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预防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时间:2022-09-16 12:14:25

健康教育在预防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383(2010)11-0065-03

【摘要】产后忧郁症是一种良性产后精神障碍。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国内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达10~30%。目前国内外尚无特异的实验室指标和统一的诊断标准,多依据各种症状的自评量表,以相应的评分结果做出判定。产后忧郁症严重危害产妇及婴儿的身心健康。健康教育是减低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的重要手段,具体内容包括:孕期教育,入院教育,产时教育,产后指导,出院指导,产褥期家庭访视等。健康教育在预防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临床上和实验中用于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方法多样,本文仅就健康教育在预防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关键词】 健康教育;预防;产后抑郁症

Health education is preventing postnatal period from suppress Yu disease of clinical research make progress

Li Ying

【Abstract】Postnatal period hypochondria is a kind of positive postnatal period spirit obstacle.Its outbreak rate present up-trend and the local postnatal period suppress the incidence rate of Yu disease to reach to 10~30%.Currently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till have no especially difference of laboratory index sign with unify of diagnosis standard, many according to various symptom of from evaluation form, with correspond of grade point result do to judge.Postnatal period hypochondria severity endanger the mind and body of pregnant woman and infant health.Health education is to turn down postnatal period to suppress a Yu disease outbreak rate of importance means, concrete the contents include: Yun period education, hospitalize education, produce education, postnatal period instruction, hospital discharge instruction, childbed period the family visit to see etc..Health education is preventing postnatal period from suppress Yu disease of clinical research currently still lack unify of evaluation standard, clinical top and experiment convenient in prevent postnatal period from suppress the method of Yu disease diverse, this text only health education is preventing postnatal period from suppress Yu disease of clinical research overview as follows.

【Key words】Health education;Prevention;Postnatal period suppress a Yu disease

随着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孕产妇的心理保健已经成为围产保健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妊娠虽然是生育年龄妇女一种正常、自然的生理现象,但对孕产妇来说,毕竟是一次巨大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应激过程,她们在经历怀孕、分娩、产后恢复及哺乳等一系列生理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生理变化,一旦某些改变的程度和性质超越了正常的变异界限,则成为病理性改变。因此,对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孕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使孕妇提前了解分娩后可能发生的变化,产后能积极乐观地对待新角色,提高处理新角色与周围关系的应变能力,有效地降低抑郁症的发生[1]。

1.产后抑郁症的概述

产后忧郁是一种良性产后精神障碍。早在1959年国外就有人报道女性有8%的人患有抑郁症。国际上关于产后抑郁症的研究是在1968年,发生率为10.8%[2]。80年代后,产后抑郁症受到国际上的普遍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由于研究设计、测量工具、样本大小、诊断标准及研究的时间不同,从而造成了报道产后忧郁发病率不尽相同。国内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达10~30%[3]。与有关文献报道的国际3.50%~33%相近[4]。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对此病检出率的提高,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了产妇及婴儿的身心健康[5]。产后抑郁症是产后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是介于产后抑郁性精神病和产后忧郁之间的一种精神疾患,通常在产后2周出现症状,以产后孤僻、爱哭、失眠或嗜睡、注意力难以集中、疲乏及食欲严重不振、悲观厌世等为特征。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高,病因复杂,主要有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等。目前国内外尚无特异的实验室指标和统一的诊断标准,多依据各种症状的自评量表,以相应的评分结果做出判定。目前较常用的有:1994 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在《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制定的“产褥期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抑郁自评量表(SDS)、90项症状自评量表等[6]。

2.健康教育的概述

健康教育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人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活动及其过程。向受众传播健康信息,对目标人群进行健康观、价值观的认知教育以及保健技术的培训,针对特定行为进行干预,通过这些有效工作可以帮助工作对象主动追求健康,避免危险因素,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健康教育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也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由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社会学、教育学、行为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内容所组成。

自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健康教育的概念被正式引入我国以后,健康教育已经为许多人所熟悉。但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健康教育的涵义,把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等同看待。其实,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不同。卫生宣传指的是卫生知识的单向传播(包括卫生政策、法规等信息),这种传播多是单向的 ,受众泛化,以受众接收信息为目标,并不注重信息反馈和效果评价。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7]。随着人们对卫生保健、疾病预防和健康关系的不断认识,健康教育在卫生领域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人们把健康教育称为投入小,收益大的一项公共卫生策略。近年来,健康教育在预防产后抑郁症研究,已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讨[8]。

