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论述

时间:2022-09-16 11:48:15

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论述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已经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并广泛地应用。本文就结合工程实例中对于该项工程技术的应用,讨论了

>> 论述建筑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论述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论述 深入论述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论述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分析建筑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技术应用 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解析 探讨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论述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运用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探究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论述 刍议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实践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 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 混凝土浇筑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经济法律 > 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论述 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论述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已经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并广泛地应用。本文就结合工程实例中对于该项工程技术的应用,讨论了混凝土相关核心的施工工艺,包括大体积混凝土后浇带的设计、施工等相关技术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 施工技术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是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不但要具有良好的几何尺寸,而且要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密实性和整体性,所以在施工中如何确保混凝土的工程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混凝土的结构施工中,混凝土整体结构的浇筑质量很难控制,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框架结构和大体积混凝土。

1 混凝土浇筑

柱混凝土浇筑要在楼面模板安装后,钢筋绑扎前进行。梁板与柱的水平施工缝留置在梁、板底以下50毫米位置处,柱混凝土浇筑采用导管下料,使混凝土倾落的自由高度小于2米,确保混凝土不离析。一次连续浇灌高度不宜超过0.5米,在混凝土沉积、收缩完成后才能进行第二次混凝土的浇灌,但是要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一般不再留置施工缝。并且要加强柱四角和根部混凝土的震捣,防止漏捣造成根部结合不良,接角残缺现象的出现。新老混凝土施工缝处理都要符合规范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振捣时间,不得振动钢筋及模板,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梁、板结构的混凝土浇筑,要在浇筑前在板的四周模板弹出板厚平水线,并钉上标记,在板跨中每距1500毫米焊接平水标志筋,并在钢筋端头油上红漆,作为衡量板厚和平水的标尺。为避免产生施工的冷缝,混凝土要连续浇注,一般控制在4小时之间。楼板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泵输送管布料,并用平板震捣器捣实,其移动间距要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随打随压光,当混凝土面收水后再进行二次压光,这样可以减少裂缝的产生。浇筑楼面混凝土采用A字凳搭设水平走桥,严禁施工人员辗压钢筋。

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持钢筋位置和有内模结构的模板位置准确及混凝土保护层控制,特别是负筋的位置,要有专人负责,发现偏差立即校正。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必须检查,并作好记录,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浇筑。

2 混凝土找平及养护

混凝土的找平就是在楼地面混凝土浇筑前,在墙、柱等处测设出标高控制线,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后,再用人工粗平,最后用专用机械进行精平。而混凝土的养护一般采用洒水养护法,派专人浇水养护14d以上。这对砼的施工质量非常有保证。

另外,严格控制拆模时间,禁止混凝土未达到承载强度时拆模和支架,导致坍塌事故。现浇结构的模板及支架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规范要求。梁板拆除所需混凝土强度:梁板跨度≤8m,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百分率>75%,梁板跨度≥8m,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百分率>100%,方可拆除。

2.1施工缝的留设和处理

梁板混凝土计划连续进行,不留施工缝,若因施工环境影响需要留设施工缝,则施工缝要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的范围内。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和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缝处拟用快易收口网作端模板。

2.2防止砼开裂方法

⑴ 采用低水化热的、抗渗性好的水泥。

⑵ 混凝土表面处理,用铁滚筒碾压数遍,再用木蟹打磨压实,以闭合收水裂缝,约12-14h后,储水养护。

⑶ 施工缝处按规范凿毛,使新旧砼结合紧密。

⑷ 砼的浇注和振捣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振捣要密实,保证砼的匀质性和密实度,提高砼本身的抗裂能力。

⑸ 优化砼的配合比,在砼中掺入适量的外加剂,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减少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和收缩。

⑹ 在大梁中设置温度监测,监测混凝土内部温度情况,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技术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在混凝土内部不同部位埋设热传感器,用混凝土温度测定记录仪,进行施工全过程的跟踪和监测。

⑺ 推迟拆模板时间7天,可保温保湿。减少甚至避免砼裂缝的发生。

3 混凝土裂缝处理 首先,合理选择的配合比。严格控制砂、石级配和含泥量,在混凝土中掺加减水剂和粉煤灰等,优选混凝土配合比,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温升,既要保证设计强度,又要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可泵性。 其次,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可以通过采用低温水、石子洒水冷却、砂表面覆盖等方法降低搅拌温度,尽量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延长初凝时间,减缓浇筑速度,并薄层浇筑,以加快浇筑期间热量的散发,推迟水化热峰值出现,从而延长混凝土的升温期。一般大体积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18℃以下。 再次,控制拆模时间。根据测温结果,若混凝土拆模后的表面温度或大气温度与混凝土内部温度差小于25℃,即可拆侧模;若降低后的表面温度或大气温度与混凝土内部温度差大于25℃时,不仅不能拆侧模,还应采取模板上覆盖保温材料的保温措施,减小温差。 第四,通过监控,及时掌握混凝土温度动态变化。在施工过程中,应对需严格控制温度的部位埋设测温点,并做好记录,如果内外温差超出规范要求,则需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混凝土构件内部温升与表面温度的变化值。a.温度监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掌握混凝土内部的实际最高温升值和混凝土中心至表面的温度梯度,通过采取温控措施,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内部与表面的温差符合规范要求;b.温度是直接关系整个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施工中要对原材料温度、出机温度、入模温度、自然温度、混凝土内部温度、混凝土表面温度等项目加强测试,以便更好地了解混凝土的温度状况,及时调整温控措施,更好地控制混凝土表面裂缝情况的出现。 第五,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和保温。混凝土浇筑后要做好早期湿养护,以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提高早期弹性模量,增强抗裂性,避免降温与干缩共同作用。大体积混凝土降温与干缩若同时发生,就会导致应力累加,是后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混凝土拆模养护后,随即回填土,使整个基础底板部分保持湿润状态,预防在降温期内的混凝土产生过大的脱水干缩和湿度变化。

4 砼浇筑施工的注意事项

(1)由于商品砼坍落度比较大,会在表面钢筋下部产生水分,或在表层钢筋上部的砼产生细小裂缝。为了防止出现这种裂缝,在砼初凝前和砼预沉后要采取二次抹面压实措施。

(2)泵送砼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筑后,初凝前初步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搓板反复搓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在终凝前再用铁搓板压光。

(3)浇筑前,要清除模板内的积水,铁丝,铁钉等杂物,并用水来湿润模板。使用钢模要保持其表面清洁无浮浆,检查模板和脚手架,钢筋,预埋件等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浇筑。 (4)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实砼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2;并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管等。 (5)工程中在砼养护阶段宜覆盖二层草袋及一层塑料薄膜,覆盖工作必须严格认真贴实,薄膜幅边之间搭接宽度不少于10 cm,草包之间边口拼紧,养护期间的浇水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经过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可以防砼产生干缩裂缝,并使水泥水化顺利进行。 5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选择适合的施工工艺,正确使用各种机械设备,提高施工的效率,同时还要做好混凝土施工之后的养护工作,以保证混凝土面不会出现各种裂痕,充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最终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铁梦 王铁梦教授谈控制混凝土工程收缩裂缝的18个主要因素 混凝土,2003.

[2]孙修艾、程曙明 大面积框架结构梁板混凝土一次整体浇筑施工技术 建筑技术,2003.

[3]祁俊平 浇筑混凝土中的问题及防治 山西建筑,2005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初探 下一篇: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的监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