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通海月季鲜切花大棚栽培技术

时间:2022-09-16 02:45:42

云南通海月季鲜切花大棚栽培技术

地理环境与大棚规格

云南省通海县地处东经102°30'25"~102°52'53"。北纬23°65'11"24~14'49"之间,海拔1800m,年平均气温15.6℃,有霜日27天,年降雨量869.2mm,日照2102 h日照百分率52%,属于平坝区。所建大棚标准为:高5m~6m(肩高3m~4m),跨度6m~8m,棚长根据田块而定,棚顶拱圆型。拱顶两侧配设单面或双面天窗(天窗长度1.5m),棚的四周设置侧窗(侧窗高3m~3.5m),天窗和侧窗范围需安装防虫网。

栽培管理

品种选择

月季作为国际市场上交易量最大的切花,生产的竞争极其激烈。近几年来,用于生产的切花月季品种更新速度较快,一方面是紧跟国际流行趋势;另一方面是省内引种渠道拓宽,各公司不断引进新品种,增强了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选择合适的品种无疑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前提条件。在通海县主要以‘卡罗拉’、‘红衣主教’、‘中国红’(属通海县自主选育品种)、‘维西利亚’、‘假日公主’、‘芬得拉’、‘漂亮女人’等为主。

土壤的选择

选择地下水位低、疏松通气性好的沙性壤土,土壤需含丰富的有机质,含量最好能达到10%~15%,土壤pH值在5.5-6.5之间,在土壤有效耕作层80cm~100cm的地块种植,有利于切花月季的水肥管理和根系的生长。在塑料大棚内改良土壤要结合整理种植畦进行,方法是沿大棚走向拉直线开挖宽80cmN~100cm的深沟。挖沟的方法是表土放一边,底部的土放一边,沟深50cm~60cm。每平方米深沟回填农家肥30kg-35kg,若土壤pH

定植畦

切花月季喜水、怕涝,土壤排水不良和积水,都会影响根系的生长。结合通海的土壤特点和栽培方式,宜挖深沟做高畦定植。黏性土壤一般高35cm~40cm,砂性土壤一般高20cm~25cm,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可高达50cm以上。畦面宽150cm~180cm,畦沟面宽50cm-70cm,将畦沟中的土及土块敲碎后放到畦面上,畦边(肩)应高于畦中,有利于日后的浇水,防止浇水后溢出。

种植

栽培方式及定植密度

高品质切花月季生产多采用折枝栽培法,栽培方式为单畦双行栽培,株距6cm~10cm,行距40cm,每667m°栽6500株~8200株。种植时拉直线栽种,以确保种植后各畦种苗笔直。定植时注意嫁接苗的切口向畦内,嫁接苗接穗高于畦面2cm~3cm,防止接穗发出不定芽,扦插苗的主芽与土壤平行。在塑料大棚内一年四季均可定植。一般在3月~5月定植,夏季定植缓苗期短、成活快。

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及时浇足定根水,在高温天气定植时注意遮阳降温并向叶面喷水。定植后第二天扶苗,将位置不好的歪、高、斜和浇水后位置改变的苗扶正、扶直。定植后一周内充分保证根部土壤和表土湿润,白天叶面喷水,适当遮阳。3天一5天后即可检查是否发出白色的新根,如果有大量的白色新根发出则说明定植成功。7天后逐渐降低叶面浇水量,但要保持表土湿润;15天后逐渐减少浇水量,此后根据土壤干湿情况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潮湿,并喷洒多菌灵或百菌清进行一次病害防治,同时注意中耕除草。20天后当有大量新根萌发时,可减少浇水量,适当蹲苗,促进根系进一步生长,经过30天后可进行正常管理。

施肥管理

切花月季在营养生长期内对大量元素氨、磷、钾的需求比例为3:1:2,开花期为3:1:3。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可以每月定期施用。-

通海县的土壤情况

本县水田土壤大面积呈微酸至中性,很适合作物生长,有机质含量丰富,碱解氮含量偏高,有效磷含量偏高,有效钾含量丰富,微量元素硼、钼含量偏低;旱地土壤大面积偏酸,有机质含量缺乏,碱解氨含量中等偏低,有效磷含量偏高,有效钾含量丰富,微量元素钼含量偏低。

