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2-09-16 10:09:14

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实践探索

摘 要:《新纲要》指出:教育评价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结合课题《幼儿园区域活动互动性评价的实践研究》以及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笔者对区域活动的评价做了探索和尝试。在提高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在实践中发挥教师在区域活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幼儿的主体地位和家园互动评价促进幼儿发展等方面做了阐述,使区域活动中的评价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

关键词:区域活动 评价 促进发展

随着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让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摆弄和操作,充分感知和体验。在区域活动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区域活动中评价的重要性。然而,由于受传统评价观念的影响,教师更多地处于主动地位,幼儿则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教师的期望和要求,这样虽然有利于教师区域活动的评价,却没能很好发挥评价在活动中的作用,不利于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先来看个案例:

在本园大班的一次区域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总评。可可说:“我在超市当售货员。”“你真能干!”老师给可可伸出了大拇指。妮妮说:“我和贝贝一起玩积木。”教师点点头:“你们合作得很好……”教师面带笑容,表示对全体孩子赞赏。这时教师注意到珍珍没说话,老师就走过去摸着她的头问:“珍珍,你也说说好吗?”旁边的豆豆抢着说:“我们玩珠子,我穿了五串。她只穿了一串。”老师就安慰珍珍:“没关系,下次再试试,好吗?”珍珍点点头。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谈话中,教师帮助孩子们评价了自己的游戏,使每个幼儿都有了展示自己,并得到教师和同伴认可的机会。

区域活动评价环节的目的不是给幼儿打分,而是了解、分析幼儿当前的发展水平,并以此为依据指导教师下一步的课程计划,进一步开展区域活动工作。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能发现,幼儿无需动脑子,只要像报流水账一样说说自己的活动,就能得到老师的肯定。作为老师,也为幼儿营造了让幼儿自由地去“玩”,自由地表达的氛围。幼儿虽然“做”了,“玩”了,却没有真正地学,没有获得应有的发展,老师只是用“点头…‘好”来评价幼儿的活动,只是用“没关系”“下次再试试”来安慰活动中有问题的孩子,在这样的肯定、安慰中,幼儿真的得到发展了吗?他们又得到了什么发展?怎样让评价在区域活动中的应有的教育作用?结合我们的课题《幼儿园区域活动互截性评价的实践研究》以及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我们幼儿园做了以下尝试和探索。

一、提升教师理论,明确区域活动的评价意义

区域活动蕴涵着许多能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契机,如果教师没有意识到、把握住,就会使评价促进幼儿发展成为空谈。幼儿园就此运用多种形式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

1.组织教师学习理论,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幼儿教育评价和区域活动的书籍,引导教师结合实际,畅谈自己对活动评价的看法与感想,从思想上提高对区域活动评价的认识。

2.专家点评,做好笔记

通过邀请专家听课点评,使教师在区域活动的实践中得到提升的机会,吸取别人好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促使自己提高。

3.开展教研活动,积极讨论

针对出现的同类问题,展开讨论,并以录像形式让教师了解活动情况,找出发生某种现象的原因。使问题得以解决。

学习活动使教师的评价理念迅速得到了提高。教师在活动中不仅仅要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幼儿,还要反思自己所进行的区域评价活动是否促进幼儿的发展?总之。教师要学会运用先进的理念并在实践中还要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区域活动发挥其更大的教育价值。

二、在区域活动评价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观察幼儿为重,运用鼓励性的评价

实施评价,观察在先。区域活动的开放性、松散性特点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言行更富有变化,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现场评价的难度。案例中的珍珍虽然穿珠子慢,但是如果教师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她是按照红、黄、蓝这样有规律的排列的,而豆豆的却是杂乱无章的。因此教师要想在幼儿活动过程中通过评价真正起指导作用,要了解幼儿在区域活动的情况。为评价打下基础。

