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教学模式改革与考试评价体系研究

时间:2022-09-16 10:54:23

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教学模式改革与考试评价体系研究

摘 要: 本文从护理专业的特点和实际出发,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从化学课程教学方法、考试评价体系和教学中人文关怀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为推进化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护理 医用化学 评价体系

护理专业本科教育自1995年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1],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我国的护理理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而对我国护理教育发展方向提出了全新的要求[2]。医用化学在护理本科培养计划中作为专业基础课,对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后续课程的连接性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地位。笔者据此对医用化学案例式教学与考试评价体系进行初步探索。

1.医用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医用化学的课程体系、教材和教学方法大多沿袭临床医学等专业,使用基础化学和有机化学两本教材,分别由讲授这两门课程的老师讲授。内容上只是删减部分章节,讲授溶液理论、滴定分析、光谱分析、物质结构和有机化合物基础等,注重讲授化学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在这种教学体系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感觉学习难度较大,加之护理专业实行文理兼收的招生政策,文科生的化学知识更是知之甚少。这给化学教师提出了一个要求,即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适当降低教学要求,增加一些化学与医学的交叉知识和具体案例,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医用化学的兴趣,最终达到学好这门课的目的[3]。

1.1合理选择案例,导入理论教学。

(1)案例:儿童体内微量元素的检测。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是否知道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微量元素的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参考价值等。教师要指出此案例与“物质结构基础”这一章节的联系。

(2)案例:多糖类物质在哪些植物中的存在?同样属于糖类的茶多糖会为什么降低人体血糖?教师要指出此案例与“糖类”这一章节的联系。

1.2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实践教学。

自2008年以来,笔者所在学校就对护理专业化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首先在基础化学部分进行案例式教学,选用本校教师编写的《基础化学》(案例版)教材。第二步整合教学内容,将滴定分析作为自学内容,基础化学部分只讲授溶液理论、光谱分析方法和物质结构基础三个专题。有机化学部分将烃类化合物整合为一个专题。第三步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改革不合理的实验内容,剔除一些纯化学理论的验证实验,选取与护理专业后续课程有关且“绿色”的6个实验,包括酸度计的使用(缓冲溶液和醋酸解离度的测定)、分光光度计的使用(高锰酸钾吸收光谱)、纸色谱、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和有机化合物性质实验。通过化学实验,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将来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2.医用化学考试评价体系的改革

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学经验,护理专业的文科生如果按照传统的期末考试一张卷子决定一个学生成绩的考试模式,考试的结果会很不理想。如将其改革为学生成绩的多元评价体系,本着激励性、多样性和主体性原则,构建化学课程评价体系,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根据课程培养目标,通过对课程分析,结合同类院校经验[4],把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分为笔试、知识应用能力、实验技能和课堂表现四大模块。

表1 护理专业文科学生成绩评价体系

3.课堂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

针对护理专业本身的人文色彩和班级上占相当部分的文科学生,应调动他们的人文背景知识,文理科生取长补短,保护和强化文科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提高他们对这门课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5]。

同时,对学生采取心理干预[6],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一些文科生由于学习态度正确,方法得当,最终结业考试成绩在班级处于中上等,并不输于理科生。而有些就在心中抱有自己是文科生,化学基础不好的情绪,产生厌学态度。对于这部分学生,适当采取心理干预,让其树立信心,对其多鼓励少批评,与班上理科学生互帮互助。教师也积极对其进行辅导,目前课堂教学主要是大班上课,教师与学生交流机会较少[7],所以不仅在课堂上,在课下也可采取网上辅导答疑、课程网站互动等手段进行辅导[8]。

笔者认为,化学的学习在医学院校的学生中不仅仅是单纯的化学知识的学习,更重要是的是一种基本素质的培养,包括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处理一般问题的方法等方面。因为医学专业性质决定了学生一进校接触的便是十分具体和大量的专业知识,而对通识课程的重视相对不足,化学的学习恰恰就是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4.结语

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的化学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全面打造有特色的化学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师素质的提高,医学院校的化学教师将会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英.当前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教学改革动态[J].南方护理学报,2002,9(5):12-13.

[2]姚素梅.四年制护理本科基础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0):57-79.

[3]马豫峰,赵培亮,游文玮等.医科大学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1):24-26.

[4]罗静.护理专业化学学习评价新思路[J].南方医学教育,2007,(1):24-26.

[5]黄勤安,尉艳,冯志君等[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1):1436-1438.

[6]丁素君,张会芬.如何提高文科生医用化学教学的质量[J].医药教育,2011,18(23):137,141.

[7]潘培韵,张正英,庄蟾芬.医学院校文科类学生化学学习的困惑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1):13-14.

[8]丁永红.浅谈文科生医用化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0,33:48.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NO.2010B308),湖北医药学院科研项目(NO.2009QDJ22,NO.2010QDJ03)。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综述 下一篇:推进数学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