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What can it do?

时间:2022-09-16 09:51:54

虚拟现实是什么?能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

曾经,我们惊叹于电影《阿凡达》带给我们的瑰丽世界,宛如仙境的潘多拉星球上不仅有着美丽的生态环境,更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人类的肉身遥控心灵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交互,而我们坐在IMAX影院中也似乎身临其境。这些是好莱坞告诉我们的虚拟现实。然而,事实上类似的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渗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比如倒车雷达、Google Glass、GPS等等。今年4月,Fecebook的CEO扎克伯格决定花费23亿美元购买一家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Oculus Rift)公司,引起了媒体的轰动。人们开始相信,虚拟现实的黎明即将到来。

近日,由百度百家主办的The Big Talk邀请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杰里米・拜伦森(Jeremy・Bailenson)教授举办了一场以《虚拟现实的黎明》为主题的活动。杰里米教授是虚拟人类交互实验室的创始人,研究虚拟现实领域已经有20年之久。他不光研究虚拟现实技术,更重要的是研究虚拟现实对生存所能带来的意义。通过此次活动,杰里米教授让大家认识了虚拟现实、感受了虚拟现实、了解了虚拟现实。

沉浸式体验的实现

那么虚拟现实技术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其实它主要分为跟踪、渲染和展示三个阶段。当测试者带上Oculus Rift头盔后,就开始了沉浸式虚拟现实之旅。Oculus Rift头盔上有两个LED,而实验室的摄像头能够通过LED的闪烁感受头盔的位置。第一阶段是跟踪,摄像头将以每秒200帧的速度追踪测试者在真实世界中的物理运动,然后将他的运动进行翻译。也就是说,只要测试者的头部或者身体做出运动,系统就能够不停地测算出他看向哪里、站在哪里,追踪到他在空间中的运动。第二阶段叫渲染,指的是重新画出一个场景。当测试者运动时,系统将会改变他的场景来反映他的新位置。第三阶段叫展示,当测试者处于一个新的位置时,系统会给他的眼睛传送新的、立体的信息,同时改变他耳朵听到的声音,有时甚至还会有虚拟触觉、虚拟嗅觉。总得来说,虚拟现实就是追踪测试者的活动,基于身体活动改变场景,然后将信息回传给眼睛、耳朵,并以大约每秒100次的速度循环往复。

随着科技的进步,除了虚拟头盔以外,杰里米教授已经发明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追踪人体运动,通过3D模型来制作他们的化身。这样的3D模型由许多具有XYZ特定位置和颜色值的像素构成,给虚拟现实带来更多创造性。比如通过动态捕捉,创造一个可以模拟人们面部表情和动作的化身,甚至是数字化的化身。事实上,虚拟世界中的化身所传递的是电脑将人们本身的追踪信息经过过滤优化后,策略性选择过的形象。

对现实世界的影响

20年间,杰里米教授大约进行了30个实验。通过这些强烈的虚拟现实体验,他发现可以改变和影响被试者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现在,让我们来畅想一下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现实世界的场景:

当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教授们通过化身可以实现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而且虚拟现实技术的奇妙之处在于,它可以通过电脑将教授的凝视讯息发送给每位学员,将他们的注意力拉到视线所及之处,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学员发送不同的讯息。不仅如此,在一对一的基础上,教授的化身们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模仿学员的头部动作,把化身的面孔变得接近学员的面孔,将能更容易获得学员的好感从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升学习效率。这恐怕是每个教育者的梦想。

当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职场领域,将会激发人们的自信和领导力。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公共场合人们的外表对其的感觉很重要,更漂亮的人将更自信、更外向,甚至在不同的工作中更容易获得成功。而在虚拟世界中,美貌、身高等等这些都是免费的,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一个完美的化身。实验发现,当一个人通过虚拟镜像看到更完美的自己后,将会更加愿意接近陌生人,同时表现得更自信。此外,见过更吸引人的化身的实验者们还有更多机会在实验后,接触真实世界中相貌更美的人群。

除此之外,杰里米教授还做了一系列“感同身受”的实验:通过在虚拟现实中扮演爱做好事的超人,在现实世界中会变得更愿意帮助他人;通过在虚拟现实中模拟残障者的感受,人们更愿意放下手头工作去帮助残疾人;通过在虚拟现实中体验砍伐树木的过程,让人们身体力行的行动起来保护环境;通过在虚拟现实中化身各种动物,让人们更同情和致力于保护动物。

不光是这些实验室里的成果,杰里米教授已经将实验室中的一些成果带到现实世界中,与企业进行了合作。比如跟银行合作,通过模拟人们变老时的模样来改变美国年轻人不喜欢存钱的习惯;通过模拟不爱活动的人的身材变化来提倡人们多运动、少吃垃圾食品;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改变人们娱乐方式;通过场景式教学改变学习方式;通过模拟安全事故发生场景减少事故的发生;甚至可以创造自己的虚拟人来永垂不朽……

诚然,正如杰里米教授所言,虚拟现实技术将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旅行方式、让人们学会利他主义、改变人们对环境的观念,甚至可能在明年就能改变你我客厅中的事物。但很明显,就目前来说,这个愿望还有点难、有点远。这不光是因为实现虚拟现实所需的技术成本过高;还因为就目前而言,这些已有的成果仅处于实验室阶段,推广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让大部分人接受可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虚拟现实的明天,我们将拭目以待。

上一篇:让电子政府“固若金汤” 下一篇:营销课程教学中的个性化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