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论文

时间:2022-09-16 07:31:50

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论文

一、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

1.思想认识方面。农村地区交通闭塞,信息滞后,教育事业发展缓慢,许多农村家长对学前教育认识和了解不足,有的家长更是常年在外务工,留守儿童无人看管,是否接受学前教育也无人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前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2.经费投入方面。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农村家庭对学前教育经费的支付能力极其有限,无法像城镇那样依靠民办或其他社会力量来办好农村学前教育。公办幼儿园是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可能的主要方式,而现实中,农村学前教育经费的拨付缺乏有效的制度支撑,许多地区学前教育经费未列入财政预算,与城市相比,农村学前教育获得的财政投入更少,制约了农村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

3.师资力量方面。师资是影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目前状况来看,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还存在很多问题。农村学前教育教师多无编制,福利待遇低,合法权益常常得不到保障;培养培训渠道不畅通,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少,教学水平无法得到提升;教师数量不足,师生比例高,教师负担过重,诸多原因使得农村更难吸引优质教师,导致农村学前教育机构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

二、解决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

面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难点,需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逐步破解发展瓶颈,让广大农村儿童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1.坚持规划引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发展规划的保障。当务之急是各地区根据国家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规划要求,结合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实际,制订一个跟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学前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农村学前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完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研制可操作性强的分步实施方案;提出保障规划实施能够落到实处的具体措施,从而提升学前教育的认识度,有效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率。

2.创新办学模式。农村学前教育机构设置应当与当地人口数量和学龄前儿童分布情况相适应,合理布局并适时调整。采用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以公办教师为主的“三为主”模式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大力推进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鼓励农村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在欠发达行政村举办分园或教学点,或者通过承办新园、托管薄弱园以及开展教师培养培训、下乡支教等多种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人口较少无法独立建园的建制村,采取依托小学教学点增设附属学前教育机构,或者是举办季节班、周末班等形式为适龄幼儿提供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确保学前教育机构全覆盖,满足群众需求。同时,鼓励社会办学,推行免费提供富余校舍、安排专项资金、享受公办同等待遇、以奖代补、减免租金、安排公办教师到民办学前教育机构任教等措施扶持发展民办学前教育,盘活各方资源,共同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

3.加强经费保障。加大财政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做到预算有科目、增量有倾斜、投入有比例、拨款有标准、资助有制度。各级政府将学前教育纳入财政预算,设立农村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制定农村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农村公办园的办园经费由同级财政全额拨款或定额拨补,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建立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资助体系;加强农村学前教育经费管理,农村学前教育经费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

4.提升师资力量。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事业,提高保教质量,首先需要建立一支适应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多渠道补充幼教师资,足额配备幼儿教师,扩大幼教师资来源。加强师德教育,健全师德奖惩机制,把师德表现作为幼儿教师职务评聘、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依法保障农村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加强对农村幼儿教师合法权益落实情况的督查。注重提升农村学前教育教师业务素质,定期组织参加各种幼教专业技能素养的培训;通过构建科学高效的教研网络,强化对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指导;有计划地组织带有普及性的如新的教改信息、新课程实施等最新教学资讯的讲座;鼓励和指导城、乡各级各类幼儿园教师之间的“手拉手”的支教和经验交流活动,形成互动、互帮、互学的格局,逐步缩小城乡差别,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

5.提高教育质量。科学合理设置学前教育课程,创建幼儿自主学习的空间,为幼儿提供符合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保育和教育。加强养成教育,满足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观察探索、感知体验、享受快乐、全面发展的需要。重点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此外,建立科学的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对幼儿园保育教育的指导和质量监督。

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如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样,是一个前进中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通过全社会共同关注与努力,农村学前教育事业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作者:唐林鹃 单位: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新度中心幼儿园

上一篇:小学化学前教育论文 下一篇:自学考试制度高等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