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护理礼仪教育

时间:2022-09-16 03:43:04

浅析现代护理礼仪教育

摘要: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而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良好的礼仪修养,护生由于它将来工作对象的特殊性,所以加强护生的礼仪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护生;礼仪修养;教育

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要求护生不仅要“知书”,还要“达礼”。许多护生之所以礼仪失范与不懂礼仪知识有着很大的关系,很多情况下“无礼”是由“无知”引起的,好的礼仪修养的养成需要“懂礼”。因此,要通过开展礼仪教育和教学来丰富学生的礼仪知识、规范其言谈举止[1]。

近年来,我们学校在讲授基础护理操作技术的过程中,注重将护理礼仪与基础护理技术两门课程互相贯穿融合,将职业礼仪要求贯穿于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学习重点从仪表仪容、言谈沟通、行为举止三方面入手,在传授知识、培养护生操作能力的同时,不断加强其礼仪修养,收到了潜移默化的良好效果。

一.加强护生的职业思想教育

为进一步提升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以“建设护理文化、塑造天使形象、我与集团同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要求全体护生积极参与。通过讨论,使护生们清楚地认识到:医院要发展,必须搞好服务,更新服务观念,同患者建立一种主动合作型护患关系;护生要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真正成为护理队伍的后备生力军,必须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服务技能。只有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赢得患者的信任和支持,才能为医院和自我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二.加强服务礼仪的规范化培训

1 护理职业的崇高性决定了护士必须是一个人性丰满的人,护生在校期间既要学好护理学相关知识,又要积累丰富的人文科学底蕴。基于此确立了“内炼修养,外树形象”的主旨,确定了开展礼仪培训的内容、步骤及实施方法。

2 规范礼仪对接待门诊、急诊、住院、出院等不同阶段患者时的服务礼仪进行了规范,包括基本礼貌用语、电话礼仪、操作处置礼仪、与患者交谈时的礼仪、与医院内人员交际礼仪及交接班礼仪等,具体到坐、立、行、走、持物等行为的规范化培训。

3 对护生实施了临床前的集中理论学习、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实践及实践后的综合考核验收三个阶段的培训,帮助护生学会怎样提高自身的人格、气质、修养,怎样利用人文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护理水平来解除患者的痛苦,成为名副其实的白衣天使。

4加强培训的督导和激励为确保护理服务礼仪能够准确、恰当地运用到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培训组织将服务礼仪作为护生实习阶段考核项目之一,深入临床积极督导,每月不定期检查和走访患者,对护生的礼仪服务效果进行考评,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同时制定详细的评选条件、评选方法和奖励办法。此举激发了护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有力促进了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和服务态度的改善,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三. 护生的礼仪培训需进一步完善

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规范化培训为起点,以持续督导为手段,制定标准,认真组织实施,重在作风养成,形成具有特色的护理服务文化氛围,是加强护生服务礼仪规范并在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的关键所在,也是为护理事业培养高品质护理人才的有力保证[3]

为了将来做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护生在学习护理礼仪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几点;

1. 仪表仪容

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的仪表仪容会引起交往对象的特别关注。由于护士是个有着其特殊要求的职业,要使服务对象达到最佳的身心状态,良好的仪表仪容礼仪是不可缺少的。在仪表礼仪当中,仪容是重中之重,礼仪对个人仪容的首要要求就是仪容美,它包括仪容的自然美、修饰美和内在美。而护士上岗时仪容要求着装整齐,发不过肩,统一头饰,淡妆上岗,微笑服务也是其基本的要求[2]。

2.言谈沟通

(1)护士的语言行为人与人交往之间约有35%运用语言性沟通技巧,因为它能清楚地将信息传递给对方。有效的沟通是建立在护士对病人真诚相助的态度和彼此能懂的言语上,护士应评估病人的教育程度及理解力,与便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

(2)语言的规范性语言要言谨、高尚,符合伦理道德。言语要清晰、温和、措词要准确,语调要适中,交代护理意图要简洁,通俗易懂。

(3)语言的情感性语言是沟通护患之间感情的“桥梁”,护士一进入工作环境,就进入了护士角色。护士应热情对待病人,将对病人的爱心,同情心和真诚相助的情感融化在语言中。如晨间护理时,护士应微笑进病房向病人说声“早上好”,我打开窗户交换一下空气好吗?或针对不同情况如您昨晚睡得好吗?这些都是护患之间一种情感的交流。总之“良言一句三分暖,恶语伤人七分寒”。

(4)语言的保密性护患之间应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护士要实事求是地向病人解释病情和治疗情况,因为病人有权利知道。护士可视不同对象不同对待,有的可直言,有的必须委婉、含蓄。对危重病人尽量减少他们的精神压力。特别要注意,护士必须尊重病人的隐私权,对病人的隐私如生理缺陷、精神病、性病等要保密,病人不愿陈述的问题不要追问。

3.行为举止

举止是人们在活动或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姿态,又称肢体语言。行为举止得体与否,直接反映出人的内在素养。要做到坐有坐姿,站有站姿,使用合理的肢体语言,并使护生养成挺胸抬头、身材挺拔、举止有度的良好行为习惯,做到文明、优雅、敬人。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在美的方面,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适的动作美又高于相貌美。”可见行为举止的培养在礼仪中的重要性。

4.加强学习

学习护士服务礼仪书籍,应用比武手法作为激励手段为使护理服务理念贯穿临床护理工作,进一步将护理服务礼仪根深蒂固,有计划、有目的地推广学习,更进一步地完善护理工作。通过学习护士服务礼仪专业书籍,如:“护理规范用语与实践”、“临床护理礼仪”等,进行分科分组学习,科室建立服务礼仪督导员,进行监督指导。护理管理者组织比武考核,用情景剧与考核并存的形式对各科进行评比,优胜者进行公示并给予奖励;建立科室护理礼仪规范化画册,将优胜者美丽微笑、优雅形象进行展开学习,用激励手段激发护士对护士礼仪的认识,更进一步的完善护理行为。

另外,也可以用练习”礼仪操“的形式对护生进行礼仪强化训练,改变护生一些不良的原始形体状态,培养其良好形象和健美身姿,提高自身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可塑性,提高形体表现能力、动作节奏感和美感,以适应现代护理发展的需要[3]。

戴尔•卡耐基在《成功之路》中总结为:个人成功=15%的专业技能+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其中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是与良好的礼仪修养密不可分的。做人最基本的是要懂得礼节,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礼仪可以建立自尊、自重、自信、自爱,为人际交往铺平道路[4]。护生掌握了仪表仪容、言谈沟通、行为举止这三个礼仪基本点,就能使“知书达礼”的素质和气质“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真正做到“修于内,行于外”达到使大学生从“知礼”、“习礼”到“用礼”的目的[1]。

上一篇:提高英语高考听力之我见 下一篇:浅谈和谐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