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中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差异因素解析

时间:2022-09-16 10:56:25

【前言】学校教育中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差异因素解析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Anita Woolfolk在《教育心理学》中,对性别、性别特征、性别特征身份、性别角色行为和性别认同的看法如下:“性别”指的是男性和女性在生物上的差异。“性别特征”是指一种文化中,符合当前被判断为适合男性或女性的特征或行为。“性别特征身份”是指个人对自己是男性...

学校教育中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差异因素解析

摘 要: 性别角色伴随人的一生,对儿童乃至成人的心理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性别角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性别角色形成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现有存在于学校教育过程中的性别角色差异的现状,力求探析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差异的家庭、学校教育因素

关键词: 儿童性别角色 性别差异 社会化

男女两性是构成社会的基础。性别角色逐渐社会化的过程贯穿个体发展的一生。性别观念会把不同性别的角色标准赋予学生个体,并通过家庭、社会、学校等教育场所和教育手段,借用各种宣传媒介使学生掌握与其性别相适应的行为模式、角色模式,强化其对性别角色的认同。然而,近年来,性别边界日渐模糊,性别角色错位现象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中性化”现象成为了一股潮流、一个时尚的风向标。有研究表明,性别角色错位的人,无论在心理上、行为上,还是在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等方面都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儿童性别角色差异的产生?笔者从性别角色相关理论出发,结合当前学校教育中所出现的男女性别角色差异现状深入分析,探讨影响男女性别角色的社会性因素,以及我们应对此问题的对策。

一、性别角色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性别、性别角色及性别角色教育

Anita Woolfolk在《教育心理学》中,对性别、性别特征、性别特征身份、性别角色行为和性别认同的看法如下:“性别”指的是男性和女性在生物上的差异。“性别特征”是指一种文化中,符合当前被判断为适合男性或女性的特征或行为。“性别特征身份”是指个人对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的一种确认。“性别角色行为”是指与性别相关的行为和个性,性取向则是人们对性别的选择。性别认同(Sexual identity)是指一种关于性别角色和性取向的信仰和取向的综合体,是由信仰、态度和行为组成的一个复杂结构。这三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1]。

性别角色教育是指教育者依据自身的性别角色观念和对性别角色标准的理解,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帮助其形成性别角色观念,性别角色态度,进而产生相应的性别角色行为的教育过程。

(二)性别角色形成的理论基础

1.心理分析理论

性别形成的心理分析理论(psychoanalytic theory of sex typing)又称“角色自居说”。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海伦·多伦奇、霍尼和埃里克森。心理分析理论强调自居作用在男女两性性别行为形成中的作用。自居作用的机制是认同、接受、暗示和模仿,是一种保持心理平衡的自我防御机制,意识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因素。该理论认为男女两性的性别特点是在儿童时期模仿与自己性别相同的成年人,特别是父母的行为而逐步形成的[2]。

2.社会学习理论

性别形成的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 of sex typing)也称“性别定性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有阿尔伯特·班杜拉、米歇尔等。这一理论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是环境决定论和行为主义。它并不关注男女两性的需要、动机及性格问题,而是重视两性心理的外部表现,即男女不同的行为差异,并认为行为强化是性别形成的决定因素。该理论认为,男女性别角色是后天学习获得的,是经验积累的结果,同时,这个过程也是男女角色社会化的过程,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实现[3]。

3.认知发展理论

性别形成的认知发展理论(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 of sex typing),又称“自我归类说”。代表人物有皮业杰、科尔伯格。该理论以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为基础,强调性别形成的认识因素,认为男女两性性别特征的形成,关键在于个体对自己的性别及其活动特征的认识,是主体与外部世界在连续不断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结构,个体是依靠认知结构主动理解和掌握性别规范的[4]。

上述理论分别从心理分析、社会学习和认知发展等角度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加以分析,这些理论既是男女性别角色形成的理论基础,又为男女性别角色差异提供了理论解释。

二、学校教育中性别角色差异的现状

(一)教学资源中的显性偏见

个体性别角色行为是在了解男女性别差异,并同时意识到自己的性别角色,并随之做出与之相符的性别角色行为。但是,在学校的教学资源中,例如馆藏书目、报纸、书刊、各种课外读物里却存在着性别角色差异。学生在报纸上读到的信息是男性占主导地位,女性只属于从属地位。学生的课外读物,特别是虚构类的文学作品有着很强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课外读物故事中女性最普遍形象是童话的人物,以青春期的女生为主要读者的小说中,女主人公多对学业和事业不感兴趣,但特别在乎长相;冒险故事几乎全是关于男性的[6]。在低年级的课本故事中,关于男性的故事数量是女性的4倍,其中女性通常都待在家里,让人觉得她们很被动、害怕和无能[7]。课外读物中的性别刻板印象无疑会影响学生的性别角色发展。

