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风味小吃:锅巴菜

时间:2022-09-16 09:11:39

锅巴一物,始见于南北朝。当时南朝苏州人陈遣在郡中为吏,很喜欢吃锅巴(当时叫锅底饭),每次公差勤务,都要带一些锅巴在身边。此人非常孝顺,经常把炕得焦黄的锅巴作为小吃奉献给母亲,因此被传为佳话。如今,锅巴已从超市中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了一款众人皆爱的休闲佳品。那么,大家又是否品尝过用锅巴制作的锅巴菜呢?

用锅巴制作的菜肴如今各地都有,像四川菜“肉片锅巴”、湖北菜“口蘑锅巴”、福建菜“虾仁烩锅巴”等。这些菜肴虽然选料依菜品、口味而有所差别,但制法却大同小异,烹饪重在各个菜肴的卤汁制作上。

选料

做菜用的锅巴应选用糯米或粳米制成的锅巴饭,不仅要薄,而且厚度要均匀。先烘干、后油炸,才可使它在浇卤汁时保持松脆。

四川菜“肉片锅巴”,一般选用猪肉片、冬菇片、玉兰片及切成棱形小片的葱片、姜片、蒜片、泡红辣椒片。湖北菜的“口蘑锅巴”,用料有口蘑片、熟鸡片、玉兰片、火腿片、小葱段。福建菜的“虾仁烩锅巴”,则使用净虾丁或虾仁、冬菇丁、火腿丁、水发青豆。

制法

锅巴的做法挺简单的,就是将吃剩的米饭薄厚均匀地摊在饼铛上(直径为1.5公分左右),用小火慢慢烤至干透(温度千万不能高,以免烤糊)。待锅巴四边翘起时,取下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随意翻动摊在饼铛上的米饭,否则米饭易散,不能成形。

三款菜肴的制法,都是在炒卤汁的同时,将锅巴掰成1寸见方的小块,放入热油锅内炸至膨胀、酥松后捞出,放入碗内,浇上炒好的卤汁即可。

卤汁

肉片锅巴卤汁 先用精盐、味精、料酒将肉片腌制入味,再用鸡蛋液和湿淀粉为肉片上浆。待油温六成热时,放入锅中炒散,随即下入葱、姜、蒜、泡辣椒等,煸出香味后,再放入冬菇片、玉兰片和适量开水。待汤烧开后,放入精盐、味精、料酒、酱油、醋、白糖,并用水淀粉将汤汁勾成稠米汤状后,立即浇到锅巴上。此菜口味咸鲜,并带有浓郁的酸甜味。

口蘑锅巴卤汁 在炒锅内放入适量食用油,待油温烧热时,下入葱段略炒。然后加入口蘑片、熟鸡片、玉兰片、火腿片和适量的开水烧滚,待口蘑出香味时,放入精盐、味精、酱油,调成浅红色的汤汁。最后,用水淀粉勾芡呈米汤状,浇淋在锅巴上即可。

虾仁烩锅巴卤汁 在炒锅内放入50克的熟猪油,待油温烧热后,再放入25克富强面粉,炒成乳白色后加入适量开水。等汤汁变成乳白色后,再加入虾仁、冬菇丁、火腿丁、青豆等烧开。最后,加入白酱油(或精盐)、味精、料酒调味,淋于锅巴上即可。

四则注意事项

1.制作卤汁和炸锅巴要同时进行,做到汁好锅巴成。炸锅巴的油要宽、火要旺,才能使锅巴入锅后很快胀起,保持松脆口感。如果油温过低,锅巴则会发起较慢,吸入较多炸油,变得黏腻。另外,锅巴炸约八成熟即可。

2.在浇汤汁之前可在碗内淋上适量的热油,热汤与热油不相容,会发出嗞嗞的响声,给餐桌增添了不少情趣。若汤汁过稀,可用少量的水淀粉将汤汁勾浓。

3.炒面粉时要注意火候和油温。若火大、油温高,则面粉易糊,必然会影响味道。

4.若无虾仁或大虾丁,可用黄鱼或平鱼代替。具体做法是将黄鱼用葱段、姜片、精盐、料酒腌制入味,放入盘里,上屉蒸熟,然后用竹筷子将鱼肉剔下,汁味更佳。

上一篇:对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吃中药有副作用吗