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统计工作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作用

时间:2022-09-16 04:52:21

论统计工作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工程统计是对工程实行科学管理,并对工程进展情况实施监督的重要手段,是管理者制定工程管理规范和进度计划的主要依据。本文结合统计工作在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中的应用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统计工作工程建设作用

前言: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工程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是工程进行的主要环节,而统计工作在各项活动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以上各项活动的开展有效与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科学的统计依据,才会使工程各项管理工作避免虚而不实的状况,管理过程才能找到切入点,从而为工程建设宏观调控很好的找到着力点。所以,强化统计管理,对工程经营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具有战线长,工期短,任务重的特点,工程的管理者要想全面、系统、及时地了解工程进展,及时有效的制定完善工程管理制度,改进工程管理方法,就必须有强有力的统计数据作为支撑。

一、工程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我们在工程统计工作实践中发现,工程统计基础工作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工作人员将统计工作看成是简单数据的相加、相减或者是汇总,无非是填填表而已,将统计工作简单化,因此,统计人员兼职多而专职少,尤其在基层建设统计管理中。

2、统计台账不健全,统计数据的填报随意性大,统计数据质量不高。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的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成多样化,施工单位也是鱼龙混杂,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规范和建立统计制度,没有明确和设计统计工作岗位,这就导致相当一部分统计数据未能准确的按照具体要求计算填报。

3、统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单位的统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汇总、加工,出现统计数据差错、失误的问题较普遍,统计工作落实不到位,因而不能准确、适时的提供工程管理中所需的统计资料。

二、工程统计在工程管理中的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统计工作在工程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工程实际面貌和进展情况的,只有在正确了解工程进展的基础上,才能科学有效合理的制定工程进度计划和实施方案。

进度计划和实施方案是工程顺利进行的指导性文件,制定进度计划和实施方案需要及时了解和把握整个工程的状况,了解现场进展,这就需要统计提供可靠的数据,利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充分利用统计信息,可以对工程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可以对不同的项目进行综合性对比分析,即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和预测。企业按照规范科学的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统计工作制度,从而必定会形成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

统计人员素质的提高,统计管理工作的强化,对于工程管理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准确及时的反映各标段在某一时点上的现状,反映工程进展在某一个特性时期内的动态,预测未来趋势。

2、反映工程生产发展、资金规模、人员规模、生产规模等情况。

3、反映各种资源的投入与工程进度的关系,可以对人、财、物、时间等方面的投入、生产、劳务的产出成果进行比较。

4、反映工程的各种数量特征、特性。在数量上反映工程人、财、物的投入与产出等凡是可以量化的各个方面,在质量上反映工程建筑物质量、设施质量、服务质量。

总之,人员素质和统计管理工作的提高和完善,既可反映工程进展情况,又可反映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各个方面。

三、问题思考与建议。

1、建立健全工程统计管理体制。

1.1设计专门统计岗位,并明确其职责。从上到下设计专门统计人员并明确其职责、职能,制定并完善统计信息报送制度,按照工程管理的特点,根据各个时段工程进展及工程所需数据,在沿用原有统计报表格式来解决数据统计问题的同时,要根据工程实际,改进统计信息,提高统计工作的水平,紧紧围绕工程当前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节点,适时调整统计体系,完善统计内容,明确报送时间、内容及形式,明确统计责任,并予收集、审核、汇总、提供统计信息。建立一套能与生产经营建设相适应的工程齐全、易于操作,能够“快、精、准”的反映工程运行态势的统计报表。

1.2明确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统计责任。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为工程建设服务。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准确、及时、全面、系统的反映工程进展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统计信息不仅仅局限在计划统计部门内部,还需要各相关管理部门的配合,统计资料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明确,统计责任的明确,要按统一的口径、范围、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和分析报告,同时也要特别重视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部门信息。统计信息不仅为本统计岗位的相关人员服务,也要为整个工程全线服务,即要信息共享,同时要注意防范统计风险、统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要树立责任意识,注意防范和化解统计风险。

1.3健全统计信息的多向运行机制。基础信息来自于各基层单位,为保证信息工作的有效性,要求统计信息具有准确性、时效性、针对性和一定的弹性,基础信息在向各职能部门有效的运行,才可以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职能部门的各类专项信息只有向综合统计人员进行汇总才能有效的满足去综合对比、综合分析研究之需要。各综合信息由统计汇总部门经加工分析向单位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其基层单位的多向运行,以此满足工程管理决策、研究问题、了解工程进展信息的需要。

2、规范统计工作,科学设置和完善统计工作体系,实现统计资料为工程建设管理、统计部门、基层单位所用的结合体系。根据实际工程管理的需要设计相应的统计模式,建立相关链接,统计报表在完善过程中要克服不实际因素和做法,处理好需求关系,删繁就简,高效务实。坚持客观性原则,统计体系要建立在为工程需要的基础上并技工重要信息。

3、强化统计信息网络建设,为工程管理决策服务。

3.1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网络信息早已进入到各行业,并在各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工程统计工作要实现统计信息网络化,实现统计数据及时更新,达到企业联网直报,统计信息及时为所需部门提供必要的统计资料和科学数据,满足行业的统计需要,结合工程特点做好数据库与内部报表,全力为工程建设服务。工程统计信息规范、统一是工程管理的必然,统计人员运用现代科技管理水平和计算机技术,广泛收集信息,加快信息处理、传递和反馈速度,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快统计信息的传递和应用,强化统计信息决策功能。统计部门要充分发挥利用统计软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信息、信息查询。

3.2统计工作创新。统计工作能不能对工程状态加以准确描述,是个根本性问题。真实的反映客观,客观的反映真实,是对统计这种描述能力、反应能力的具体要求。只有描述能力强,反应能力强,才能够不断地提高统计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够推进统计工作的进步,用适应客观情况的统计方法和技术,来确保统计结果的客观、准确、真实。

统计手段要创新。统计资料的报送手段、统计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要紧跟工程进展节拍,不断创新。为此,统计必须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提高统计资料的利用效率。在统计资料的整理方面,凡能利用网络进行传输的统计资料可考虑用网络传输,以减少报送环节,从而减少统计人员的工作量。在统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在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依据传统手段和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计算机技术和统计管理软件的应用会使大量统计数据处理变得非常简单。例如,南水北调工程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使用统计软件,做到了对统计资料进行更深层次的精加工,给工程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了高质量的统计信息。

4、统计队伍建设和统计人员素质。以人为本,做好统计工作,统计人才是根本。当前,全面系统的统计工作,需要具备一支雄厚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统计人员要责权明确,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充分调动积极性,勇于开拓创新,并建立统计人员培训规划,才能更好地为统计工作和经营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同时,企业领导、行业部门,要更多的为统计人员创造机会,组织学习业务知识、法律制度、微机知识等,鼓励统计人员参加业务技能学习培训,主动参与管理,是工程管理水平和统计工作有新的提高。

四、结束语。

统计工作在工程管理中的作用不可或缺,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推进和接近建设尾工,继而转向运行管理,我们的统计工作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再次创新统计体系,实现统计工作的科学化,有待我们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海琳《应用统计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许春燕、王继忠、董本云《统计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贾俊平、和晓群《统计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王艳明《我国企业统计理论基础及应用研究》[J]统计教育,2004,(8)

[5]范宝良,基层统计报表收集思路,中国信息报,2007.8

[6]关于印发《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天津直管项目投资统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中线局天津计[2009]2号

上一篇:浅谈公路工程档案管理 下一篇:试论建筑企业如何提高建筑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