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的技工院校语文口语教学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9-16 09:12:18

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的技工院校语文口语教学探索与实践

摘 要: 以口语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口语教学改革的一种思路。结合学生未来的职业设计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口语教学目标。

关键词: 技工院校 职业素养 口语教学

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说:“一个人的成功,15%是靠他的专业知识技能,85%是靠他的口才交际能力。”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一位职场人士迈入成功的必备素养。技工院校(后简称“技校”)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走进社会,故技校语文口语课程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目标,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口语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习心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考核上大胆创新,打造活泼生动、富有职业色彩的口语课堂。

一、技校语文口语教学现状

1.学校轻视语文口语课程教学

为了迎合家长和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要求,当前大部分技校过于突出专业课程的地位,认为语文、数学和英语等文化基础课程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意义不大,可有可无,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时优先安排专业课程,不断加大专业课程的比例,待排满专业课程后再“见缝插针”般“塞”进文化基础课程,不断压缩课时。《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里规定,必修教学时数为224―272,一般专业教学时数不得少于224,对语文要求较高的专业教学时数应达到272,但实际上多数的技校语文课时远远低于大纲的标准。以笔者学校为例,语文课程已被压缩为40学时,只占《大纲》规定的五分之一。考虑到语文课程一般由口语和应用文写作训练组成,即能分配给口语教学的学时只有20左右,学时捉襟见肘,学生口语训练成效甚微。

2.学生参与课堂口语教学度低。

技校学生大多是中考、高考的落选者,中学期间就有了厌学情绪,进入技校后对学习抱有功利心态,认为读技校就是为了学一门技术,只愿意学习专业课程,对“语、数、外”等基础文化课程有排斥、抵触情绪,在语文课堂上常常表现得漠然、倦怠的样子,不愿配合口语训练。同时,大部分技校学生来自农村,家长忙于外出打工,对孩子的学习无法顾及,学生在中小学学习期间得到锻炼的机会不多,在正式场合说话或忸怩胆怯,缺乏自信;或口齿不清,逻辑混乱;或语言粗俗,缺乏涵养。如此种种,使得学生在技校语文口语训练课堂上表现不积极,参与口语教学度低下,难以形成轻松活泼的口语课堂氛围,口语教学效果欠佳。

3.教师实施口语教学缺少积极性、创造性。

技校教学计划对口语教学的不重视,以及技校学生对口语教学的不配合,使得一些教师对口语教学持消极心态。既然课时短缺,学生又不愿意开口说话,那就采用单向的“满堂灌”方式上课,完成教学任务即可,自己乐得轻松,学生也乐得自在,皆大欢喜。

当然,并非所有教师都是悲观消极的,也有一些语文教师希望在口语课上能够吸引学生,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由于他们的教学观念滞后,对技校学生专业不了解,忽视学生的职业素养,未能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角度出发开展教学,无法真正实现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内容相结合,教学内容保守,教学设计缺乏创新,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故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以语文口语教学为载体培养职业素养

1.职业素养概念界定。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2.培养良好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职业素养是决定职场成败的关键因素,是职场制胜、事业成功的第一法宝,是人才选拔的第一标准,是改变命运的钥匙。技校学生实际上是“半个社会人”,一只脚在校园,另一只脚已踏上社会。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有利于学生完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助力学生寻得理想的职业岗位,为日后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语文口语教学是培养良好职业素养的有效载体。

首先,通过口语教学训练,让学生敢说话、会说话,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与分析能力,往往能赢得职场的主动性,在工作中左右逢源。其次,通过口语训练内容的甄选,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如“即席发言”训练,让学生谈谈对工匠精神的看法,比对大国工匠的职业道德,内化为个人追求。最后,通过口语n程中对学生本专业各种职场情景的模拟,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自己未来的专业文化氛围,既能调动学生上口语课的参与积极性,又能间接地加深学生对未来专业工作的了解。

