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业企业绩效与社会责任履行相关性研究

时间:2022-09-16 10:22:10

建材业企业绩效与社会责任履行相关性研究

摘 要:本文主要以我国建筑材料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总资产报酬率计量企业绩效,将其社会责任主体分为股东、债权人、供应商、员工、消费者和政府,并赋予相关指标分别计量其履行情况,采用统计描述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来探究企业绩效与其责任主体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企业绩效;社会责任;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4-0000-01

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最早由Bowen于1953年提出,在其著作《商人的社会责任》将社会责任定义为:商人按照社会的目标和价值向有关政策靠拢做出相应的决策,采取理想的具体行动的义务。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纵观国外文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是何种关系;二是企业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

而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研究在近十年内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研究的重点在于两者之间的相关性。郑蔚文(2007)、金建江(2007)、陈宏辉(2007)、王成(2010)等从企业利益相关者出发,探讨企业履行利益相关者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孙清亮等(2010)基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视角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

一、建筑材料业概述

建材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材料的统称,按其产品来分,主要为建筑材料、非金属矿及其制品、无机非金属材料三大类,主要的建材行业分为水泥、玻璃、陶瓷以及新型材料行业这四大类。

建材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为国家各项固定资产投资和工程建材提供原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建筑技术的提升、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工业以及民用建筑材料类型不断丰富,建材行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2012年,建材行业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市场需求相对旺盛,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为国民经济运行提供了原材料。2012年,建材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0979.17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69%,比上年增加了1.41%,创下最近几年的新高。建材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重要性较为明显。

本文选取我国建材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主要原因如下:(1)我国建材业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市场发展相对成熟,实证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2)建材市场需求相对而言较大,且其他学者关于建材业研究相对较少,几乎没有。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

本文选择的是我国建材业上市公司(共87家)为样本,研究2010―2012年我国建材业上市公司企业绩效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样本选取的是只发行A股的公司,同时剔除了8家ST公司和18家2010年后上市的公司,最后取得了61家公司3年共计183个样本数据。

(二)研究变量

1.被解释变量

对于企业绩效的评价指标,我们选用具有综合性的反映盈利能力的总资产报酬率ROA。

2.解释变量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专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本文采用会计指标来评价企业责任主体,具体见表1。

3.控制变量

本文将总资产的对数值作为控制变量,即资产总额=总资产的对数值(LnSize)。

(三)研究假设

本文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企业对股东的责任贡献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假设2:企业对债权人的责任贡献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假设3:企业对供应商的责任贡献正相关

假设4:企业对员工的责任贡献正相关

假设5: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贡献正相关

假设6:企业对政府的责任贡献正相关

(四)研究方法及模型

本文主要采用统计性描述和多远线性回归分析的研究方法来揭示企业绩效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本文运用如下检验模型:

ROA=α+β1*STOi+β2*CREi+β3*SUPi+β4*EMPi+β5*CUSi+β6*GOVi+β7LnSize+ε

其中,β为待估参数,ε为随机干扰项,i为第i年数据。

三、建材业企业绩效与社会责任关系的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

运用MicrosoftExcel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对183个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是对指标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标准差的计算,其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到,在获得的183个样本中,总资产报酬率(ROA)平均为3.90%,每股收益平均为0.3661,资产负债率平均为47.75%,应付账款周转率平均为11.6433,工资收入比平均为0.1096,主营业务成本率平均为78.03%,政府贡献率平均为0.0589,企业的资产总额对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不大。从标准差项可以看出,只有应付账款周转率波动性较大,其他项波动性较小。

(二)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准确揭示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我们用Eviews5.0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R2=0.74498,调整后的R2=0.723793,整个模型的拟合优度还可以,并且D-W值=1.783124,方程不存在自相关,显著水平为1%。由表4的解释变量相关系数检验可以看出,各个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不高,可以排除多重共线性的存在。

表由表6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每股收益(STO)、应付账款周转率(SUP)和政府贡献率(GOV)的回归系数为正,资产负债率(CRE)、工资收入比(EMP)和主营业务成本率(CUS)的回归系数为负。

(2)每股收益(STO)、、应付账款周转率(SUP)、政府贡献率(GOV)通过了T值检验,而资产负债率(CRE)、工资收入比(EMP)、主营业务成本率(CUS)没有通过T值检验。

四、研究结论及局限

(一)研究结论

1.建材企业对股东、供应商和政府的社会责任呈现较为明显的正相关性,说明企业对股东供应商和政府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2.企业对债权人、员工和消费者的责任履行呈现出较弱的负相关(主要原因可能是本文所选取的样本时间跨度不大,因而效果不明显),说明建材企业对这些责任主体的履行比较消极。

(3)资产总额的显著性水平为0.0064,小于1%,说明此控制变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还是较为明显的。

(二)局限

1.指标设计方面。由于我国理论界对于如何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还没有达成共识,因此本文在指标选取方面尚未达到全面和客观的要求。同时由于缺乏环境方面的数据,因此本文没有涉及环境方面的责任指标。

2.样本选择方面。本文只选取2010―2012年3年的数据作为样本,时间跨度不够长,因此不能在一个更长的时间范围内来研究可能存在的滞后性影响。

参考文献:

[1]陆庆平.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J].会计研究,2006(03):56-62.

[2]孙清亮,张天楠.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相关性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10(10):19-23.

[3]师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作者简介]孔娟(1988-),女,江苏连云港人,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上一篇:构造实体身份与公钥的有效绑定的研究 下一篇:浅论通信光缆线路施工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