家,王先生说,另一家公司甚至规定每周只休息一天。

信息咨询业李女士:“经常加班也从来没有加班费,就只有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就是奖金。熬了夜最多就是让你第二天晚点来,周末也经常加班。而且没有倒休。”

信息咨询业刘女士:“没有加班费,只有20元饭补,晚上7点以后可以打车。周末加班也是一样。”

普华永道经历过罢工风波后调整的情况是这样的,每个月有三十个小时是可以算加班费的,超过之后就不算了,会换成一种休假的形式。“但如果是忙的要死的时候,谁会给你批休假呢?”一名员工这样说。

现象之三:巧借名目乱扣薪金

除此之外,令白领们心寒的还有薪酬常常被公司以各种名目乱扣,真正拿到手里的与当初承诺的不符。一位白领说:“我们感觉公司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最先想到的就是牺牲员工的利益。”

IT行业王先生:“公司要求交纳员工互助金,每人2000元。每月从薪酬中扣除20%。直到扣够2000元为止。说是为了帮助有困难的人,可是我感觉从来没有帮助过什么人,而是因为公司的现金流比较紧张。这笔钱只有员工离开公司的时候才退还。”

在某些行业还有扣违约金的说法,信息咨询行业一名员工透露:“刚到公司,还没有违约,竟然就要扣违约金。所谓的扣违约金就是公司怕你违约,每个月从你工资里扣除一部分,每月500元左右,我签了3年,这3年会一直扣,如果没有违约每年年底就返还一部分。但干满一年返多少我还不知道呢。”

现象之四:福利支出甚少

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一名员工对记者说,有被剥削的感觉还因为公司一些福利方面的支出特别少。“一年给我们开一次Annual Party,然后平常就没什么了。我知道有的公司会发电影票或健身卡之类的,这能花多少钱呢?可是我们公司从来没有过。不知别的公司怎么样,可能外企都这样。”

“我对公司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也很不满意。一般的公司都是个人交多少,公司也会同样交多少。而我们公司不是这样。北京市有一个文件,规定公司的上限是缴多少钱,公司就严格遵守那个规定。其实那个文件还是可以变通的,比如说公司为了员工的利益考虑可以申请多缴。但公司就是完完全全按照文件来执行,说公司不给你多交,员工可以多交呀。这就相当于公司交的比例还维持不变,然后剩下的钱都挤给我们,让我们来交。”

遭受“剥削”之结果:人员流动频繁

体力、脑力上的透支,心理上的不平衡,导致高级白领们纷纷跳槽,审计、IT、信息咨询行业是以员工流动频繁而著称的。

安永华明员工:“我们的人员流动率特别高,去年我们组有120人,今年已经走了40个人。就是说一年有三分之一的同事都要离开这儿,这些人离开的时候可能就是因为自己付出的和得到的不成比例。最容易走的是干到第三年和第四年的时候,这个时候可能你的月收入会有一万二三,但压力特别大,走的人特别多。真正能升到经理的也就一两个,一百个人只能剩下几个人吧,非常少了。”

普华永道员工:“没法长干,除非你自己能把自己平衡得很好,又不出什么大错,就这样耗着,熬着呗。等你升到经理以上,工资会涨得特别快,好几万,也许那时会觉得平衡一点。可是,大多数人都熬不下去。”

北京某私营咨询公司员工:“人员流动频繁,我在的这段时间已经走了3个了。一个是工作不足一年走的,一个是工作20天之后走的,一个是3个月不到走的。别的员工也一直想走,因为在这里没有个人的空间与时间,所有的时间都被工作给占了,而且太不人性。”

反“剥削”策略

面对这些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问题,白领应当如何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在法律之外,白领还可以采取什么方式维护自身利益?中国人力资源法律网付迎涛主任和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范志勇给白领员工们以下提示。

