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孩子的“五彩梦”

时间:2022-09-16 12:58:49

有人说,梦是非常美妙的“愿望的达成”,“语文教育应该给孩子以梦”。确实,童年是多梦的季节,儿童是富有情感的。他们的心中充盈着想象的激情,蓄积着创造的欲望,扑棱着翻飞的诗性。对学习,对生活,对理想,对这个五彩的世界,他们有着太多梦幻般美好的期待。语文,是为着放飞儿童多彩的梦而存在的。在这里,荷花会与“我”共舞,多希望童话故事中的人物来到我们中间……儿童在这美丽的追梦中,固有的灵性得以迸发,原始的诗情得以生长,潜具的悟性得以唤醒――与此同时,他们对祖国语言、对民族感情有了美好的体验。在当今语文教学高扬的人文性旗帜下,教师的首要工作便是让孩子在语文课堂上幸福成长,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与创造力量。为此,语文教学应给学生以“梦”的快乐与自由。

一、营造“梦”境

创设与儿童心灵相通的情境,有利于儿童自主体验、想象放飞、个性张扬,诱发和促使“梦”的发生。在写话课上,为了让孩子们有话说,我让轻缓的音乐在室内流淌,指着画面,动情地描述:“这弯弯的月儿多像一条小船哪!你们听着琴声,身体随着音乐轻轻地摇摆,慢慢地你可以眯上眼睛……你们是不是好像飞上了蓝天,坐在月亮上了……”孩子们美滋滋的,脸上满是兴奋:“我身子变轻了,好像飞上月亮了!”“我乘着月亮船在银河里穿梭。”……一个个沉浸在无限美好的遐想中,忘情地描述着,激动地诉说着,智慧的火花燃烧得如此炽热。诚然,这种充满美感和智慧的氛围,与儿童的情感、心灵会产生共鸣。

1.情境召唤着“梦”

种子发芽离不开阳光雨露,儿童“梦”的生成也需要一定的外部催化。当情境――这一儿童乐于亲近的胶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心理的形态呈现于面前时,他们内心的潮汐开始涌动了:小松鼠最后找到花生了吗?用喜欢的角色让他们关注;“黑板”怎么会走路呢?与既有经验的冲突让他们好奇进而探索;桂林的山和漓江的水,祖国的笑容这样美,诗情画意让他们心驰神往;《咏华山》的华山之行……儿童置身于情境中,强烈感受到无形之“力”的作用,情不自禁地关注、向往和投入。

2.情境生成着“梦”

情境唤起孩子的注意后,让孩子们物我同一,激情飞扬,从而有力地促进“梦”的生成。教学《古诗两首》一课后,我问:学完了古诗,用什么方式证明你学得最好呢?(学生有的默不作声地深思;有的摇头晃脑诵课文;有的小组合作同背……)这样,文字材料被儿童激活化为生动的场景、形象的画面、动态的世界,心灵在体验、思想在碰撞、精神在对话,有了会心的微笑,充分激活了原本凝固的语言。其主体意识就在其间逐步形成并逐步深化。

二、张扬“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我倡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挑战同学、挑战老师。在《会走路的树》一课教学中,为了让每个学生真正动起来,我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里分角色演练小鸟和鹿的对话。学生根据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自己的朗读、表演技巧,选择角色,有的还大胆邀请老师加入,他们在小组里互教互学、互演互评,结果表演的小组一组比一组出色,将小鸟的活泼可爱、麋鹿的关心之情演得栩栩如生。

三、欣赏美“梦”

欣赏孩子的梦,是聆听孩子自由成长的心声;欣赏孩子的梦,就是珍惜孩子童年天然的丰富的想象世界和精神需求;欣赏孩子的梦,是语文学习固有特点的呼唤。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由于认识的深浅,思考的角度,生活阅历和个性差异等因素,必然表现出理解差异。在课堂教学中,我尊重每一个孩子自由而多样的思考方式,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语文。教学《春雨》时,我让孩子体会“润物细无声”。一位小朋友反复强调自己听到了声音。我没有简单否定,说:“我想你一定有和大家不一样的体会,先回座位,想清楚后再告诉大家。”即将下课前,他高高举起了手:“老师,我是看着图上的雨滴,心里边感受到了声音。”“真了不起,你有一颗诗人的心!”可以想见,这般褒奖该让孩子产生何等强烈的幸福体验。

要欣赏儿童的梦,教师就要拥有一双“儿童的眼睛”。用儿童的眼睛观察,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重捡久违的纯真、善良,接纳“老鼠和猫交朋友”的离奇、怪诞,微笑面对这些天然智慧的闪光。让学生获得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宣布只属于“我”的与众不同的发现的自由。

四、体验“梦”

人们常有这样的体验:当读到一篇感人的文章或动人的情节时,往往会热泪盈眶或黯然神伤。为什么?那是因为阅读者带着强烈的阅读主体的个性特征,在阅读中融入了自己的独特情感、理解和体验。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启发学生融入角色,激励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的乐趣。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时,我引导学生把自己融入到故事角色中进行朗读实践。经过多次引读,当学生第三次朗读到二小被敌人挑在枪尖,多少学生的声音颤抖着,眼里含着泪,仿佛已看见那勇敢的二小,可见他们已融入其中,深深地体会到了那份感动。

语文课堂应该放飞浪漫的诗情,充实睿智的感悟,激发豪迈的胸襟,给予儿童超凡脱俗的精神层面的提升。为了高高托举儿童的“五彩梦”,我们要不断向往,不断追求。

上一篇:论园林建筑与园林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下一篇:记叙文专项训练考点一概括内容 理解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