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小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时间:2022-09-16 06:09:34

新形势下中小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摘 要:2008年美国的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危机,给所有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敲响了警钟,我国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体,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稳健发展经济尤其重要,在这种背景之下,如何对我国银行的信用风险进行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2012年1月6日,我国召开了金融工作会议,对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方向做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就在这个背景下,首先分析了我国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其次分析了中小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我国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1、我国中小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1.1信贷资产和不良资产管理的现状

通过对我国中小银行的实际风险资本配置的统计情况发现,截至到目前为止,我国中小银行的信用风险占银行所有风险暴露的60%,而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分别占到了20%,通过统计发现,我国资产在500亿元以上的城市商业银行有20多家,中小银行的信贷不良率相对较高,信用风险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我国中小银行的生存和发展。由于我国企业的自有资金缺乏,企业的资金周转不够,只能靠银行的贷款提供资金进行正常的运转,但是这种恶性的循环导致了大量的信贷资金被长期的占用,也就造成了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降低,同时,由于我国很多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了很多银行的贷款难以收回,尤其是一些中小银行,贷款方通常是一些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相比,其经营管理的稳定性比较差,导致银行贷款难以收回的同时,就会形成信贷资产的坏账,使银行的信用风险加大,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也会被降低,严重的影响了银行贷款对企业的作用。

1.2中小银行市场定位的现状

我国的中小银行很多业务都还是粗放的经营方式,市场定位只注重形式,客户群体也不够稳定,甚至一些中小银行对市场定位还表现的摇摆不定,在银行的日常运营中,这种定位不够明确主要就表现在中小银行喜欢和国有的大银行抢夺客户,虽然有一定的外部因素和金融市场条件存在,但是主要的原因还是中心银行本身的因素导致的,我国的中小银行业务单一、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对于产品的创新能力有限,这些问题都严重的限制了我国中小银行的生存和发展,这样银行的信用风险的问题随着银行的运营时间逐渐的累积起来了。

2、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风险管理对于银行的日常运营非常重要,风险管理在银行每个环节中都有体现,目前我国中小银行的从业人员信用风险管理意识缺乏,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也不够了解,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普遍偏低,对中小银行的发展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没有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考虑,中小银行对于信用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够明确,我国由于特殊的经济体制,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差,信用风险体系也不够健全,究其原因,主要就是由于中小银行的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信用风险体制不完善和没有一个有效的奖励和约束机制等原因,在信用风险管理系统中,美国的银行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经验,我国的很多中小银行也开始应用美国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美国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也在不断的更新,目前使用较多的有KMV信用监管模型、消费者信用评分模型、财务比率分析方法等,这些模型都为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2信用风险识别体系

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在银行业务中使用,中小银行的信息系统不能够适合银行业务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升级和改造缺乏持续性和前瞻性,现有的一些系统对数据的处理不够准确,这些都严重的阻碍了我国中小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发展,通过分析发现,很多中小银行对客户的审查还停留在财务报表的审查,对银行业务风险没有一个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对信用风险的分析缺少科学性,国外的经营已经证明,先进的信息技术是银行经营策略的一个保障,但是我国的中小银行由于资金和技术等的限制,对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不够,与一些国有的大型银行和国外的一些银行相比,我国中小银行的信息技术使用水平还很低。

2.3外部监管体制

我国有对银行专门管理的机构-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对我国的所有商业银行进行合规性的监管,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合规性的监管正在向着风险性监管为主进行转变,政府的监管对银行经营风险的防范和化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监管机构运营时间较短,与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监管的经验还很缺乏,我国的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目前还侧重与机构的审批,对一些不合规的行为也只进行象征的先进处罚,监管的方式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对银行的监督也只是进行合规性检查,由此可见,我国的监管和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在金融、财政和社会保障的制度中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尤其是宏观经济制度还不够完善,更是给银行的信贷增加了一定的风险,目前我国在社会信用相关的立法也严重的缺乏,尤其是经济的主题在社会信用方面缺少必要的法律约束,从政策上限制了我国信用风险管理观念,我国中小银行的信用风险大大提高了。

3、完善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

3.1构建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要想构建一个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应该从培育信用风险管理文化、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完善信用风险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积极处置不良资产、改善银行信用环境等几个方面做起。在培育信用风险管理文化时,应该在中小银行中,从上到下的树立一种风险管理的观念,从而营造出一个风险管理文化,在银行内倡导一种风险意识,从银行的内部引导和推进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对于风险管理体系,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就是在银行内部建立一个系统的治理结构,其次是通过先进的风险管理系统,历史的经验表面,银行应该把信用风险管理部分作为银行重要的位置,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中,商业银行都在内部设立一个风险管理委员会,对银行的信用风险进行直接的管理。在完善信用风险信息系统建设时,应该利用历史数据和现有的客户数据,构建一个具有特色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我国的中小银行在完善信用风险信息系统建设时,应该从加大投入、结合我国市场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全过程风险管理体系。

3.2建立风险控制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经济的发展,风险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了很多银行必备的系统,例如花旗、大通等银行都建立了自己的全球风险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内的数据都是每天更新,系统的实时数据处理能力很强,同时还拥有强大的统计和查询等功能,为银行的风险评级等工作提供了全面、准确的数据参考,西方银行对外部的监管和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的结合,由于银行这种特殊的金融机构如果出现危险,不但会给国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也会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因此,西方对于银行的监控制度都非常的严格,对银行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管,同时对银行的风险管理做出评估报告,国外各大银行都拥有一个专业的风险管理队伍,专门对银行的贷款问题进行处理,保证了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进行。

3.3建立贷款担保制度

建立一个完善的贷款保险制度也是提高银行信用风险防范能力的方式之一,在中小银行的发展中,一个信用担保制度是目前急需的,在中小银行的信用环境中,国家政府机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由于中小银行对地方的企业发展和壮大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通过相关的监管措施,扶植和监管中小银行的发展,尤其是建立一些信用担保机构,这样就可以在扶植地方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还能提高中小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同时大力的发展民营的担保机构,让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到担保市场中,为中小银行和地方企业直接的贷款等业务营造一个好的环境。为了达到这一发展目标,针对我国信用环境价差、地域限制等客观因素,政府部门应该先出台一些政策法规,来引导和监管中小银行和担保机构的发展。

结语

在经济越来越全球化的今天,全球经济危机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这次美国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为各国的银行等金融机构都敲响了警钟,提醒全球范围内的银行机构注意自己的信用风险管理,在这个背景下,我国召开了第四次的金融工作会议,对我国金融机构提出了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生命弦、稳步推进金融改革三个发展方向的要求,本文就在这次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对我国的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进行研究。(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毛莹.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2)

[2] 陈琳琳.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8(30)

[3] 孙涛.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模式及防范策略研究[J].财贸经济.2006(09)

[4] 邓溶.浅谈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2008(03)

[5] 郁璐.关于加强操作风险控制的思考[J].现代金融.2009(02)

[6] 刘睿,巴曙松.基于记分卡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模拟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0(02)

[7] 李镇西.中小银行的规模扩张与风险管理[J].银行家.2011(05)

[8] 赵万宏.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J].银行家.2008(11)

[9] 潘秀红.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思考[J].经济师.2005(02)

[10] 丁苑春.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上一篇:加强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提高医院财务内部控制 下一篇:中职数控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