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配合艾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30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15 10:00:41

穴位注射配合艾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30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艾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治疗组30例患者,以复方当归注射液4 mL交替注射肾俞(双侧)、刺(双侧),得气后缓缓注入,同时配合艾灸神阙、关元穴。随机选择对照组30 例患者,给予芬必得胶囊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针灸疗法;水针疗法;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

中图分类号:R27111+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10-0058-02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女性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改变的经行小腹疼痛,并随月经周期而发作的一种疾病,多见于青年未婚女性,为临床妇科常见多发病,尤以寒湿凝滞型多见。本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来,随着针灸临床及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针灸疗法在治疗原发性痛经方面逐渐发挥重要的作用。笔者采用穴位注射配合艾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30例,并与单用止痛药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0 例均为本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均以经行小腹疼痛为主诉就诊。其中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30岁;病程最短者6个月,最长者15 a。患者经妇科检查确定无其他器质性改变,且临床诊断为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60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配合艾灸者30例,西药组30例,2组年龄、性别、病程及临床表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① 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1]。经期或经前期出现小腹及少腹坠胀疼痛,痛及腰骶,或有腰酸腰痛、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伴随症状,呈周期性发作;妇科检查无盆腔器质性疾病;妇科盆腔B超检查无异常发现;②中医寒湿凝滞型痛经的诊断标准参照《社区临床常见病症及处理》[2]。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遇寒加重,经量少,经色暗黑有血块,形寒 肢冷,小便清长,苔白腻,脉沉紧,严重者四肢及小腹冰冷,疼痛难忍,甚至晕厥。

13排除标准①经检查证实有生殖器官器质性疾病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狭窄、子宫肿瘤等所致的痛经;②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③中医辨证属气血瘀滞、肝郁湿热、气血亏虚、肝肾亏损者;④不适应本疗法者。

14痛经程度评分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痛经症状评分:经期及其前后小腹疼痛5分(基础分);腹痛难忍1分;腹痛明显05分;坐卧不安1分;休克2分;面色白05分;冷汗淋漓1分;四肢厥冷1分;需卧床休息1分;影响工作学习1分;用一般止痛措施不缓解1分;用一般止痛措施疼痛暂缓05分;伴腰部酸痛05分;伴恶心呕吐05分;伴坠胀05分;疼痛在1 d以内05分(每增加1 d 05分);疼痛轻重分级标准:(1)重度:痛经症状积分在14分以上者;(2)中度:痛经症状积分在8~13分;(2)轻度:痛经症状积分在8分以下。

2治疗方法

治疗组:交替取肾俞(双侧)、次(双侧),常规消毒。用5 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复方当归注射液4 mL,用快速无痛进针法刺入穴位2~3 cm后,稍做提插,患者有酸麻胀重感觉后,回抽无回血,即将药液推入穴位中,每穴约2 mL,拔去针头,针眼用无菌消毒棉球压迫片刻。再用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自制的艾灸盒分别以神阙、关元为中心放置灸盒灸30 min,于月经来潮前3 d开始,每日治疗1次,6 d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对照组:口服芬必得胶囊03 g,每次2粒,每天2次,于经前3 d开始口服,连服6 d为1 疗程,连服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治疗结束后统计疗效。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统计检验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

5讨论

中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属中医“痛经”范畴,其中以寒湿凝滞型最为常见。这与青春期少女平素或经期贪凉饮冷、冒雨游泳、生活无规律有较大关系,以致风寒湿冷客于冲任胞宫、经血凝滞不畅有关。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前列腺素有关,排卵后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分泌期子宫内膜能合成和释放较多的前列腺素,而前列腺素可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和痉挛,以致子宫缺血而引起痛经[4]。针灸学认为,肾俞与次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经穴,肾俞为肾的背俞穴,肾藏精,主男女生殖泌尿系统功能,肾俞穴为肾之经气输注之处,故能温肾壮阳,使气血得温则行,通则不痛。次为治疗痛经的经验穴,有活血痛经,止痛之功。神阙穴与关元穴均为任脉经穴,神阙穴与十二经脉相联,也与五脏六腑和全身相通,是经络的总枢,经气的汇海,功能培肾固本、温经通络、调理冲任,温暖胞宫。关元穴为冲脉循行之所,且任、督、冲脉“一源而三歧”,皆起于胞宫,关元既为任脉经穴,又为全身强壮要穴,可暖下焦,温养冲任。采用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疗法,利用穴位,药物、针刺的多重作用,通过经络感传和神经传递作用,解除子宫平滑肌痉挛,调节前列腺素的分泌,同时配合艾灸神阙穴、关元穴,可共奏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效,从而达到治疗痛经之目的。综上所述,本法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确实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18

[2]余小萍,李守朝社区临床常见病症及处理[J]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442

[3]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6-349

[4]于金凤,王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51例[J].陕西中医,2008,29(11):1455

(收稿日期:2014-07-25)

上一篇: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意向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金嗓子”周璇如何躲过恶匪魔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