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教师的职责

时间:2022-09-17 12:04:59

重温教师的职责

作为一名教师,以及每一个将来可能选择教师职业的人应当扪心自问,为什么选择当教师?当教师究竟意味着什么?

选择当教师,就意味着必须履行教师的职责,它关系到教师职业的崇高价值,关系到社会尊师和教师自尊的内在依据,关系到教师群体的职业自我意识这样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修订后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计六条,内容很丰富,这里我想就当前社会上讨论较多的“关爱学生”谈谈看法。

在我看来,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所有社会职业的地方就在于,他所面对的对象不是物,而是活生生的人类个体。这些个体各各不同,但都具有独特的价值;这些个体起先都是柔弱的,但只要有阳光雨露,就会长成参天大树。因此,从根本上说,教师职业的神圣就在于它的从弱者出发的意识。传道、授业、解惑并不等于教师职责的全部,教师的职责首先表现在维护每一个弱小生命的独特价值,引领他们实现源于精神内部的,具有个性色彩的社会化过程,激励他们不断地去追求比当前更高、更完善、更美好的自我。因此保护和扶助弱者的意识也就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职责。其实教师的这一职责不仅属于自己,而且属于整个社会。在人类生生不息的发展历程中,每一个体都是从一个弱者开始迈开自己的人生之路的,他要经历各种艰难困苦的磨练、承受各种精神的和身体的辛劳,然后才能服务社会,担负起传递历史和人类文明的责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活动应当成为一种最富有希望和生机的活动,因为教师承载着全社会的期望,凝聚着弱者的梦想。为此,做一名教师,就应以自己的人生,化作蜡炬照亮社会,甘作春蚕温暖他人,这是任何一个时代教师永恒不变的使命;为此,作为一名教师就应秉承和发扬强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实践“以人为本”的伟大信念,接纳并引导来自各种不同背景、具有独特个性的每一个体,帮助他们由弱者变为强者,以教师博大的情怀托起希望的明天。

保护和扶助学生,这是教师职业必须坚守的精神底线,也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职业的特征。物的生产可以有次品或废品,可以回炉,但教育的结果则具有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因此绝不容许出现次品、废品。为此教师的职责应包含一种区别于一般历史眼光的人文关怀,对于少年儿童,教师更应有一种天然的敏感。因为作为弱者的少年儿童更易受到来自外界的侵犯。呵护他们、引导他们,为他们除草灭害,让他们茁壮成长,这是每一个教师不容回避的社会责任。只有如此,教育才能成为一种历史的助力,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人类的进步。

关注孩子们身边的危险,未雨绸缪地保护好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健康安全地成长,这是今天摆在教师、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乃至全社会面前的共同职责,作为一个中小学教师,这种职责不仅是一种个人的良知,更重要的,由于教师是国家教育责任的具体担当者,因此这种职责具有公务性质。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在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忠于教师职守,甚至舍身保护自己学生的优秀教师,他们永远是教师的典范。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个别人临阵逃脱、不履行职责的行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让我们更加感到重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必要性。有人说,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只有在对自己无害的情况下,才会利他。这是一种推托教师责任的托词,不仅丧失了作为教师个人的良知,同时也抹煞了教师职责所具有的公务性。为了强调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具有公务性质的职责,加强对少年儿童合法权益的切实可行的保护,为少年儿童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我们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师职业规范要求。就学校而言,我认为首先应当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育,纯洁教师队伍。教师由于肩负着重要的社会使命,因此必须要有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并且有严格的职业道德规范。事实告诉我们,只有严格教师的职业道德,才能保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也才能真正为少年儿童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生存空间,真正保护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环。作为锦上添花,我认为还应有更为具体的行为规范。例如,在对学生进行管理,实施教育惩戒时,以及在发生突发性事件时,对教师的行为都应有更为明确的行为规范要求。通过这样一些具体的行为规范要求,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真正落实到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去。

上一篇:惊心动魄亦天然 下一篇:肩住我们对于生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