健康教育是减低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的重要手段,具体内容包括:孕期教育,入院教育,产时教育,产后指导,出院指导,产褥期家庭访视等。定期开展健康教育,不仅提高了孕妇自身的素质,提高应激能力,而且端正了孕妇及家庭对生育的态度,预防、缓解孕妇外部压力,体现了社会的关怀和支持。有利于形成其家庭的支持和保护性环境,可极大地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提高妇、婴健康水平[9]。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力求人们在维护自身健康方面达到知信行的统一[10]。即通过健康教育,让人们改变知识水平(掌握健康知识),达到态度转变(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最终达到行为转变(摒弃各种不良习惯,从根本上改变不健康行为。

2.1 孕产期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内容。

孕产期健康教育是指在孕期、产期对孕妇及产妇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促进孕产妇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11]。

九十年代开始,各地在创建爱婴医院和母婴安全工作中,各级妇幼保健院和接产医院陆续开设孕妇学校,动员孕妇及家属参加孕妇学校学习,对建卡孕妇除定期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外,集中讲授孕产期保健知识,配合放录像、发放孕产期保健资料,利用图片和版报宣传孕产期保健知识和母乳喂养知识及成功促进母乳喂养的三个十条,使其充分了解妊娠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调整心态,适应妊娠。这是一个大家容易接受、经济、方便的方式,适合各层次的人群[12]。孕产期健康教育包括孕期健康教育、入院教育、产时教育、产后教育、出院指导、产褥期家庭访视等。

2.1.1 孕期健康教育。

对确诊怀孕或第一次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建立围产期保健卡,发送孕产期保健手册,并要求每一位孕妇参加孕妇学校,由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对孕妇进行孕期健康教育,对不同孕周的孕妇有计划开设特殊的孕妇培训班,采用专题讲座、观看分娩录像、参观住院、分娩环境,一对一指导等教育形式,使孕妇熟悉妊娠、分娩的过程,孕期心理、生理改变的机制,正常阴道分娩及剖宫产各自的利弊,及时发现怀孕过程出现的心理问题,了解新生儿及婴儿的哺乳、喂养及护理技巧等知识,以消除紧张、恐惧心理。[13]

2.1.2 入院教育。

孕妇入院时,对每个孕产妇均采取分期宣教、循环宣教、随时宣教的方法。以口头宣教为主,配合宣传图片、阅读、视听教育为辅的方法,重点宣教入院须知,发放《母乳喂养》的宣传手册;分娩前,重点宣教助产的有效方法。

2.1.3 产时教育。

分娩时,由责任护士将孕妇送到产房,交给助产士,助产士又继续具体指导和更加形象地描述分娩过程、分娩时的和分娩过程中如何正确配合助产,以减轻孕妇心理焦虑和提高阴道分娩的成功率。

2.1.4 产后教育。

分娩后,指导进行早吸吮,观察产妇2 h后送回病房,责任护士继续进行母乳喂养知识指导,所用药物药理作用介绍,新生儿特点及护理喂养、技巧、产褥期卫生等注意事项,并发放产褥期知识宣传卡片,督促指导家属有效地参与产妇的生活护理。

2.1.5 出院指导。

出院前,责任护士进行出院指导,如产褥期产妇心理状态、卫生、饮食、新生儿喂养技巧、产褥期体操、产后42 天到医院门诊进行体格检查等知识。[14]

2.1.6 产褥期家庭访视。

由有经验的医生或护士进行家访,进行产褥期保健和健康教育,并定期打电话询问产妇和婴儿情况,设立一条热线电话,方便产妇出院后随时咨询有关产褥期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等。[15]

3.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杨晓涛等[16]“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症影响研究”,把725例孕妇分观察组360人,对照组365人,方法:在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孕产妇,从产前检查开始,采取一对一与孕产妇及家属讲解,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给孕产妇及家属阅读,每2 周进行一次健康教育讲座,通过演示及录像观看围生期保健知识。生产时助产士专人陪伴讲解,对产妇进行心理安慰。产后1~2 天录像播放健康育儿知识、产后运动的时间及保健操,产后主管护士专门指导。出院后专业人士家庭随访至产后42 天,除面询外还设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并随时注意产妇的心理动态。采用艾迪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测试,总分>13分可诊断为产后抑郁症.结果:观察组抑郁症发生率3%,对照组发生率21%,两组比较P

