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开龙骨坡山门

时间:2022-09-16 05:04:45

在人类进化的长河中,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迄今不过6000年。然而早在史前更加久远的年代,人类文明就已萌生。在我国,最早可上溯至200万年前的巫山龙骨坡文化。可是,处于蒙昧时期的龙骨坡文化的开创者――巫山猿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也想不到要把自己的经历一代一代往下传。然而他们却不经意地为200万年后的子孙,留下了一座高深难测的“背景信息库”:巫山龙骨坡上那座200万年前的先民山寨。

“龙骨”与“龙骨坡”

1913年,对中国古生物化石颇有研究的美国传教士埃德加来到了川东,开始他的峡江考察计划。他在宜昌至万县的长江沿岸,发现了多处旧石器遗址,并采集了许多件石器。1921年,年富力强的美国古生物学家葛兰阶,追寻埃德加的足迹,寻找人类化石和史前文化遗存。他每到一处,必先光顾中药铺,找寻一味名叫“龙骨”的药材。并最终得知,万县一个叫盐井沟的地方盛产“龙骨”,更确切地说是来自盐井沟后山的坪坝。葛兰阶在这里一干就是好几年,采集化石上万件。

1984年,笔者作为三峡洞穴考古队的成员,终于踏上了盐井沟的土地,并进行了挖掘工作。不过,面对这数十万年前的哺乳动物化石,我们思考更多的是,盐井沟、坪坝是巫山山脉的一个组成部分,坪坝既然有无数洞穴和大批哺乳动物遗迹,那么,处在同一个地质构造单元的三峡腹地,会不会出现同样的情景呢?调查过程中,巫山县的大庙镇被人提起了,因为那里有个“龙洞”。

在当地人的指引下,考古队一行人踏上了“龙洞”附近的一座山坡,当时真把我们“震”住了。那一面山坡,到处是灰白色的“龙骨渣”。手捧拾得的“龙骨片”,觉得它们沉甸甸的,像出土的宝石,像出海的珍珠,有几个牙齿尽管残缺不全,但从齿冠的表面性状看,有的齿间锋利,有的齿间平滑,毫无疑问是食肉类和食草类动物的牙齿,其中有灵猫、鬣狗、爪蹄兽和大熊猫。每一种动物似乎都能讲述一段久远的故事……“龙骨坡”这个名字自然而然的从笔者脑海中浮出。从此,这面山坡有了自己的名字。

唤醒巫山“老母”和“少女”

东非大裂谷是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向往之地,他们希望在这里能揭开人类起源与演化的奥秘。法国著名考古学家伊夫・柯盘斯指出,自然的屏障对于人和猿的分道扬镳的进化是关键性的。之所以重要,原因是“人”和“猿”的共同祖先的群体本身就分开了。这些共同祖先在非洲西部的后裔致力于适应生活在湿润的树丛环境。这就是“猿”类。相反,这些共同祖先在非洲东部的后裔,为了适应它们在开阔的环境中新的生活,开创了一套全新的技能。这就是“人”类。而地壳板块活动造成的长江三峡这片深山幽谷,会不会是中华远古文明的摇篮呢?

对龙骨坡的发掘工作始于1985年10月4日。10月13日,发掘工作便有惊喜发现:找到一颗灵长类动物牙齿化石,后来证明是巨猿臼齿化石。巨猿是一种半直立的大型灵长类动物,在演化谱系上已归属于人科。在与龙骨坡仅一山之隔的另一处巨猿化石产地湖北建始,便发现了猿人化石,所以完全有理由期待龙骨坡的发现。

接下来,更加激动人心的场面出现了。一段与众不同的臼齿标本映入笔者的眼帘:乍看,性质与大猿相似;细瞧,尺寸比大猿小,从牙齿和牙床的形态总起来看,这件标本无疑是人属的。考古队员仔细研究了这件人类化石的科学价值,从材料说,是少了一点,而且牙面磨蚀很深,部分牙本质已暴露出来,是一个老年个体。从其牙齿及牙床的形态特征看,似与北京猿人女性相近。这个在龙骨坡地下度过了漫长岁月的“巫山老母”,有可能迎来人类“黎明时期”的曙光吗?