施肥量和方法

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应根据现有生产条件、设施条件、土壤肥力、植株生长状况及其产量等因素考虑。采用以下两种施肥模式。

滴灌施肥要选择溶解性高的肥料,产花期每亩大棚每月需要硝酸钾(或钾宝)10Kg、尿素5kg、硝酸铵10kg、磷酸二氢钾1Kg、硫酸镁1kg、螫合铁100g、硼酸100g配成肥液施,其它微肥根据植株状况进行调节。每月不少于4次-8次施肥。

在无滴灌施肥系统时采用土壤深施埋肥法。参考施肥量为每667m2大棚用缓效三元复合肥(N:P:K为3:1:3)10kg~15kg/2月、硼酸100g/2月、硫酸锌1kg/2月。植株出现缺铁或缺锰状时,用0.05%的螯合铁或0.05%的整合锰叶面喷施。在实际生产中,要注意增加有机肥。土壤种植每年需要添加1次腐熟的有机肥料。

修剪管理

为了保证切花月季的优质高产,一般扦插苗1年~3年,嫁接苗3年~5年更换1次。

切花月季的修剪主要采用折枝和剪枝方法。控制并保持合理的株型结构,保留足够的切花枝和营养枝以达到提高切花产量和质量的且的。

苗期压枝。苗期开花植株的培养方法是以压枝为主,以利于切花株型的快速培养。当枝条有40cm~50cm时便可压枝,将枝条压下并把所有的花头在豌豆大小时去除,从压枝上新发的枝条继续压枝。植株压枝后会迅速长出水枝(脚芽),粗壮的水枝留做切花枝,以可蹦在水枝现营后留4枚-6枚叶短截做切花母枝。细的水枝继续压做营养枝。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

白粉病

选用抗病品种;温室加强通风,温度不宜过高,降低温室的湿度:平衡施肥,避免氮肥过多,适当增施磷钾肥;早春剪除病枝、病叶,每次剪花高峰期过后,结合修剪,清除病枝、病叶,并进行一次彻底的打药剂防治,减少病害侵染源。主要防治方法是用99%的硫磺熏蒸。

霜霉病

大棚内湿度过大是诱发霜霉病的主耍因素,调节控制大棚内的湿度是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目前对霜霉病没有特效药,可用70%百菌清700倍液~1000倍液、58%雷多米尔1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等保护和预防。

根癌病

病害主要通过外购切花月季种苗传入。防治方法是购种苗时注意检查根系,发现有病植株立即销毁:不要在有病地段栽培或进行土壤消毒,栽培地应排水良好:栽植前将根系侵入链霉泰500万单位溶液中2h;嫁接时工具要进行彻底消毒,用开水加5%福尔马林或10%次氯酸钠溶液消毒8min~10min。田间病株可先用利刀清除病块,深达木质部分,然后用农用链霉素500万单位灌根,可抑制此病。

主要虫害

红蜘蛛

此虫繁殖力极强,1年能发生10代~20代,可进行两性生殖或孤雌生殖,条件适合时每7天可以繁殖1代。防治药剂:若虫、成虫可用阿维菌素类农药,如1.8%爱福T1200倍液~1500倍液、1.8%阿维菌素1500倍液~2000倍液或虫螨光等防治,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用食用醋调节药液的pH值在6―6.5之间或增加土温,提高农药的黏着性。

蓟马

危害月季的蓟马主要是花蓟马。由于有花蕾的保护以及若虫有两个阶段可进入土壤,防治较为困难。防治上,要及时剪除有虫植株和花朵,清理棚(室)内的废花并集中销毁。另外,在温室内熏蒸农药是防治蓟马的最好方法,可选用80%的敌敌畏300mL~400mL/667m2熏蒸1h,关闭大棚8h~10h进行防治。

上一篇:用于温室生产的机械配套系统 下一篇:丽格海棠高效栽培六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