吴斌 等[17] “全程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影响”其研究方法是将180例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包括对孕妇及其家属产前进行健康教育指导,针对健康问题进行评估,制订措施,有针对性给予行为干预和心理疏导;产后进行家居护理,帮助产妇照顾婴儿,提供相关信息等.两组干预后分别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后产妇EP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3.1 健康教育在预防产后抑郁症的作用。

李春华[18]“探讨实施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对照组为5.97%,观察组为0.91%.结论:良好的健康宣教能有效地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3.2 全程式健康教育:从孕产妇第一次就诊到产后42天的全程式健康教育[8,19]。

3.2.1 全程式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陈建英[19]全程式健康教育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其方法是于孕6周将335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69例)和对照组(16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孕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接受常规孕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全程式健康教育,包括帮助孕妇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产前健康教育,针对健康问题进行评估,制订教育措施,有针对性给予行为干预和心理疏导,并进行住院教育、产程辅导和产后教育。分别于孕6周和产后42 天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 对两组进行调查。结果:产后42天,观察组的抑郁阳性率为7.1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7 %(P

3.2.2 临床路径在孕产妇全程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孕产期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分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待产期、产褥期,根据不同的路径分别进行评估和不同内容的健康教育。陈红宇[20]“临床路径在孕产妇全程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其方法:应用临床路径对观察组82例孕产妇实施全程(孕

4.心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作用

李富琴[21]“心理干预对孕妇分娩的影响”,方法是 把250例孕妇分为心理干预组及对照组,经问卷调查和干预措施,观察在孕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及个体心理咨询是否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妊娠合并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轻于对照组,且妊娠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孕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及个体心理咨询具有明显效果。

谢映 等[22]“产前焦虑/抑郁障碍心理护理的探讨”,方法是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筛选孕34~41周患焦虑/抑郁障碍的孕妇100例,随机抽取50例进行心理护理,另外,50例只做常规健康教育结果干预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值干预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干预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

5.展望

总之,健康教育在预防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临床上和实验中用于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方法多样,国内外预防产后抑郁症尚缺乏规范化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相信随着健康教育在预防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不断深入, 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和效果评价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 李娜.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J].当代护士杂志,2009(12):98-99.

[2] 珍尼特.布伯雷,海登著.妇女的调查问题.妇女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131-229.

[3] 姜金主编.医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06,249,311.

[4] 张荣莲.产后抑郁症发病因素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4):231-233.

[5] 高平,等.产后抑郁症的健康教育[J].社区医学杂志.2007.5(10):77-78.

[6] 崔才三,等.产后抑郁症病因、诊断及防治的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5.7(14)4:319-321.

[7] 张淑红,等.做好健康教育预防产后抑郁症[J].社区医学杂志. 2007 .5(20):67-68.

[8] 李锦丹.孕产妇全程健康教育的实施和效果. [J].护理进修杂志,1997.12(1):20.

[9] 张荣莲.产后抑郁症发病因素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4):231-233.

[10] 郑淑君,张振路,何穗芬,等.医院健康教育服务部作用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37.

[11] 王维智,凌怀本.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7.

[12] 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4.

[13] 罗晓红,张玫睇,吕志霞等健康教育干预对产后抑郁及社会因素剖宫产影响的研究[J].四川医学,2010.31(4):98-99.

[14] 何晓萍.对孕产妇住院期间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比较. [J].护理杂志,2008.9(25):14.

[15] 徐虹.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症的有效干预 [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 2006 .20(10):80-82.

[16] 杨晓涛,等.健康教育对孕产妇产后抑郁症影响的研究[J].现代护理杂志,2005.11(23):2039-2040.

[17] 吴斌,等.全程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07.3.(22)6:63.

[18] 李春华.健康教育在预防产后抑郁症中的作用,[J].中医临床杂志,2009.1(1):14.

[19] 陈建英.全程式健康教育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的临床研究[J].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8.2.6(4):457-458.

[20] 陈红宇.临床路径在孕产妇全程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05.5.20(10):68-69.

[21] 李富琴 .心理干预对孕妇分娩的影响[J].河南外科医学杂志2009.12(4):46.

[22] 谢映,等. “产前焦虑/抑郁障碍心理护理的探讨”产前焦虑/抑郁障碍心理护理的探讨. [J].护士进修杂志,2005.2.20.(2): 138.

作者单位:530011 广西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健康教育科

上一篇: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50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配合多普勒全程干预胎方位促进分娩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