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考

时间:2022-09-16 10:38:20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考

摘要:物流人才市场需求对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提出新的要求,目前物流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也要求职业院校现代物流管理实践教学必须改革,为此,提出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的思考。

Abstract: The demand of logistics talents market raises the new request for vocational schools' practicing teaching.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present logistics practice teaching also calls for the reform for modern logistics management practicing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Hence,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to build practicing teaching system.

关键词:物流管理;实践教学;改革

Key words: the manage of flow of material;practical teaching;reform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7-0188-01

1物流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促使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改革

目前,物流从业人员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基层操作型人员和管理人员。基层操作型人员技能层次不高,多依靠实践经验掌握传统的物流操作模式;物流经营管理人员是具有更宽厚的理论知识、更强的现场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突出动手能力的复合型物流管理技能型人才。企业真正缺的是具有物流实践经验的物流经营管理人才。职业院校在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很少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锻炼与实践,因而,许多学生在毕业时就面临着“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针对这些人才市场的需求特点,职业院校有必要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

2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现状要求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2.1 教学计划没有突出实践教学体系。目前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主要存在如下一些缺陷与不足:其一是没有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规划。在课程体系的安排上,虽然按照培养目标,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重,但仍依附于理论课程。其二是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在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存在因人设课、依现有的条件设课的现象,这样必然造成学生知识结构、技能水平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其三是基本上没有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内容偏少且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2 专业教材建设与企业实践脱节。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教材,由部分院校教师联合编写,企业经营者很少参与其中。不论什么版本的教材,编者仅仅注重内容上的增减变化,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基础理论份量过重,应用技能比例严重偏轻。虽有少量教材附有思考题,也只能供学生巩固课堂教学中学过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训练的内容。

2.3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资源不足。一方面是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一体化”教师。另一方面是缺乏与真实的物流实践活动相一致的物流实践教学资源。

3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考

3.1 进一步理清专业建设思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社会实践性、应用性、操作性,决定了物流企业必然是学校实践教学的必不可少的场所。因此,学校要充分挖掘物流企业的可合作资源,在坚持实用性、针对性、合理性原则的基础上,投入适当的资金建设符合专业目标、功能互补的校内、外实训基地,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是物流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时,学校应首先成立由学院相关教学主管领导、合作企业高层领导、相关行业专家、专业教师、合作企业兼职、实践指导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来指导专业教学计划、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优化调整。

3.2 以企业物流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整合实践课程内容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确定要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主要由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企业方的兼职教师来共同编写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以企业物流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国家物流岗位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由系列的物流实践(实训)项目组成该门实践技能课;每一个实践(实训)教学项目以企业实践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设计。其具体的思路为:首先由主要的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研究小组。根据对岗位职业能力的进行分析,将物流管理的岗位能力分解成若干个任务(技能),每项任务还可拆分为更具体的操作单元;任务分解时要说明各项技能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明确学生应当掌握什么技能,形成什么能力。其次,根据具体的操作单元开发相应的实践指导书、学习教材及教学课件等。在设计这些实践项目的同时,按物流管理生产实际从整体上对每门实践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强化物流操作技能训练、物流管理方法实践的训练、物流管理决策的实践活动。

3.3 实行“任务驱动、案例导入”等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课程采取以“任务驱动”为主线的教学改革。如《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等课程以及所有模拟实习单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一个个任务、问题的提出为主线,采用分组讨论、现场教学、模拟操作的方式加以解决,达到理解、应用知识的目的。同时,专业理论课积极推广以“案例导入”教学模式的改革;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应用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习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形成较为丰富、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真正实现理论“够用”的目标。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主体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中心,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3.4 加大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针对目前大多企业将物流视为商业机密,不愿意接受学生到企业实践岗位实习锻炼的实际,根据教学的需要在安排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开展一定的“工学交替、现场教学”的同时,加强校内的实习基地建设,通过如仓储、运输、配送、物流信息仿真模拟操作,给学生以充分的技能训练和实践机会,便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和职业能力的提高。

3.5 打造专、兼结合的“一体化”师资队伍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应培养教师的能力。让专业教师走进企业、让企业精英走进学校是解决一体化师资紧缺的关键。在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上,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交叉互动,一方面,聘请企业的专家作物流专题讲座或讲授物流专业相关课程;另一方面,专业教师与企业加强联系,将调研到的一手资料直接用于课堂教学。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技术服务合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使教师成为教学改革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明育.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7,20:56-58.

[2]莫柏预,廖惠兰.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物流科技,2007,2:77-79.

[3]赵丽君.试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11:55-57.

上一篇:网络安全准入控制系统及其铁路应用浅析 下一篇:MPLS VPN技术及其铁路应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