维权两途径

对于企业侵害员工劳动权益的情形,员工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解决:第一,劳动争议仲裁。员工可以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诉。第二,劳动监察举报。员工可以向企业所在地劳动行政机关劳动监察部门对企业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需要指出的是,员工维护劳动权益不必等到离开企业之后进行,在职时同样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申诉或向劳动监察机构举报,以免超过劳动争议仲裁申诉时效,失去法律对自身权益的保护。

签订劳动合同

员工在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应该注意劳动合同中的条款。有些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不明确约定工资数额,而仅表明“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对此,员工应据理力争,要求企业在劳动合同中将双方口头约定好的工资数额明确以书面形式约定下来。

注意收集维权证据

在这方面付迎涛主任举了两个例子。例如,关于加班,很多公司规定要填写相关的加班单据,然后交给审批人员。但是,如果员工将加班申请单提交给了公司,自己没持有任何证明,这样,如果日后公司否认员工加班就无从举证。因而,付主任建议,员工在向公司提交加班申请单时应提交一式两份,一份提交给公司留存,一份自己留存。当然,自己留存的申请单上应有加班审批管理人员的签字。另外,对于公司克扣员工工资的情况,员工应注意保留发放工资的记录单据,如工资单、银行工资清单等等。

法律之外:谈判能力是关键,成立组织是途径

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范志勇则从经济学角度为白领职员提出了其他解决之道。

可想而知,相对于企业来说,作为劳动者的个人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在薪酬谈判中,实力强的一方必然要侵占实力较弱一方的利益,高级白领尚且如此,中下层白领被侵占的可能性或程度就更大了。

从这个方面,可以说白领获得报酬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谈判能力高低。对于白领人士,工作技能越强,在薪酬谈判中的实力就越强;进入新行业和新单位越容易,谈判能力也越强。但是,尽管白领可以通过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使自己的处境得到改善,这种方式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对于单个的劳动者来说,“维权”行动所付出的成本和收益往往不对等,而且个人总是有“搭便车”的倾向,总是希望通过别人的努力换来自身的利益。因而靠分散的个人行动要达到“维权”的目的是比较困难的,而如果有一个劳动者组织代表他的成员来“维权”,一方面可以分散“维权”的成本;另一方面只有组织成员才能享受“维权”的成果,这也在客观上减少了“搭便车”的可能性。因而,对于白领阶层来说,成立一个完善的劳动者组织――比如工会,可能是短期内维护劳动者合法利益的最有效途径。

链接:

“剥削”员工,企业违法

企业的上述种种“剥削”行为是违法行为吗?中国人力资源法律网、北京恒格劳动顾问事务所主任付迎涛为我们做出了相关解释。

关于工作时间

依照国家相关法规、规章的规定,企业员工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企业由于生产经营需要延长员工工作时间,经过与工会和员工的协商后每天不得超过1小时。另有特殊原因的,在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天不得超过3小时,且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如果因为工作性质或生产特点的限制,不能实行每日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标准工作时制度的,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度等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但应该报劳动行政部门审批。

有的企业要求员工隔周工作6天或每周六上午工作半天并且不支付加班费,进行所谓的“例行加班”,这是违法行为。

关于加班费

员工因为工作需要被企业安排加班,企业应该按照相应法定标准向员工支付加班费。

像前文中所述的种种现象:有些公司工作任务重、要求紧,又实行绩效工资制,员工为了完成工作不得不自愿在下班后或休息日加班;有些公司要求员工加班,然后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费;有些公司按公司确定的小时加班费定额标准或者以基本工资甚至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做为标准基数向员工支付加班费;有些公司规定加班一定小时内可以计算加班费,超过这个小时数则不计算加班费……如此等等情形都是与劳动法律法规相悖的。

关于工资支付

法律规定企业不得随意扣除员工的工资。仅在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企业可以代扣员工工资:个人所得税,员工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企业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员工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另外,如果因员工本人原因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企业可以按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员工予以赔偿,可以从员工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员工当月工资的20%。

上一篇:邱小平:五大措施调节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下一篇:中国IT企业起薪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