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开语文阅读之门

时间:2022-07-05 12:11:02

叩开语文阅读之门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一个学生如果对语文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这会让他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进而有所收获。钱钟书说:“趣者,生气与灵机也。”那么,怎样激发语文阅读兴趣呢?

一、立足课堂,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时最重要的动因。培养这种愿望的工作,是跟学校的全部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安排紧密联系的,并且首先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的。所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关注课堂教学。

(一)调动学生兴趣导入课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教师就要在适当的时机点燃这个火药。这个时机教师大可把它放在导入课文时。

比如,可以通过故事导入。有一位老师在教授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时,就用了一个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他说:“18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一位大学生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这位大学生马上左右开弓抓在手里,兴奋地观看起来……这个大学生就是查理・达尔文。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首先发现的这虫,就把它命为“达尔文”。

也可以通过“提问”这种方式导入课文,引起学生兴趣。比如,有老师在教授《祝福》时,就在开篇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你们这样认为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阅读兴趣被调动起来。

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画面或视频,让学生在强烈的视觉刺激下调动兴趣。比如在上必修二“和平的祈祷”这个专题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有关战争的一些图片,让学生了解战争的残忍,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二)抓住时机,引发兴趣

课堂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往往是生成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对于这些突发事件如何处理,往往考验了一个教师教学素养,如何从这些突发事件,抓住时机,抛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则更考验了一个教师的教学智慧。

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课,一位老师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时,课堂按照他的教学流程“顺利”的在进行着,一位同学举手问了这样一个问题:王夫人为什么问王熙凤月钱的事?月钱是什么?老师首先一愣,这个问题显然不在他的预设中,但接着,他就说这个学生的问题提得很好,并夸奖这个学生肯动脑、会思考。然后,他就先让学生把这部分读一下,说这个问题也算是老师的疑惑。并请其他同学思考为什么?学生一听,老师都有疑惑,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开始讨论了起来,有的同学说王夫人好像是随便问一下吧,有的同学说应该不是,《红楼梦》字字是血,恐怕不会没有意图。老师乘机激发学生,让同学们看王熙凤是如何回答的,王熙凤为什么会这么回答。然后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在老师的步步引导下,学生明白了,因为王熙凤处处讨好贾母,发号施令,显然惹得王夫人不高兴了,王夫人这样一问表面上是关心月钱,实际上有打消一下王熙凤的气焰。而王熙凤这个聪明人显然是明白过来自己的疏忽了,立马表现出对王夫人的讨好。也就是说,老师在课堂上要随机应变,善于抓住学生疑问出,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推进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

现在高中生的阅读量比较窄,教师要以课内为基础,推进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从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读起,把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增强语文学习兴趣。

(一)立足课堂,拓展延伸

在语文教学中,要以课本作为基础,同时不能局限于课本,要结合课文适当地给学生介绍一些文章和资料,从而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质量。一般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介绍作者以及和课文有关的时代背景等资料。比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老师在上这篇文章之前就要引导学生先了解文章的背景,了解“三・一八”惨案,这样才有助于理解刘和珍的形象以及作者的情感。了解背景之外,我们还要了解作者的文化志趣。所谓文如其人,任何文本都会打上作者性格与人格的烙印,作家的个性气质、人生命运与文章的节奏特征、艺术魅力有着紧密的关联。

(二)切合实际,课外阅读

对于语文课程来说,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课堂45分钟固然重要,但课外阅读的作用仍然不可小觑。广泛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础。同时,一些生动有趣的课外读物,也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卢梭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多读书,提高对阅读的兴趣。

总之,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让学生对语文阅读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六合区程桥高级中学。

上一篇:迷人的红色之美 下一篇:高职校园文化的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