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堂村:盐碱地上“移”出漂亮新村

时间:2022-09-16 01:52:33

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苏堂村村民开启了土地“小块并大地”、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探索。经过不懈努力,村民们在昔日的盐碱地上建起了漂亮新家园。

5月的豫东大地生机盎然,一望无际的小麦壮实浓密,颗粒饱满,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5月23日,记者走进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观堂乡苏堂村新型社区,已建好的100多栋红瓦白墙“小洋楼”错落有致,让人眼前一亮。不远处,还有更多新型民居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

观堂乡党委副书记马效魁站在一处占地26亩,刚开工建设的工地旁向记者介绍:“这是苏堂村新型社区规划建设的‘幸福托老院’,建成后可容纳附近几个村的400名老人。”

苏堂村是河南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要说有什么特别的话,就是这里的土地属于盐碱地,农民生活艰难,耕地显得更为珍贵。

正是在这片盐碱地上,发生了4名党员、6名群众代表与180多个手印催生一个新型农村社区的故事……

为改变“种地方式”,村民们摁下了手印

2007年麦熟的时候,一台台收割机从村旁驶过,但任凭苏堂村村民苦求或给出高价,机手们都不愿进地。一扬镰就能划进别人家的地块,收割机掉个头都很难,连阴雨还让麦子倒在地上,谁费这事?麦收拖拖拉拉半个月,老老少少都脱层皮。

农业机械推广的前提是拥有成方连片的土地,但苏堂村一户群众有大小20多块耕地,小的不足一分,大的一亩多。有形无形的田埂给大型农机耕作带来了一道道难关,也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

这一天,老党员苏绍伦对徐广尚、苏思亭嚷嚷:“农机进不到地里,村民又不舍得撂荒,想外出创收又走不掉,在家实际上是在守贫,必须改变种地的方式。”

他们萌发了土地调整、小块并大块,重新分地的设想。

渴望,激起了全村人的共鸣,你传我我传你,大家都在商量土地到底该咋办?共产党员苏绍伦、苏思亭、苏绍坤、苏绍军和声望较高的群众徐广尚、徐长海、徐永州、徐永福、徐长发、苏学平被推选为村民的代表,要他们为自己找一条顺应时展的路子。

于是,村民代表找到村党支部书记徐士民,反映了群众的心声。徐士民又及时把群众的意愿反映到乡党委,得到了鼓励与支持,但也给他画了一条红线:好事办好!

“开始就想着通过调整,把每家的地合在一起,便于机械化耕作。后来想到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了,都有建新房的打算,并且都想往路边、村口建,村里的旧房还舍不得拆,这样太浪费土地。”苏绍伦回忆说:“我们就考虑为何不借这次分地的机会,统一规划、建设新村呢。”

于是,新村建设和调整土地一起,被提上了村里的议事日程。

“大家的事,大家办,大家说了算。”徐士民连续几个日夜与党员、群众代表反复探讨可行性方案。中间有分歧,也有争执,但有一个共同点:土地调整要适应机械化,新村规划要几十年不落后,群众利益不受损害。

7月,统一整村规划(每家并成两块地)、统一两层楼设计、统一基础建设、自找建筑队、自筹资金的模式一摊牌,当时180多名户主要求签约、摁手印,占全村总户数的96%。

任何新生事物从设想到具体做都不会一帆风顺。苏绍伦激动地说,在他们拿尺丈量地块时,有的人就像演戏,这边锣鼓家伙锵锵响,那边却跑了调。调整后地好坏、离机井远近……问题都出来了。甚至这边刚埋完地界,那边就有人拔桩。

徐士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用村头大喇叭喊:“车在半山腰,往上开,早晚能见到太阳;后退,有可能摔倒翻不了身!”他算了一笔账:全村耕地825亩,187户610人;土地调整成大块后,便于机械化耕作,全村能解放200多个劳动力,每年外出打工可增收600多万元;老村占地373.5亩,新村建成,占地102亩,村里能新增土地270亩,搞种植、养殖或办企业,代代受益不说,生活环境变好了,生产条件也能改善。

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让党员、群众代表紧紧地聚在一起。他们互相鼓劲:抵触不怕,思路会越辩越清晰,道理会越说越明白!渴了,他们从井里打桶水,咕噜噜灌一通;饿了,各回各家吃饭;玉米叶把胳膊剌肿了,抓把沙土一擦……就这样,地量了下去。

土地流转后,村民原有的土地面积不变,并在一起成了大块,浇地、耕种都方便多了。于是,有村民编出顺口溜:“搞好土地流转,方便了生产。多块并一块,麻烦少一半。”

村民互助建新村

苏堂村一位长年在外打工的小伙子说:“设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外地新型农村社区大都临近城区,或有产业支撑,或有政策扶持,咱这偏僻的传统乡村钱从哪里来?”

