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主体变化对粮安的影响及对策

时间:2022-09-16 12:21:41

生产经营主体变化对粮安的影响及对策

根据对1986—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我国非粮户增长趋势明显,自粮户和小规模农户依然占有较大比重,种粮大户的数量和规模逐步扩大。不同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对国家粮食安全既有积极作用,也有不利影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积极应对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变化,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优势。

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一)非粮户的增多威胁粮食安全在不种粮的农户中,一部分是发展其他经济作物而不种植粮食的农户,另一部分是完全退出种植业的农户。根据固定观察点的农户数据,两者比例大约在3∶7。2003年以来,这两类农户的绝对数量都在增加,但是完全退出种植业的农户数量增长幅度更大,所占比重不断提高,2010年增加到72.2%。可见,农户放弃种粮并不是调整种植结构,而是放弃农业生产。这些农户从粮食供应者变成了粮食购买者,单从这方面看,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

(二)自粮户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自粮户经营规模较小,对市场价格变动的敏感性较弱,生产和供给趋于稳定,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较为稳定的粮食生产至少能够保障自我家庭的粮食需求。此外,这种经营主体在粮食晾晒、贮存、流通、保管上的成本较低,风险较小,也不会造成整个市场的剧烈波动。但是,目前这类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农户采取粗放型生产方式,单产水平低,没有充分发挥土地生产力;二是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接受、使用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差,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三是对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有一定负面影响。

(三)种粮大户对粮食安全具有双重影响。近年来,出现一些种植规模较大的粮食生产经营者——种粮大户,经营耕地少则几十亩,多则成千上万亩。这类经营者有效弥补了自粮户和小规模粮户数量下降带来的空缺,对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首先,很多大户是承包别人闲臵的土地或者开垦质量较差的荒地、废弃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其次,很多大户具有较好的生产经营和投资能力,能够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粮食专业化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但是,目前种粮大户的发育还不成熟,存在一些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隐患。首先,这类主体以销售粮食获取经济利润为主要目标,对市场变动较为敏感,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等微小变动都可能导致生产经营行为的变化,生产波动性大。第二,目前种粮大户大多采取掠夺性的生产方式,较少对土地实施轮作、休耕、整地、施用绿肥等维护土地地力的保护性措施,这将损害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不利于未来的粮食稳产增产。第三,种粮大户粮食储存、保管等成本较高。特别是在南方地区,大户普遍反映没有晾晒场、烘干设备、仓储设施等,粮食储运困难。

(四)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户的生产能力准确地说,目前大部分专业合作社并不是粮食生产经营的主体,而是为农户提供生产服务,例如,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购买、农机服务、技术信息服务、产品销售服务等。这些服务可以降低农户生产的物资投入成本和人工成本,提高生产力。因此,专业合作社可以弥补小农户的劣势,提高生产积极性和单产水平,促进粮食安全。

如何应对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变化

(一)稳定种粮收益,提高各主体的生产积极性。综合来看,我国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变化的核心在于种粮目标的转变,从自给自足向商品粮生产转变,以满足家庭粮食需求为主要目标的小规模生产退出或逐渐减少,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大规模生产逐渐增多。这种转变意味着粮食生产将更加市场化,遵从市场规律,因此确保种粮农户的基本收益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首要因素。近年来,国内粮价稳步增长,种粮收益不断提高,这也充分调动各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特别是种粮大户的生产积极性。

(二)促进土地流转和合理利用,减轻非粮户的不利影响。非粮户的增多对粮食安全不利影响的程度关键在于对非粮户自有承包地的合理利用。如果农户退出粮食生产后将自有承包地转租给他人进行粮食生产,并且承租人具备更高的生产效率,那么将减少对粮食安全的不利影响。

根据实地调查,近年来大部分放弃粮食生产的农户将自有承包地交给亲戚邻居经营或将土地流转到种粮大户手中,减轻了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这得益于近几年种粮效益的稳步提高,还与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密切相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平整土地,推动闲臵土地的流转,为形成种粮大户奠定了基础。

(三)通过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提高自粮户的生产能力。针对自粮户的年龄老化、劳动力不足、文化素质不高、种植意愿不强、生产率不高等弱点,可以通过科技推广、社会化服务、合作社组织等方式,提高其生产能力。

政府加强服务建设方面包括:科技人员进村入户、蹲点包片,开展指导服务;组织专家分区域、分季节、分品种制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分区域、分灾种制定防灾预案,针对重大天气变化,及时灾害预警,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加强病虫防控。这些服务可以有效地帮助生产者特别是小农户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风险损失,实行粮食稳产增产。

(四)加强服务与监督,培育种粮大户针对种粮大户稳定性弱等问题,除了稳定种粮收益外,还可以通过一些政策措施改进,例如,协调土地流转纠纷,鼓励较为稳定、利益分配较为合理的土地契约关系,通过共同投资、明晰产权等方式引导种粮大户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改良,增强种粮大户的稳定性,同时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目前这方面的政策措施还比较缺乏,应该加强。

政策建议

(一)确保粮食种植收益。尽管近年来种粮收益不断提高,但是依然存在诸多影响种粮收益的因素。从国际上看,美国、南美、大洋洲等地区,土地资源丰裕,粮食生产潜力巨大,国际粮价可能走低;从国内生产成本看,土地、劳动力、化肥等要素成本将继续上涨,粮食国际竞争力不断减弱。因此,必须坚持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和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粮食单产,将粮食种植收益保持在一定水平之上。

(二)加强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政府在科技推广、信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服务职能。支持农机、植保、土肥等服务型合作社和专业化组织的组建和发展,在财政扶持、支农项目资金支持、工商优惠注册登记、税收减免、农村信贷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加强对服务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三)着力培育稳定型种粮大户。促进闲臵土地的流转,鼓励向本地种粮经验丰富和资金实力强的中青年农户集中,规划土地用途,建立长期、稳定、合理的流转关系。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土地整理项目中,鼓励种粮大户出资出力参与建设,实施路、田、水、渠、林的综合改造,新建或扩建晒场和仓贮设施,集中投资,产权明晰,共同受益。改善种粮大户信贷融资环境,增设种粮大户贷款专项基金,引导大户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农机具等固定投入。提升种粮大户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延长产业链,增加经营利润。避免一味盲目追求种植面积的扩大,确实发挥规模效益。

(四)鼓励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的发展。针对我国粮食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底等现状,鼓励和支持各类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发挥合作社在规模、信息、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尽可能地多吸纳小农户参加,强化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的服务,提高农户的生产经营能力。鼓励粮食生产加工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粮食生产的产业化发展。

上一篇:饭碗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 下一篇:中国小麦进口增加未改变全球粮食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