一年后,在这片土地上,一颗闪烁着珐琅质光泽的牙齿又让人眼前一亮。这颗牙齿为人类的上内侧门齿,从牙齿的大小、冠部的形态以及齿冠尚未磨蚀等显示的性质,它是一颗儿童牙齿,大小与北京人女性接近,如果是这样,它是一位待字闺中的“巫山少女”。

揭开龙骨坡文化的面纱

龙骨坡文化遗址经过多年发掘,挖出了人类化石、巨猿化石、石器以及120种脊椎动物化石。这些遗存无声地诉说着在三峡腹地发生过的历史。

根据地层时序的分析,龙骨坡文化遗址的地层,自下而上有三个时序:第一时段为巫山猿人进驻之前,堆积时间最早;第二时段为巫山猿人进驻之后,该层堆积厚度13米(为便于观察,研究者将13米堆积以1米为单位,划分出13个水平层),大量文化遗存就是在该层被发现的;第三时段为巫山猿人“搬家”之后。

120种脊椎动物化石全是在第二个地层时段中被发现的,依各类动物在进化时段呈现的体制形态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在经过相互比较,找出其中的绝灭种和现生种以及两者的百分比。结果表明,116种哺乳动物,其中灭绝分子数量最高,达到了60%以上,比如大灵猫、剑齿虎、小种大熊猫、乳齿象、猎豹、山原貘、祖鹿等。现生种所占比例较低,不足35%。相比之下,巫山猿人生活时期的古动物,其中绝大多数的物种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而灭绝了。至此,龙骨坡动物群在时代序列上,属早更新世早期,距今200万年。

采用古地磁法和氨基酸法进行微观测试,与宏观推论基本一致,均反映出巫山猿人的年代很早,接近或超过200万年。

根据中外学者对龙骨坡堆积地层的测年结果,消除了中外同行对巫山猿人年代的疑虑。比如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巫山猿人的年代比中国已报道的人类化石都早,比印度尼西亚猿人也古老。在人类化石特征上,与亚洲猿人很少有共同之处,而与东非人属中最早的种相似。鉴于此,龙骨坡人类化石应为一新种,同时与非洲能人有亲缘关系。这就说明,人类从非洲扩散到亚洲的时间,有可能不是过去提出的几十万年前,而是推前到200万年。

龙骨坡的待揭之谜

巫山山脉这片沃土既是人类生息、繁衍之地,那么他们的活动地点就不可能只有一个龙骨坡。从常理上讲,人类的活动半径是大的,但是至今还没有发现第二个巫山猿人地点。是迄今的调查尚未触及,还是仅此一家?这是谜中之一。

龙骨坡遗址出土的灵长类化石包括巫山猿人在内有5种,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巨猿,虽然化石材料不多,目前仅有15件,而且都是单个牙齿,比毗邻的湖北建始高坪和较远的广西柳城巨猿洞的巨猿材料逊色得多,但是意义重大。首先,龙骨坡的巨猿化石是目前已知的8个巨猿化石地点中最北的一个地点,地质时代也最早(200万年前);其次,龙骨坡的巨猿化石与人类化石埋藏在同一个层位,这种现象,除了湖北建始,其他地点没有;第三,巨猿化石与石器埋藏在一起,仅巫山龙骨坡有之。总起说来,巨猿与猿人生活在一个生态圈里,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是雌雄差别,还是不同的物种?这是谜中之二。

假如进一步证实了巨猿不仅能使用“天然工具”,而且还能制造石器,那么巨猿的系统地位如何摆放,是摆在人类进化的主枝上,还是旁枝?根据古人类学家吴汝康先生的观点,把在进化道路上能够半直立,能够缓慢地行走,能够使用各种“天然工具”的巨猿成为生物人,归入前人亚科,但还不是人,因为它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而不能制造工具。是不是这样呢?这是谜中之三。

谜中之四,是巫山猿人本身:到底是猿还是人?这个问题自巫山猿人面世至今,其讨论仍然各执一理。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归根到底是人化石材料太少。在这种背景下,惟一的办法是再发掘,发现新材料。最终结论不外乎两个:人,或者猿。但不管是哪一种结果,都十分重要。如若是人,他是中国人属中最早的一种,与非洲的能人平起平坐;如若是猿,它是中国猿属中能够制造石器工具的猿。这样的例子在非洲有过,称之为南方古猿。而今在东方出现了一种能制造工具的猿,我们可不可以称它东方古猿呢?不管怎么说,其结果都将是对研究人类起源与演化的重大贡献。

相关链接:

何谓“龙骨”

“龙骨”并非恐龙的骨头,而是新生代时期(大约1500~1万年)的哺乳动物骨骼化石。在地质作用下,动物的肌肉腐烂了,骨质保存了下来。在经过漫长的石化作用,骨头便形成了化石。一般来说,骨骼石化之后,钙质含量多,吸水性很强,与舌头接触易于粘着。反之,假化石或尚未石化的骨头,则不具备这种特性。所以,古生物学家常用舌头舔“龙骨”,可以区别真假化石。

上一篇:蜿蜒在心中的长城 下一篇:休斯敦:石化和宇航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