的确,苏堂村村民世代以种地为生,没有可以发家致富的优势资源,而盐碱地上庄稼的长势往往也不理想。“王甫打席张,苏堂苏小庄,十年九年荒,生个小子愁得慌。”这句流传很广的顺口溜,形象地道出了苏堂和附近的王甫、打席张、苏小庄四个村的贫瘠。

上世纪80年代,苏堂村村民大多靠编席打篓,养活一家几口。如今,除了种几亩菜椒这样的经济作物挣点钱外,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外出打工。天南地北,只要能挣到钱,村民们都会大胆前往。

苏绍伦与村里的党员商议:资源不是等来的,当年互助组能搞生产,咱建新村为啥不能互助?他们组织群众结对子,组团外出打工,家里的粮不少产,打工挣的钱今年盖一家,明年盖一家。当时,他们提出一个口号:愚公移山,我们移出新村!

2008年3月,宅基地规划好,自愿报名建,一统计就有40多户。据徐士民介绍,为了能一碗水端平,村里规定,调整土地、分配宅基地,党员、干部、群众代表一律参加抓阄。徐士民家抓在第四排。徐广尚抓在最后一排,为此,孩子没少埋怨他:“70岁的人了,整天慌得不轻,话没少说、难没少作,摸恁好个地方,啥光也没沾上。”

申报各种手续时,徐士民带着徐广尚、苏绍伦三天两头往市里跑,饿了买个包子,渴了讨点免费汤,累了困了背靠路边的树打个盹。

2009年春天,在大家疑惑的目光中,苏绍伦、徐广尚等人点燃鞭炮,在新村盖起第一座楼。

接着,第二座、第三座……

由于当时新村路不通、水不畅,人心摇摆,甚至出现冷嘲热讽,2010年年底,才建成10多座小楼。苏绍伦、徐广尚等人心很凉,但还是不停地动员大家鼓足勇气向前看。

2011年年初,时任梁园区委书记马富国、区长孟庆勇感受到苏堂村党员和群众代表的挚诚,安排有关部门为新村修路、修下水道。观堂乡党委、乡政府也多次现场办公,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徐士民说,基础条件改善后,村民的热情像发面,“噗”的一声膨胀了起来,现在已经盖好140栋新房,80多户搬进了新村。“以前,每到冬天,村里尽是打牌、喝酒的人,懒不说,还惹事。如今,村里没闲人,都想法挣钱去了。如果不进新村盖楼,不仅脸上没光,将来孩子也不好找媳妇儿。”苏绍伦补充说。

新型社区建设之困

采访中,记者参观了苏堂村村民苏远柱的新家,气派、大方的两层“小洋楼”,每层有四个房间一个厅,共232平方米,外带有一个50多平方米的小院。屋子里各色家具、电器一应俱全。“现在日子越过越好,能住上这样的‘洋房’,是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儿。”苏远柱抱着小孙女,满脸的幸福。

马效魁介绍说,为了让更多的村民过上和苏远柱一样的幸福生活,今年,苏堂村被规划为新型农村社区化建设示范村(苏堂新型农村社区),附近的苏小庄、打席张、王甫、张店、前张店、曹庄、刘楼、陈留庄将合并到苏堂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安置1100户,建成后总人口达4500人。

为了加快新型社区建设进度,观堂乡本着“农民买得起,公司有利益,政府有形象”的原则,改变以往苏堂村自找建筑队的方法,公开招标大型建筑公司入驻苏堂村建设新社区。

“以前建筑队都是本村人,建房费用可以欠一两年,现在费用要一次性付给建筑公司,村民有些压力。”徐士民说。15万元的建房款,对仅靠外出打工的普通农民家庭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这都是苏堂新村建设耗时这么多年的原因所在。

记者出村时,碰到刚吃过午饭站在自家房前的小苏,以前他一直在苏州打工,今年经济不景气,找不到好工作,就在家闲住了两个月。小苏说:“我家的房子是2008年第一批建好的,现在还欠着5万元的外债。等收完麦子,就要再出去找工作挣钱还债。”

徐士民告诉记者:“村里还没建新房的40户,都是因为凑不够钱才一直拖着。”此外,建新社区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和几位村民代表:在规划建设新社区之前,村里先富起来的10多户村民在老村宅基地建了楼房,如今没有钱在新社区建房,也一直没有搬过来。“建新型农村社区没有可供借鉴的办法,政府也没有相关政策说如何解决好这部分村民的问题。”徐士民为难地说,如果上级政府能够给他们一些补助,事情就好办了,也能加快新型社区建设的步伐。

上一篇:破解制度障碍,推动传统农村的现代化转型 下一篇:把农村金融留给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