2.注意把握时机,介入激趣性的评价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部的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兴趣是一个活动开展是否成功的基础。教师抓住时机参与评价,特别是当孩子感到困惑或因缺乏自信出现消极心态时,教师更要及时介入激趣性的评价。如一幼儿画的饼干画面有点脏,教师想了想说:“哇,哪有芝麻的香啊,你在画芝麻饼干吗?”听了教师的话,幼儿顷刻面露惊喜,自信地在饼干上点满芝麻,并发挥想象画了很多品种的饼干。有时,对那些有发展价值而一时未能引起幼儿兴趣的活动(冷落的区域),可通过教师的评价,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有时,则是对那些能力、兴趣有偏颇的孩子进行引导。

3.引发幼儿感受,讨论性地提升经验

当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行了探索后。教师要组织幼儿交流体验与收获,分享快乐与成功,并把有些关键性经验加以提升。区域活动的交流,更多的是讨论性的。如:“娃娃超市”恬动中,刚开始售货员忙得不亦乐乎。顾客一走,超市就冷冷清清,售货员就显得无所事事起来,还去各个区域游荡。再次开展超市活动时,教师和参加活动的孩子进行了一次交谈。师:做超市售货员,顾客多的时候会很忙,那当顾客买完东西走了后,你们会干什么?幼1:休息逛逛。幼2:我们可以整理物品。师:如果超市的某种东西卖完了,还有顾客想买怎么办?幼1:请他明天来。幼2:我们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去制作……教师在活动前的谈话评价启发了幼儿的新思路。拓展了活动的角色行为的经验,启发幼儿尝试新内容,激发活动的新兴趣。

没有教师的评价和指导,幼儿的发展只能是自发的,而不是有意的,更不是有效的。教师的评价是幼儿在活动中取得发展的关键。在活动中,我们要不断领会《纲要》的精神,能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和要求对幼儿区域活动采取相应的评价,促进幼儿全面地发展。

三、挖掘幼儿间的互动评价。凸显幼儿的主体地位

幼儿比较喜欢与自己同龄伙伴交往,因为同伴比教师更活泼,能提供更有趣的刺激,因此也容易被幼儿模仿,活动中孩子们成了亲密的好朋友。如:中班的真真偏食,不喜欢吃蔬菜。教师有意安排浩浩和他玩娃娃家,真真亲自扮演炒菜的人。游戏中,浩吃着真真炒的菜,不断夸奖真真做的菜好吃。中餐时,浩浩看真真不吃菜,对他说:“这菜和你炒的一样好吃呢,快尝尝昧道吧!”真真听了吃了一点,浩浩继续说:“蔬菜营养好,吃下去人会很聪明的。”真真看到浩浩很乐意吃的样子,他也慢慢地吃起来了,努力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浩浩的一句话,让真真勇于去尝试,这就是同伴间评价的作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同伴间的评价时刻都有,如作品展示区,教师要观察和挖掘幼儿间的评价,充分发挥其价值,促进幼儿的发展。

四、做好家长工作。关注区域活动中的家园评价

如:宁宁妈妈对宁宁不爱写数字。老缠她玩扑克牌的事很烦恼,向教师咨询,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改掉宁宁玩扑克牌的坏习惯。根据宁宁的情况,教师实施了几项措施:首先转变宁宁妈妈认为玩扑克是坏事的看法,告诉她玩牌能激发幼儿对数字、符号的兴趣,对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和锻炼幼儿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有很大的帮助;二是希望她多和孩子讨论扑克的更多玩法,拓展孩子的创造性;最后请她和孩子一起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自制扑克牌,投放区域中,丰富了益智区的材料。一段时间后,宁宁妈妈的反馈:“老师,原来小小的扑克牌也能促进孩子发展,以后我要学会多观察孩子,用正确的评价方式配合你们老师更好促进孩子的发展。”通过加强家园互动的评价,促进幼儿的发展。

好的教育离不开好的评价,区域活动评价能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状况,了解每个幼儿的发展,根据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优势与弱势,及时调整,真正做到从幼儿角度出发,交流互动评价,作为幼儿园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深入区域活动,投入更多的精力实验、研究,才能使区域活动评价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促进幼儿个性、能力、发展水平更加全面地提高和发展。

上一篇:简笔画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下一篇:新形势下电子阅览室的环保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