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闻人物“我就是我”

时间:2022-09-16 02:28:34

让新闻人物“我就是我”

《新闻战线》2003年第7期刊登了一幅漫画《采访记》,说的是记者在采访中给被采访者提供“台词”,被采访者亦将记者的“台词”照本宣科。读过漫画,感触很多。

漫画点出了我们某些记者采访中的一个通病:引导被采访者按记者的要求、思路回答问题,甚至陈述事件,以使报道适应采访前编辑部和记者设定的报道思想。

诚然,采访之前记者应做好充分准备,如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概况的了解,采访重点的确定,采访话题的引入、切入等。但这决不是说可以教导或引导新闻人物照你给定的思路陈述事件回答问题。如果把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关系设定为编剧、导演与演员的关系,那么新闻将会出现什么面目呢?

现在,报纸、广播、电视上有很多新闻读者不喜欢,特别是针对某一社会现象反映人们看法的报道,受众很不“感冒”。究其原因,我们有些记者就像漫画所针砭的那样,成了被采访者的“编剧”、“导演”,在这种定格关系中,新闻人物自己有话不能随意说,而必须按记者给定的内容照本宣科;偶有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对不对好不好且不论,若是不能与记者编辑“押韵合辙”,也会在写稿编稿制作时被删去。另一方面,被采访者之所以能够接受记者的“编导”,是因为记者在选定采访对象时存在极大的随机性,又不给被采访者足够的思考时间,不注意调动被采访者表情达意的主动性,所以被采访者出现了“要我说”而不是“我要说”的态度。再一个原因就是媒体长期形成的报道方式对人的影响,多数被采访者认为上报纸上电视是十分严肃正规的事情,应该按媒体既定的套路来,对于记者给定的“台词”,感到的确比自己的合乎规矩,所以便欣然接受。结果往往会造成千人一面、千歌一调的情形,报道难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客观地反映实际,反映生活,是新闻真实性的基本要求。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是多元的,人物的性格是各异的,新闻事件对人们的影响,也因被采访者所处的地位、环境的不同而有着各自独特的感受,而这些,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说话”体现出来。记得1999年5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我驻南联盟大使馆,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朱颖三人遇难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播出了记者访邵云环母亲的一篇通讯,通讯的其他内容我都忘记了,但通讯中邵云环母亲许秀花的三句话令我至今铭记心头:

“我今年七十一岁了。”

“我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是美国和北约毁了我的女儿!”

这三句话字字血声声泪,震撼人心,恐怕不是记者能想得出教得会的。但是,听众从这三句话中听出了这个人物:这是一位母亲(不是政治家或外交官),一位坚强的母亲,一位因失去了亲人而悲愤万分的母亲;她悲痛中更多的是愤恨,我们知道她恨谁。这三句话准确表达了新闻人物特定环境特定位置中的独特感受,突出了她的位置特征和个性特征。这就是这篇通讯的感人之处,也是它令人“过耳不忘”的成功所在:让新闻人物“我就是我”。

新闻记者要采写各种各样的人物,每个被采访者对事物都有自己独到的感受、看法,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采访,就要在平等的对话中发现人物的特点,引导新闻人物更充分地展示自己的特点,而记者应抓住这些特点,使新闻人物在新闻作品中真正成为“这一个”。这不仅是新闻真实性、新闻风格多样化的要求,也是尊重被采访者、新闻人物的个性要求:别让我在你的新闻作品中走了样。

上一篇:拨开广告迷雾 下一篇:新管理办法下的地方台广告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