(二)学校权利结构隐性差异

学校权利构成的性别差异,对学生男女性别角色的发展有很深远的影响。在教育系统中,年级越高,男教师所占的比重越高。据《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4)》研究显示,在我国,女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重分别为:幼儿园60.22%,小学53.56%,普通中学44.09%,普通高校41.71%。级别越高,女教师所占的比重越低[8]。此外,学校的人事结构也存在很大的性别差异。各级学校中领导工作多由男性担任。对校园内教职员角色分工的认识必然会影响学生角色认取的对象。这反映了社会中潜藏的性别权力关系这种情况的存在,可能对学生存在负面的潜在课程效应。

(三)教学过程中的性别偏见

1.师生互动中

张春兴、谢卧龙等人的研究指出,教师不论男女,对男学生的要求与期望都较对女学生的高。课堂上,男生受到纠正、批评、鼓励的次数都明显高于女生。由于教师对男女学生期望的不同,引发了不同的期待效应[9]。在教学中,也存在性别刻板印象,男生通常被认为理科学习表现良好,女生则在阅读或语文等科目上成绩较好。这样,男女性别差异十分明显,乃至对以后的职业选择有一定的影响。

2.生生互动中

心理学家针对儿童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在小时候(3—4岁)就开始具有不同的性别认同,而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不同性别的儿童会玩性属特指(gender specific)的玩具,女孩和女孩玩,男孩和男孩玩。这些儿童除了在学校中有这种行为模式之外,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观察、模仿和学习周围的母亲、父亲、姐妹、兄弟,因此,性别认同、性别分工和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

三、影响男女性别角色差异的因素

个体对性别角色的认同,影响学生的行为方式、职业选择、兴趣爱好等方面。其中,影响个体性别角色差异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此仅从家庭、学校教育角度思考。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构成社会最基本的单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个体最先在父母的影响下接受社会化。父母的性别期待和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的性别角色观念。

家庭环境、父母的性别角色意识,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对个体的性别角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家庭环境不仅包括父母在内的小的家庭环境,而且包括亲友在内的大的家庭环境。在个体的成长历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是个体性别意识的启蒙老师,根据性别角色形成的心理分析理论,个体性别意识的形成源于儿童期对父母行为的模仿。如果父母的性别角色意识缺失,就会对儿童性别意识的形成产生影响。在教养方式上,父母会依据自己对性别角色的理解和认识,对子女的性别角色发展方向形成预期,最后将这些预期同化成儿童的性别角色观念,引导儿童性别角色发展。

(二)学校因素

学校是继家庭以后,影响个体性别角色形成的第二因素,同时学校也是个体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然而近年来,学校性别教育的缺失、教师性别角色观念的缺失、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等因素对学生性别角色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影响。

1.学校性别教育

目前学校教育中,儿童性别角色教育是严重缺失的。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性教育的重视,关于性别教育的生理卫生课已在各个学校普及,然而面对升学的压力,部分学校教育只以学科教学为中心,这类课程已形同虚设。即使一些学校还坚持此类课程的开展,也只是对男女生理发育的简单介绍,性别角色的教育几乎是空白状态。

2.教师性别角色观念

教师的性别角色观及教师随之产生的性别角色期待对学生性别角色意识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教育功利化的存在,学校教育更多的是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忽略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教师的性别角色教育意识薄弱,对性别角色的相关知识也了解甚少,这使得教师很难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3.教师性别结构

中小学教师队伍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女教师占绝大多数的单一化现象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性别角色的认知和定位。女教师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已成为儿童唯一的性别角色模范,对个体性别角色认同,尤其是对男生的性别角色定位产生不利影响。

4.教育方式和评价方式

传统的教育方式和现行的评价方式强化了男生“女性化”倾向。教师会在其自身性别角色观念的指引下形成对待不同性别学生的态度及教育行为。而这种教育行为往往以“隐形”的方式作用于学生性别角色形成的过程,进而对学生性别角色定位过程施加影响。

学校教育中,男女性别角色差异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本文试图从性别角色的理论出发,结合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性别差异,探讨家庭、学校层面影响个体性别角色意识健康发展的因素,以期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美]Anita Woolfolk著.何先友等译.教育心理学(第十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刘睿,丁威.双性化现象与女性性别角色变化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2-83.

[3]David Popenoe著.李强等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3:235-243.

[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43-48.

[5]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31-155.

[6]曾天山.论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偏见[J].西北师大学报,1995(7).

[7]金庆花,等.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女性形象研究[A].史静寰主编.妇女教育[C].古林出版社,2000:422-434.

[8]陈雨亭.我国隐蔽课程中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科学,2004(1):13-16.

[9]刘博宇,陈利.关于性别角色认同研究的深层思考[J].辽宁师范人学学报(社科版),2004(11).

上一篇:建设工程安全施工与漏电保护器的使用 下一篇:浅议如何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