三、改革语文口语教学的策略

1.结合专业设计教学内容,对接培养职业素养。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必须服务于职业工作中语言能力的需要,“人文性”应与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职业精神相联系。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口才,让学生具备较强的职业交际能力,口语课程应该力求贴近学生的专业和工作,这就要求口语课程需与专业相结合,突出专业特色。在构建教学内容时,应向专业教师请教,根据职场实际场景设置相应的语文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的职业期待、职业规划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以汽车专业为例,在讲“协商训练”时,设置客户对汽车销售和售后各环节的投诉,如客户投诉优惠价格货不对版、投诉提车等待时间过长、投诉汽车使用过程中频出问题等;讲“演讲训练”时,命题“我的职业梦想”,让学生畅谈汽车行业职业之旅,描绘职业蓝图;讲“模拟应聘”时,设置广汽丰田4S店招聘汽车销售、维修接待与机电维修人员若干名的情境,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位进行面试……在口语教学中嵌入职业元素,让学生觉得上语文课有用、实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

2.营造畅所欲言的课堂气氛,加强培养职业素养。

口语教学不用局限于口语主题的教学内容,还可渗入应用文教学和阅读教学当中,教师要善于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开口说话,包括课堂讨论、学习成果汇报、畅谈学习体会与收获等。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给学生创建一个展现自我才华的平台,笔者把每节课前的5分钟交给学生自主支配,命名为“请你听我说”,学生自由讲演,形式题材不限,科普、文学、历史、旅游,甚至笑话、脑筋急转弯皆可,关键是让学生就地取材,主动开口。总之,教师善于捕捉、创造机会让学生畅所欲言,方能让学生“站起来-走上来-说出来”,有效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与羞赧心理,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对职业素养的培养意义重大。

3.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培养职业素养。

学生对于亲自参与的事件会特别关注和感兴趣。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脑、心、手、口并用,积极主动参与口语教学活动。教师可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通过举办朗诵会、演讲比赛、阅读分享会、社会调查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演,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做到:让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让学生自己发现、提出、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组建团队,分工合作;让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让学生归纳、总结。教师要设计好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提出要完成的任务和课堂的要求,并随时做好辅助和引导工作。

4.灵活采用多元评价模式,夯实培养职业素养。

(1)评价内容多元化

口语教学不仅要考核学生的表达技巧和效果,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包括对道德情操、职业态度的评价;对与人合作、团队精神的评价;对学习能力、创新精神的评价。

(2)评价形式多元化

既可以用个人口试形式,如演讲、叙述等,又可以合作表演形式,如协商、模拟应聘,还可以小组成果汇报方式,如访谈。尽量采用开放性的话题,让学生自由选择,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完成任务。

(3)评价时间多元化

改变传统的侧重“终期性评价”的做法,将“过程性评价”与“终期性评价”相结合,把平时评价、期中评价与期末评价以4∶3∶3的比例M行分配,有意加大平时的评价比重,促使学生重视平时的课堂口语实践。

(4)评价主体多元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评价要有学生的参与,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评价结果中,学生自己或者是学生评审小组的意见要有一定比重,从而体现教育的公平与民主。对于评价他人的表现,学生尤为积极,往往会出现七嘴八舌的热闹场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样体现了评价的公开性和公平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西方人认为人们赖以生存和竞争的三大战略武器是:原子、美钞和口才,现在他们认为人们赖以生存和竞争的三大战略武器是:口才、金钱和电脑。由此可见,口才是赢得机遇和成功的关键武器,职业教育既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这种“硬实力”,又应重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这种“软实力”,两条腿走路,以语文口语教学为载体,通过采用多样化的口语教学策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方能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开启绚丽的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康兴婵.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探索实践[J].课外语文,2016(19).

[2]吴军.探究中职中文口语交际训练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5(02).

[3]严久官.中职口语交际教学的困境与优化策略[J].职业,2015(07).

[4]李敏芬.中职口语交际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语文学刊,2016(05).

上一篇:把阅读之路走成“S”形 下一篇: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